98小说网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邻为壑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邻为壑

作者:真版王启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谋定天下之扶明 !

    建奴主力从广宁出发,直扑锦州而来,一天之内连下威远堡、镇远堡等数城。镇远堡守将祖大恩这个猪队友献上了神助攻,没有及时向后面城池示警。一环脱节,后面环环皆脱节。等到建奴大军越过残破的大棱河堡,距离锦州已经不足八十里时,祖大寿还蒙在鼓里。

    过了大凌河堡,阿敏的心思这才放了下来。大事已定,当即派流星快马急速往后奏报。

    皇太极接到奏报之后,仰天大笑数声,转头对着身边的文臣武将开口道:“天佑大金!这阿敏还是有用的。”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众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旁边的鲍承先赶紧凑上来问道:“大汗,可是前线传来奏报?”这货也算识相,见到皇太极得意洋洋的样子,赶紧过来捧哏。

    果然,皇太极扫了周围众人一眼,开口道:“出兵之前,本汗最担心的便是祖大寿放弃大小城堡,集中兵力防守锦州、右屯两地,锦州城城高池深,倘若有十万大军防守,咱们根本不敢打锦州的主意;倘若有八万人防守,胜负两可之间;如今才四万人,只要咱们想,打下锦州一点问题没有。方才阿敏发来奏报,我军前锋已过了大棱河堡,距离锦州不过八十里。即使祖大寿现在发令下去,到个堡垒接到命令,再集结兵力赶往锦州,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咱们大军距离锦州不过一天的路程。这下即使祖大寿醒悟过来,也来不及再集中兵力。”

    旁边众文武便齐声恭贺道:“此乃天意!大汗当为天下共主。”

    皇太极哈哈大笑,一扬马鞭,开口道:“传令中军,加速前进。今晚赶到大凌河堡下营。”

    中军的传令兵便纷纷往后面跑去,口中大喝:“大汗有令,加速行军。”整支大军陡然加速起来。

    建奴主力进展顺利,侧翼的扬古利也同样十分顺利。

    当建奴主力从广宁出发之时,建奴辽阳守将扬古利,也只留下少量老弱防守辽阳,自领辽阳大军前往右屯扑来。

    等到阿敏前锋到达大棱河堡之时,扬古利也领着大军过了西平堡,距离右屯不过一百里的距离。

    可惜这一切,祖大寿并不知情。

    锦州以北各堡垒,都是刀光剑影,血流满地。锦州城内,却是欢声笑语,春意盎然。

    没几天就是大年,也正是各地守将向祖大寿表忠心的时候。

    吴襄虽然同祖大寿是亲戚,不过这层关系也不妨碍向祖大寿送礼,亲戚嘛!礼自然要更重一点,更何况自己的儿子吴三桂如今已经是祖大寿麾下的将领,父子俩的礼物加在一起送来,自然是重上加重。

    收了这么重的礼,再加上是亲戚,祖大寿自然得好好招待一番。

    如今锦州的总兵府内,祖大寿正在陪着吴襄父子闲聊。

    只见祖大寿对着吴襄调笑道:“两环,出手太重了!这叫为兄如何敢收?”

    吴襄便拱了拱手,对着祖大寿开口道:“大帅言重了,小弟父子还要靠大帅多多照顾。”这样的称呼怪的很,称呼“大帅”是尊重祖大寿,自称“小弟”的意思却是“大帅,别忘了我们还是亲戚。”

    祖大寿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好说!好说!”接着又开口道:“咱们骨肉兄弟,何须如此生分。今日只论亲情,不论官位。”没几天就要靠吴三桂去卖命了,不趁机拉拢下关系不成。

    见到祖大寿神情不似作伪,吴襄便拱手改口称呼道:“复宇兄!”

    祖大寿又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这才对嘛!如今年关已近,估计年前建奴是不会来了,至少要等到年后。上次两环所献之计,何时施行最为妥当?”

    吴襄心里明白了过来,这是说的自己当初献的以邻为壑之计。既然建奴奔着粮食而来,那就把锦州存储的大量粮食运往右屯,让右屯同建奴死磕去。

    计划虽说如此,不过何时运粮也是一门学问。

    大明军中主帅掌控下属的方法之一,便是控制粮草军饷,你不听话就不发粮,不发饷。祖大寿身为主帅,驻守锦州,自然得把粮草囤积在锦州城中。平时按月让护粮军将粮饷送去各城池各堡垒即可。

    粮草运早了不行。倘若提前很久便把粮草运去右屯,下面将领岂不是都会去讨好右屯守将何可纲,自己这个主帅岂不就被架空了?到时候锦州用粮也得去向右屯求,这算哪门子事?只有属下将领来向主帅求粮的道理,哪有主帅去向底下将领求粮的道理?

    粮草运晚了也不行。要是等到建奴大军把锦州城池围了,你想运去右屯都没法运。

    想了想,吴襄便开口道:“大帅,依照小弟的算计,这几日把粮草运送过去最为妥当。按前几年建奴出兵的惯例,都是年前动员,一过了十五便大军出征。算上建奴路上行军的日子,顶多还有二十天,建奴便会大军围城。此其一也。锦州城内有粮八十万石,要想把建奴勾引去右屯,至少也得运送六十万石粮草过去。如此多的粮草,光是运送咱们也得花掉六七天。此其二也。建奴不知道咱们已经转运了粮草也不行,咱们运往粮草之后,刚好还有个十来天,刚好能把消息传到盛京去。此其三也。现在最怕的就是何可纲犯浑,拒收粮食。这人有些呆板,此事也不是不可能。几天前大帅刚刚从宁远回来,正好借机假称是受袁督师所令,则何可纲必不敢拒绝。此其四也。”

    祖大寿听了吴襄的分析,便点了点头,开口道:“两环果然大才。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不若就请两环负责运粮之事?”

    吴襄心里算了算,右屯距离锦州不过四十余里,虽然如今大雪封路,不过架不住锦州守军多。六七天时间运六十万石粮草,算下来一天就是十万石。只要有个两万五千匹马运粮,一马一天能运四石,这事不难,可以答应下来。

    于是吴襄便开口道:“大帅之事,小弟岂敢不尽力。只要大帅拨付两万五匹马过来,小弟自当在七日内办妥此事。”

    祖大寿想了想,便开口道:“为兄手中有七千护粮军,都可以给你。另外再给你一万民夫,如何?至于战马,正是养足锐气以待来年大战的时候,岂能让它们去干苦力。”(本来有一万护粮军,当初坑方振武的时候,有三千护粮军陪葬了,因此只剩下七千。)

    吴襄却为难的开口道:“右屯离此地四十余里,刚好一天一个来回。倘若有马匹,每匹负重四石,刚好每天运送十万石粮草。无马只怕此事难行。”

    旁边的吴三桂却插嘴道:“父亲大人,此事也不是很难办。”转头对着祖大寿开口道:“倘若大帅能给末将三千护粮军,末将敢立下军令状,七日内必将此事办妥。”

    这脸打的,吴襄勃然大怒,转头对着吴三桂开口道:“休得胡闹!倘若误了大帅的大事,你有几个脑袋可掉?”然后又专向祖大寿,开口道:“小儿辈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还请大帅勿往心里去。”

    上次吴三桂的表现可以说是惊艳,给祖大寿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闻言之后便向吴襄压了压手,转头向着吴三桂开口道:“长伯可有好法子?”

    吴三桂便开口道:“人挑肩扛,每日运送十万石粮草自然不可能。何不用大车?每车可装粮草五十石,十万石粮草也不过就是二千辆大车的事情。据末将所知,护粮军中大车不下三千。”

    吴襄继续喝斥道:“胡闹!大帅久经军旅,岂不知道用大车?如今大雪不已,路面湿滑,大车如何走得?”

    祖大寿一开始还对吴三桂的主意抱有希望,听完此话后,心里也暗暗摇头。

    吴三桂却继续开口道:“大帅可曾听说过一句话,前有车,后有辙?”

    祖大寿脑中灵光一闪,似乎可行,便开口道:“长伯把话说清楚!”

    吴三桂便继续开口道:“如今无非是路面积雪,大车难以行进。锦州到右屯的驿道还算宽阔,沿路也没有险阻。只需前头派几名骑兵,在马后拖上两条犁头,再在犁头上压上重物,仿佛犁田一般,在积雪中开出两条犁道。有了这两条犁道,大车便可以此为车辙,顺利前行。”

    祖大寿抚掌大笑,对着吴襄开口道:“长伯才智过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两环,你有福气啊!”心里却说道:“可惜了啊!长伯太过聪明,却又没有畏惧之心。倘若今后能找到压得住他的人还好,否则必然闯下灭族之祸。”

    吴襄心里是又喜又气,被自己儿子给比了下去,这心情都不知道如何形容了。便对着祖大寿拱手道:“小儿辈无知,倒是让大帅见笑了。既然如此,就请大帅拨付三千护粮兵,小弟自当办妥此事。”

    祖大寿也抬手客气道:“如此,有劳两环了。事不宜迟,为兄这就写下军令,两环速去办理!”然后祖大寿便走去桌边,提笔写下了军令,调拨三千护粮军于吴襄麾下听令。

    吴襄接过军令,便领着吴三桂准备告辞。

    祖大寿却开口道:“两环自去办事即可。长伯,你留下来,咱们舅甥俩好好聊一聊。”实在是当着吴襄的面,不好忽悠吴三桂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