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诸夏风云 > 072 春耕

072 春耕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诸夏风云 !

    眉州,乞活军都督府。

    李信倦怠的放下手中的文书,招贤的文书贴出去了将近两个月,但是应榜者吗?却是不如人意,嘛!不过这也在李信的预料之中。毕竟他李信是贼,固然在底层的百姓心中形象不错,但是在那些书生的眼中一个逆字却是结结实实的戴在了他的脑袋上。

    随着时光渐渐流逝,乞活军治下五州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李信这个做主公的,也是终于能歇下来了。不过歇归歇,事情却是一点也不少。眼见到了二月底,春耕之事也逐渐摆上了案头。

    考虑到因为种种的兵灾,李信也曾命令都督府借粮给百姓。打个比方说,如果百姓借了一担粮,到了收割的时候,就要偿还一担二斗,二斗粮看着是不多,实际却是不轻。在这个时代,亩产最高也就是三担左右,如果每亩地能收四担粮的话,那就已经可以祥瑞了。两斗的利息固然是不轻,但是和那些缙绅放的高利贷那就是良心价了。

    毕竟蜀地五州经历三年动荡,土地也有了不少的抛荒。所以如何再把这些田地再给收拾起来,是乞活军目前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虽然已经将春耕的事安排给了方元的政事厅,但是李信心里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在一个农耕民族作为主体的国家,春耕可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时人有诗曰: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在大赵,春耕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节日。在立春的前一天,由县衙的衙役抬着春牛一路吹吹打打,沿途的百姓家家明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一年五谷丰登。而后,官长亲自祭祀,礼仪三起三拜。而后祭祀结束!

    ……

    但是蜀地久经战乱,这些祭祀基本上就不用想了。而且乞活军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管这个,毕竟刚刚接收了那么多的地盘,乞活军的官佐也实在是抽不出来时间。能做的也只能在政事厅下面设立一个农司,让方元去安排春耕的事宜。

    想到这里,李信也没了再躺下去的兴致,穿上一身大氅,出门直往将作坊而去。

    说到这里,要说明一下。乞活军都督府仿六部制,在都督府下设立吏漕、户漕、法漕、工漕、仓漕,以此管理蜀地五州。吏漕管理官员,户漕管理百姓,法漕执掌刑律,工漕管理大兴土木之事,仓漕执掌粮秣。士卒由都督府直辖,故而不设兵漕。其实在历朝历代文人插手兵事,都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武将的职权开始削弱。甚至可以说一旦文人开始插手兵事,就可以视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开始。

    ……

    周明出了武学,看着头顶高高挂起的太阳,不由得打了一个哈欠。

    他虽然是武学的课师,但是他真正要待在武学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因为他要教的就只有些许的字词,别的纵然是他想插手也插不上手。不过这倒也合他的心意,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闲散的人物,真要他朝九晚五的守那么多规矩,他还真受不了。

    花了三个大钱从街边卖包子的买了两个包子,周明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游荡。说是游荡有点过了,但是难得有一天休沐,还不出来看看这位李都督的手段如何?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毕竟这种权力也只有他们课师才有。至于武学中的生员吗?除了武学山长亲自安排的活动,他们想从武学中出去,做梦。

    在眉州城里已经呆了一个月,在这一个间,周明对于这位在蜀地兴风作浪的李大都督着实有了不少的了解。年轻,睿智,果决而且很会收拢人心。只是短短一个月间软硬兼施,愣是在五州建立属于自己的威望。在周明看来,这位李都督所差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时势。只待时势一至,就会迎来属于他的风云化龙。

    ……

    渚县,下水亭。

    “亭”者,停也!在古秦制之中,亭不仅是帝国最基本的统治单位,而且还在为来往的旅人,过往的官员提供住宿,方便。所以,虽然说是亭,但是实际上的规格却是不小。

    包五站在崭新的亭舍前,看着青灰色的墙壁,心里满是激动。老包家祖上三代也没出过一个拿的出手的人物,到了他这一辈更是被旱灾闹得活不下去,不得已只能从了义军。当时的时候,也没想过别的什么,只是想着能活一天是一天,好死他总不如赖活着!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后来……

    官军连战连捷,义军被打得不像样子。若不是遇到了大帅,只怕自己不是被官军杀了,就是被饿死在路边。哪比得上现在,不仅有了五十亩地,而且还成了下水亭的亭长。

    想到这里,包五拿起一个扫帚,开始清扫庭院。虽然说亭里的规制还有一个亭父和求盗,但是现在乞活军的人员稀缺,他这个亭长也就只能先当着亭父的活喽。看着眼前宽敞的亭舍,包五心中多了几分感慨。

    扫好庭院,包五从屋内端出一包上好的食料走到马棚。两匹矮小的滇马在马棚里低头吃着草料,滇马固然是矮小上不得战场,但是做一个驼兽、挽马还是合格的。都督府发放下来,虽然说是让他们用的,但是这待遇却是一点都不能差。否则,如果死了的话,你让谁去耕地去。

    开京城。

    殷义扶着犁在地里走了一个来回,顿时就觉得汗意微微上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毕竟他已经不再年轻了。在田里走了三个来回,殷义放下了手中的木犁。从侍立的内侍手里接过一块锦布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回了座位。

    看着站在四周的翰林士子,殷义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但凡汉人君王,最重的事就是农桑。所以在有赵一朝,春耕之事已经变得尤为隆重,甚至可以说但凡臣子均已将陪同皇帝参与这个仪式视为荣耀。

    “陛下,臣有一诗献与陛下。”殷义的脸上顿时浮起了一抹笑意,“念来听听!”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俏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顿时起了一片叫好声……

    殷义看着颇为年青的翰林,赞道:“几道的诗词里永远都脱不了一股富贵气息。”

    身子欣长的翰林微笑下拜,一副团团瑞气,富贵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