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弘治大帝 !
因为汪直的日本朝鲜之行,果然在早朝引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此次汪直日本之行,都是朱佑樘私下授意为之,事先朝中文武全然不知情,只知道,这些年皇帝偷偷摸摸组建了水师。
至于这支水师每日都在干什么,朝中文官是漠不关心的,因为这支水师没有花朝廷一文钱,全都是皇帝内库拨款。
谁曾想就是这么一支小透明的水师,竟然打得日本签订了臣下之盟,让日本从此对大明俯首称臣,更是年年上供十万银元,更是割让了一座城。关键是那座城更是能够为大明每年提供一百万银元。
看到这些,朝中百官情绪有些莫名,就是这么一支小透明水师,竟然立下滔天大功,这让立志治国平天下的大臣们,情何以堪,而且这个功劳还是他们一向看不上眼的宦官为之,
这越发让百官难受。
在朝中文武眼里,这支不需要朝中拨款的水师,一直是不值一提的,因为不需要朝中拨款,皇帝私房钱拨款,能有多大规模,哪怕是这支舰队早早被朱佑樘早早改名为大明皇家海军。
朝中大臣依旧不重视,传统读书人从来都不关心海洋,他们唯一关系的就是皇帝有没有又乱花朝廷赋税。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舰队组建的时间,要远比他们知道的时间要早,早到还在朱佑樘没有登基之前,那会朱佑樘是利用汪直掌控西厂之机,偷偷开办了海上商行,商船自然少不了护卫,所以这支舰队的前身是海商护卫队。
随着组建的海商船队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护卫队自然越来越多,慢慢组建属于自己的护卫舰船。
到了朱佑樘登基后,朱佑樘正式成立了四海商行,四海商行更是声镇诸番,因为海贸的利润巨大,朱佑樘就利用此利润组建了海军舰队。
是的,此舰队自正式成立后,便被命名为大明皇家海军,因为拨款并没有走内阁户部,算是皇帝朱佑樘内库拨款。
因为是朱佑樘内库拨款,朝中文武虽然有反对之声,但是反对并没有太过激烈,再加上因为此舰队经常在海外,在大明文武眼里,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此海军舰队就在朱佑樘低调中不声不响组建了起来。
其实朝中文武大臣并不反对朱佑樘用内库组建水师,因为在他们认为反正是皇帝内库出钱,不需要户部拨款,就当是皇帝爱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中反对的是朱佑樘组建四海商行,皇帝自从登基以来便组建了各种商行,对于皇帝经商,这简直是大逆不道,自古以来商人最贱,若是皇帝都亲自参与经商,岂不是要抬高商人地位?
对于这一点,特别是那帮文官,简直像要杀了他们父母一般,如丧考妣,所以商行刚成立的那会,朱佑樘每天收到的弹劾奏本,谏言奏本,简直堆积如山,天天从内阁都需要十几个太监抬着奏本来到乾清宫。
幸亏朱佑樘早在前世已练就了铜脸铁面,对这些全都置若罔闻,处之泰然,哼,嘴皮上说几句,又不会掉几两肉,朱佑樘依旧我行我素,对于奏本更是一概留中不发。
内阁中因为有首辅刘吉这个马屁精,此人是出了名的保皇党,对于朱佑樘的命令,不管对错,那是全盘接收,下面一片反对,但是内阁却一力力挺商行。
内阁都支持皇帝的行动,下面的人再反对也是枉然,虽然内阁中也有刘健那样激烈反对的,可惜终究是在内阁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弹劾的官员见内阁屁股竟然是歪的,顿时怒不可揭,于是纷纷调转枪口,改为喷内阁,但是喷内阁的效果更差,因为朱佑樘力挺内阁,内阁的几个,位子稳稳的。
几个月下去,弹劾的官员见自己的奏本永远是石沉大海,毫无左右,一边大骂着内阁祸国殃民,阻塞言论,一面却又无可奈何,也只能偃旗息鼓。
朱佑樘幸亏是处于大明中期,不似大明晚期,那时皇权威仪已经低落,若是那是皇帝不听从谏言,朝中文官早就联合起来,进行庭谏,最终导致皇帝只有两种处理,要么听从百官的谏言,要么就是将百官全部进行廷杖,那是只能是彻底激化皇帝和百官的矛盾,今后皇帝休想再能顺利进行自己的纲略。
此时中期的大明皇帝是可以说一不二的,百官还是很畏惧皇权的,也没有想着要群体联合起来正面刚皇帝,因为在文官士大夫看来,这种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有逼宫之嫌。
后期的大明文官其实已经形成了事实的逼宫行为,这是有违圣人教诲的,其实那是的儒家已经开始变质。
但此时还好,就说成化皇帝,虽然经常不上朝,但是对于大明的掌控一点都不弱,说设传奉官就设传奉官,而且上万人的设立,这种事情,简直是断送文官的根基,文官自然激烈反对,但是结果是皇帝依旧我行我素,文官对此无可奈何。
因此朱佑樘这个皇帝刚登基之时,威权还是很强大的,特别是还能得到内阁的支持,那更是畅通无阻。
顶顶大明的四海商行就这样慢慢建立了起来,并且这个四海商行建立之后就形成了鲸吞之势,短短几年便遍布整个大明,更是延伸到了大明周边的番邦国。
最关键的是四海商行年年有着层出不穷的新鲜物件,比如说新式四轮客运马车,货运马车,还有铁轨马车,还有钟表,还有透光极好的窗户琉璃,比铜镜跟清晰的水银镜,还有那清晰计时的钟表。
新式的织布机,突然让大明人发现,大明市面上的布匹变得款式多样,而且价格廉价得令人发指。
新鲜物件层出不穷,无不让大明这些土包子眼花缭乱,趋之若鹜,实在是这些新鲜物件不要太好用。
特别是那水银镜,让大明爱美的女人趋之若鹜,还有各种新鲜款式的布匹,更有那据说是从宫中传出的样式新颖的成衣,让大明的美妇少女,欣喜若狂。
自从四海商行的横空出世,带给大明巨大的冲击,这些冲击有好也有坏,好的一面就是,大明人突然发现各种生活物资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价格低廉,坏的一面,就是这些冲击无不打击着大明这种自耕农经济体系。
特别是那些刚刚温饱有余的自耕农,是冲击最大的,以前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养蚕,种桑麻,还能自己织布,到市面换一些银钱。
结果四海商行一出现,打击得这些土布丢盔弃甲,因为初步流水线化的织布,价格实在是太过低廉,那些土布完全无人问津。
这让那些小自耕农日子变得越发艰难。
每日从大明各地快马传到京城,弹劾四海布行的奏本,都堵塞了四门。大明日报因为此事,更是吵翻了天,天天都要骂四海商行的稿子投递。
读书人天天都在骂四海商行乃祸国殃民之商行,弄得大明人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一些被报纸中偏激言论所激化的年轻士子,更是热血上头,竟然也闯四海布行,放火烧布。
对于这些破坏分子,锦衣卫打击起来可不会手软,因为这些四海商行可是皇帝的产业,破坏皇帝产业,岂不是嫌命长?
经过锦衣卫的残酷镇压,才将那些激进的破坏分子打压下去,从此民间再无人反对四海商行的存在。
四海商行的横空出世,打击确实那些自耕农读书人的产业。让那些自耕农的副业备受打击。
因为有条件读书的基本上都是自耕农,最次家里也有几亩田地,靠着自给自足,勉强温饱,还能供家里男丁读书,因为唯有读书,才能发家致富。
结果也因为四海商行的出世,让这些读书人的收入来源巨减,读书都有些难以为继。
这就是为什么读书人最为仇视四海商行,但是四海商行却也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利好,比如盐铁,就说食盐,以前大明的官盐,最便宜的时候是一斤三四文的样子,四海商行的食盐竟然可以卖到一文一斤。
以前官盐好点的是那种粗盐,次一些的却是含土的苦盐,特别难吃,而商行的食盐不光便宜,而且比以前的官盐质量还要好,四海商行卖的全都是细盐,不含杂质,因为四海商行改变了制盐之法。
再说铁,四海商行改善了冶铁之法,还要冶钢之法。以前的大明冶铁都是用木炭,成本高不说,铁的质量还差。
四海商行的四海铁行首先是在京城的西山附近,建了一座钢铁厂,率先开创了用煤炭之火进行冶铁,利用西山煤矿的便利,西厂的钢铁厂产量极高,每年产量就高达一千万斤。仅此一座钢铁厂,就超过了大明以往一年的产量。
不仅如此,王守仁经略的辽东因为在本溪,还有盖州卫都发现了巨大的铁矿山,四海商行又在那里建了两座规模远超西山铁矿的钢铁厂。
整个大明仅凭这三座钢铁厂,每年的钢铁产量就比以前扩大了十倍,一年的铁产量高达一亿斤,钢产量高达一百万斤。
由于这些数据过于庞大,朱佑樘为了计量方便,在斤的后面再次新增了一个计量单位,那就是吨,而且大明原来是十六进制,十六两为一斤,朱佑樘将其该归十两为一斤,一百斤为一吨,所以大明每年的钢铁产量是铁一百万吨每年,钢是一万吨每年。
再加上朱佑樘对民间的钢铁厂完全持开发态度,只需要在工部进行登记注册,按照规定纳税,便许可商人开设钢铁厂。
再之,关于新式的钢铁冶炼之法,四行商行也没有藏着掖着,只需要民间的钢铁厂每年交专利费,都可以学习采用。
由此,朱佑樘登基以来,大明的钢铁厂以井喷的方式在大明开建着,每年如此庞大的钢铁涌入市场,导致大明的钢铁价格急剧下降,以前百姓买一把菜刀,需要一百文,现在一把菜刀只需要十文,铁农具的价格也只需要原来的十分之一。
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大明原来民间的黑铁厂,矿场,都纷纷倒闭,实在无力竞争这种实力强大的规模化的大型钢铁厂。
总的来说,朱佑樘带给大明的变化那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传统的读书人,看着大明每日一变的态势,那叫一个眼花缭乱,这完全和士大夫他们想着中的文明国度格格不入。
再加上大明日报里常常报道出某某地贪污官员落马,某某黑煤窑,黑铁厂无止境剥削长工,导致长工出逃,殴打致死,那些士大夫纷纷忧虑不止,难道大明已经到了危亡之际?
但是环顾大明角角落落,百姓似乎日子又比以前要好过多了,因为田赋是一年比一年少,盐铁一年比一年便宜,布匹也是一年比一年便宜,貌似家里各色各样的物件好像变多了,但是兜里好像依旧没有剩下几个钱。
再加上如今的京城更是比以前扩大了三倍,新扩建的新城区,更是让人看了,就觉得此乃人间极乐地,里面的建筑规划整齐,街道宽阔干净,还有人声鼎沸的各国商人,西域歌舞伎,应有尽有,这不禁让大明人联想起了当年大唐的长安。
这几年大明的巨大改变,带给士大夫们的冲击也是巨大,很多读书人纷纷陷入了迷茫之中,一些人认为,大明如今的改变是好的。
看看京城的改变就可知,很有几分大唐盛世的迹象,再加上京城郊外的新军军营,每日新军操练不断,那威武的呼喝声,无不震颤着京城人心灵,繁华绝伦的京城,威武强大之师在侧,难道这还不算是盛世?
也有些人露出了忧虑,这如圣人构想的理想国度完全背离,破产之家每日都不绝入耳(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土财主跟风进入盐铁行业之中,完全不适应商业的经营之道,破产无数,能够站稳脚跟的,都是凤毛麟角,少数人),背井离乡之人层出不穷(朱佑樘发出诏令,去辽东谋生之人,最次一级也是十年免税赋,一些在关内活不下去之人纷纷响应皇帝的号召闯关东)。
这一切的一切,在传统的读书人来看,简直是乱世将起,民不聊生之典范,亡国朝夕即至。
此中种种,让大明仿佛陷入了迷雾之中,此时的大明读书人迫切需要一位导师,指引方向的导师,也确实没有让大明读书人失望,已经在辽东历练四年的王守仁,终于发出了他的声音。
王守仁在大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此文名为《华夏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内容如下: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加之暴元遗毒,各国通商传教,已经在我中国之地扎根,太祖之时,倭寇,时常扰边,然后有了太祖禁海之诏令,到太宗之时,大明国力强盛,海上之威武之师更是远迈前代诸朝,从此也造就了我大明海上之师,远赴万里之外,声威远震,日本从此宾服。如今我皇弘治帝登基,大明各种新鲜事务层出不穷,大明盐铁更是十倍于前朝历代,人口更是近亿,两倍于盛唐之时,十倍于孔子之华夏,此乃大明兴盛之始也。
我儒家自孔子立派以来,已存世两千五百年,早已时移世易也,孔子时,天下还未定为一,如今天下一统近两千年,如今之大明,火枪火炮威力强大,大明武力远胜于周边之蛮夷,此时大明之景象,远异于历朝历代,更是与孔子之乱世截然不同,大明是时候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王守仁这篇《华夏五千未有之变局》一下在大明日报发表后,便声震整个大明,经过王守仁这么一提,大明士大夫突然心中有了一种澎湃感,是啊,如今的大明似乎真的远超历朝历代。
就说人口一项,经过户部最新的统计,大明人口已经有一亿人口,这个数量比历朝历代都要多,然后再说铁,大明的铁的产量更是十倍于盛唐,还有前宋。
铁产量高就意味着大明的武力远迈前朝,如今唯一就是欠缺一个武力证明的机会,之前朱佑樘小试牛刀,一举攻灭辽东各地女真部族,这还不能完全让大明信服,但是如果歼灭了大明宿敌,蒙古,估计再无人怀疑大明的武力。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朱佑樘想要再次北征蒙古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但是朝中反对的声音却不是那么激烈。因为大明人越来越想要证明自己,越来越相信自己足够强大。
王守仁此文一出,顿时引起无数士子景从,他们纷纷认可他的观点,大明是时候到了求变的时候,也迫切希望王守仁能提供改变的方向。
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紧接着大明日报又出了一篇文章,此文章署名前头竟然是大明的皇帝朱佑樘,紧接着才是王守仁一个人,文章出现朱佑樘的名字,首先这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说明皇帝朱佑樘在为此观点背书,这是未曾有过之事。
文章核心内容就是“格物致知,实事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论点一出,因为大明日报的传播广泛,几日间便传遍了大明大江南北。不赞同有之,赞同的更是不少。
普遍来说,赞同的都是年轻的士子,年轻人总是接受新鲜事物要快一些,而且他们这些人也却是有些腻烦了朱子那一套。
此文一出,原本热闹的大明日报更是天天吵架,无日不吵,整个大明也因为此事,更是犹如火中喷油,变得热烈起来。
大明日报是主战场,天天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新式论点,看得那些年轻士子眼花缭乱,士子慢慢的都开始变得不爱上青楼,喜欢上茶楼了,因为茶楼可以肆无忌惮地建政。
这对立志要治国平天下的士子来说,没有比建政更能吸引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