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
第二天清早,老方家的烤炉再次忙碌起来,除了给大杂院那边送了些蛋糕过去,大半都用竹筐装了起来摆到了马车上,由方志诚先送去石家坡了。
大家吃完早饭又各自忙了一会儿,这才收拾着换上新衣,将准备好的礼物搬上马车。
今天小兄弟们都赖着不肯去上学,最后没法,方子健只好过去替他们请了半天假,顺便和子维一起把住在大杂院里的妹子们都接了过来。
等大家忙完坐着马车往村口走的时候,就看见文浩天骑着马从大杂院那边过来。
方小福坐在方子湛身边,见哥哥换了一身新衣头戴玉冠端坐马背身姿卓然、玉树临风的样子,不由笑了。
虽然他依然温雅如明月清风,但眉宇间那抹喜色飞扬的神采,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哥哥,原来你早就在小院里准备了新衣裳呀?你是秋天时离开的吧?连这雪后初晴的天气你都算到了呀?”
方小福故意糗着文浩天。
“……哥哥可没这般神算,当然是你未来嫂嫂之前准备的了。”文浩天被小丫头嘲笑有些哭笑不得。
“哎,说起未来嫂嫂,我可是纠结得一夜没睡好啊。”方小福却突然叹了口气,一副很发愁的表情,“这表妹变嫂嫂,以后可怎么喊呀?”
“当然还是表妹了!”方子健和方子元几乎异口同声。只有方子湛张了张嘴,又看了方小福一眼,没敢接话。
“各喊各的吧,这是小节,不必介意。”文浩天到是没纠结称呼的问题,毕竟他是读书人也是江湖人,本是不拘小节的性子。
“那就好,有哥哥这句话,我可是安心了。”方小福立刻说道,算是盖章生效了。
虽然以她的年纪,就喊梦蕾姐姐也没什么,但她当惯了表嫂,突然掉过来变成了小姑子。一时间确实很难改口。
“好啦,今儿哥哥忙着,你可要多照顾些你的表妹嫂嫂呀。”文浩天哈哈一笑便叮嘱了一句,在方小福囧囧有神瞪着他时,他已朝车里长辈们拱了拱手,便扬长而去。
不过他不是去石家坡,而是往县城的路上去迎他的队伍。总不好他的下聘队伍从县城远来,他却在石家坡村口等着吧,总要与他们一起过来的。
昨天他虽是两手空空去提亲,但也只是一个通知的意思,石家人见他来了自是喜不自胜,他和石家长辈、兄弟们聊了一下午,吃了晚饭才回来大杂院。
不过梦蕾羞得一直呆在屋里没好意思出来见他罢了。
老方家和二爷家都往石家坡去,只有子旭咳嗽没好,这两天关在屋里并不知情,不然非哭闹不可。也因此他娘亲留下来看家。
这边是彩云没出月子,陆云轩留下来照看妻儿兼看家。小六和小阳都跑去石家坡等着看热闹了。
方子元则赶着马车去镇上接二姑他们,昨天下午去大丰钱庄时顺路去他们家打了招呼,说定今儿一早去接。
在农家下聘可就是定亲了,可是大事儿,女方家亲戚能到的都会到,一起见证闺女被夫家隆重定下的幸福。
之后被定的闺女就可以做嫁衣了,没有定下的闺女是不好提前做嫁衣的,若有就表示这位闺女春心动了,想嫁人了。
当初刘泽飞下聘苏家苏锦,情况特殊,才闹了那么多不愉快,可以说是轰动而又冷清而且仓促地完成了下聘程序,又匆匆砌新房完成了成亲事宜。
梦蕾不同,虽然石家大人知道消息很晚,但她是早就知情的,也知道文浩天回来就会上门提亲下聘,为了不匆忙已经开始偷偷绣嫁衣了。
同屋的姐妹是最早知道内情的,不过知道原委后自然不会笑话她,但也替她捏了一把汗。毕竟她要嫁的是那个大名鼎鼎而且去了京城的天一先生啊!
直到文浩天求到了圣旨,他们的亲事已是铁板钉钉,不会有变数了。收到消息的梦蕾这才回石家坡去禀明长辈,便留在家中专心绣嫁衣了。
家里人自然为她欢喜,但在文浩天到来之前,他们仍是没往外宣扬此事,免得多生事端。直到文浩天上门,大家才早有准备又有些仓促地忙碌起来。
二表叔、二表婶昨天晚方小福他们一步,是吃了中饭才回石家坡的。
一起回来的还有石奕瑞和齐雯、三表叔一家。其他在福缘食府和食楼管事的二爷爷家、三爷爷家也全都回来了。
这么大的喜讯,石家坡或许还不知道,但石家内部已经轰动起来。
方小福他们来到石家坡时,就看见小兄弟们抬着竹筐正在路上跑,方子健叫住他们,下车帮他们将竹筐搬到平板马车上,让小六继续赶着走。
他们马车多,这一路行来便有石家坡的人出门看热闹,认出是方家人便纷纷打起招呼,知道是梦蕾夫婿今日下聘后,都吃了一惊。
甚至有人脱口而出:“梦蕾不是才被沈家……”
话出一半意识到不妙,连忙闭了嘴朝人群后退出。其他人便连忙说笑起来:“梦蕾是个好姑娘,一会儿咱们可得在门前候着,看看夫家的聘礼了!”
“是啊,是啊,不过咱们也不能光看聘礼,还要看人,这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个好夫婿比什么聘礼都重要!”
“……”一时间村邻们的长辈慈爱心泛滥。
在他们的闲谈随行中,马车终于来到了石家门外,就见到石家大门口已结了红绸,虽然未悬红灯笼,但喜庆之意彰显无疑。
大门打开着,石奕吉几个大些的兄弟张罗着中午摆席的菜食,石奕昭和自家爷拿着铁锹将附近路边和墙角的积雪全部铲到一边堆着,将道路全清理出来。
刚才小兄弟们则是抬着筐去村里杂货铺买厨房作料和摆桌的瓜子、花生这些小零嘴,还有几挂鞭炮。
大家下了马车,姑婆和姑爷爷听见动静连忙从堂屋里迎了出来,大家进屋说了一会儿话,兄弟几个便把礼物都搬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