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赏析晏几道的词二首 > 谁家陌上足风流 —— 韦庄诗词赏析

谁家陌上足风流 —— 韦庄诗词赏析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赏析晏几道的词二首 !

    韦庄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庄虽属花间派,但在抒情上韦词与花间派代表词人温庭筠有较大区别。

    韦庄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肺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称韦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一、韦庄的一部分词作,常常是一首小小的叙事诗,或者像一篇短短的叙事散文,叙事就是抒情。

    例如长诗《秦妇吟》(因诗太长,故不列出了)。

    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宏大严密,语言流丽精工,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因在诗成当时就深受人们称赏,诗人还得到“秦妇吟秀才”的雅称。

    二、词人还以一组词来叙述一段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复杂的事件,而将抒情穿插在叙事之中;相对于这些抒情的句子,词中的叙事则是抒情的基础和触发点。例如《菩萨蛮》五首:

    第一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这是一段艳情生活的回忆,是一幅夜阑泣别的画图。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追忆当年离别之词。起言别夜之情景,次言天明之分别。换头承上,写美人琵琶之妙。末两句,记美人别时言语。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心,亦愈迫切。”

    第二首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第三首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对于第二首词,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漂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留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

    第三首承接第二首,以“反语”说同一层意思,表达对江南的怀恋之情。

    第四首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回到现实,借主人劝酒,抒写了词人心中的难言的隐痛,满腔悲愤,故作达语。

    第五首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叶嘉莹先生认为:“韦庄的这组词,在时间层次上是非常分明的:‘红楼别夜堪惆怅’是在中原的离别,究竟是和长安还是和洛阳离别,要到第五首才能明确,如果说韦庄有故国之思,那么是对唐朝长时期的首都——长安,还是对唐亡时皇室的所在地——洛阳的眷念,也要到最后才能得出结论。第二首是写在江南漂泊时的生活,有人认为这首词就是在江南当时写下来的,这是误解,这五首词都是韦庄晚年的追忆之作,虽然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但写作时间一定是离开江南之后。”对于这首词她说:“这第五首词是全组五首词的总结,是对红楼别夜的回忆,所指的应该是洛阳。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词有貌不深而意深者,韦端己《菩萨蛮》、冯正中《蝶恋花》是也。”

    三、韦庄的词中,另有一些则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通过某种细节描写,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

    例如《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该词虽然写的是女性,但是却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展示女性内心。

    该词单看上片,好像是一般的回忆,且确说某月某日,哪知却是梦景。过片径用“不知”点醒上文,句法挺秀。韦另有《女冠子》,情事相同,当是一题两作,那首结句说:“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就太明白了。

    结句以“天边月”和上“四月十七”时光相应,以“没人知”的重叠来加强上文的“不知”,思路亦细。

    总之,我们在读韦庄词时,不能忽略他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能力,早年漂泊无依的生活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的诗与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