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绝将三国 !
三国武将的武力也许从三国演义成书后就开始为闲人、哦不对,世人所议论:辩论,争论,撕逼……把一场场单挑细节拿出来反复大数据过滤,方程,公式,两军士气,武将心情优劣,吃了几碗饭,是否是暴走状态,喝醉酒的状态……无所不用其极地揣摩列举,而精力透支后仅仅被人认为是个钻牛角尖的逗币。
或者是某个读者喜欢上了某个武将,那么他总能用那些撑不起来的理由发文把这人力捧起来,然再被人喷回去,而喷的人,也只能是喷喷而已。
人这种东西,是没法去计算的。
这个时代,打击向来比抬举容易得多,因为大部分人,都饱含躁气。一个灌水胡吹的标题党,可以引来多少释放无聊情绪的喷子,不用我多说了。
本身罗灌水就是带着情怀去写,他想吹谁贬谁已经一目了然了。
那么厚一本书能权衡繁星点点的人物实力到这个地步已经不容易了,很多情况细节他真没想那么多。
但作品成功了,就总有人替他想,而且是操不完的心——回忆起上学时,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去分析鲁迅的文章,好像每个标点符号都特么带着隐藏属性。
那些年我们都一起当过傻子,现在还有人在继续跟着当。
我已经算醒的比较晚的了。
撕逼的载体自然是《三国演义》,《三国志》,还有人会摘点什么《后汉书》,《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的一两句话,然后就作为历史君开始为了颠覆而颠覆,还有什么《英雄记》,信息也不少,还有《云别传》之类的盗版意淫之作,基本上都做不了互撕的依据。
游戏也有点责任,要怪就怪光荣的三国志做的成功,而永远有人诟病成功作品的细节。几个阿拉伯数字就概括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能力与否,开发团队也是够累的了。
当然,主要依据还是人气。
人气,向来都是三国演义带起来的,小说,永远比历史更鲜活,精彩。
有句话其实说得很公道:没有三国演义,三国的历史,根本不会有这么多人跑来翻。
貂蝉,这样一个未必真实存在的人,我若写三国小说的话,肯定是爱往里面放的,即便外行都能立即有所共鸣。
可我要说荀采呢,别说搜狗拼音不能直接显示,就连百度百科图片都找不着,人家可是后汉书列女传正式记录的,荀爽的女儿。荀爽是谁呢?也是名家,我再说一句你才不觉着无聊——荀爽有个侄子,叫荀彧。
这就叫人气,甭管你事实上多牛b,没人气,也只有易中天等人认识你。
至于谁是真的厉害,捕风捉影的内容只能见仁见智。
说远了哈?探讨武将武力,嗯嗯。
人们都能顺嘴说出来的那个只第一名有公信力的顺口溜: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不知道是谁给排的,其实要说顺嘴儿,我也能按我的意思编一套,谁叫咱生的晚,又有没威信呢——据说曾经有位绝对有威信的伟人,因为喜欢赵云的性格,到某古迹视察时突发感慨,就把赵云和马超的排名给对调了一下,然后大家就赶紧响应号召,推广新排名。
至于这是不是真的,我倒是觉得有迹可循,要不咋有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而没有金吕布银赵云呢。
反正咋排都不行,还管他真事儿假事儿。
颜良文丑牛b吗?小说里一直是一个捣毁正常曹魏武力值的bug,但他俩还真得感谢杀了他们的人,没有二爷准备要砍他们,也就不会有罗灌水拿曹魏猛将做铺垫,衬出他们的武力。
而史书里关于他们武力的描述,就是孔融的一句——勇冠三军。到底建安七子中这个小时让梨,大了装逼的酸大夫说话负不负责任,我是不知道。官渡之战前,他说袁绍哪里哪里猛,有道理,荀彧等人说袁绍哪里哪里弱,也有道理。
最后袁绍输了,姑且认为孔融看问题比较表面化吧。
但张辽、徐晃等人可被坑得太苦了。
就因为这一战,永远被所谓的五虎将压制着,连许褚也被推断为当时不敢上前——因为当时曹操在,许褚也就肯定在身边,而和他打了平手的徐晃,刚刚被击败。
其实白马这一战,根本没几个人到现场,曹操都没来得及露脸,就关羽和张辽做先锋,然后关羽先冲上去了。
估计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级的说法,应该是从这来的,毕竟这是难得一见史料记载的各人武勇记录。
后期樊城之围,徐晃可是正正经经地冲杀,把关羽折腾败了的。
而张辽的逍遥津我就不多说了,一下子就令整个江东诸将全部黯然无光。
就这俩人,能让文丑颜良收拾。堂堂虎痴能被吓住,打死我都不信。
但这就是原文,二人在读者心中的能力上永远差一截了,游戏数据也永远低一档儿了。
罗灌水这次的脑袋发热,我表示,顶你个肺。
还是那两个字,人气。
下面要说的人,人气高得连性别都被黑了。
没啥缺点的人,其实最经不起推敲,硬加上去的事迹,都很牵强。
不服就多看几遍演义,你会发现,云妹的行为,都起不到什么扭转战局的作用,一看就是作者给修饰上去,用来提高逼格的。
当然,我这样说,也有点历史装b党的影子了,我还是那句话,先入为主的小说观念,还是不容易撼动的。
小说的感悟就到此为止吧,罗灌水的吊诡模糊之笔,兴奋时的艺术猛吹,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无休止的争辩。
各种不分胜负的朦胧战局。
那下面,我便从零零散散的史料来看看谁比较猛。
第一个我肯定要说孙坚,这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猛将,绝对绝对的江东之虎。
当然,再牛b的人也有败仗,斩华雄之前,他就被李傕弄过。
此人喜欢头上绑个扎眼的红头巾,这是一种自信或是嘚瑟的表现,就像三侠五义的白玉堂,夜行衣居然穿白的,就为了让人知道我是与众不同的,我牛b。
斩黄巾时,孙坚是当作打响自己的名望去历练,哪里有贼就去哪,只要你皇甫嵩朱儁之类的大官儿肯用我,后来打韩遂边章时也跟着吃了败仗,不过大多是因为没啥自主权,地位不够所致。
反正这段时期的正常硬拼,基本没人能赢他,但此人好轻出,轻出也就是轻易出阵往前冲杀,而且一冲还冲得老远,把黄盖程普这些家臣甩得没影儿,这样的确能更好地带动手下人的士气,但同时也增加了危险系数,特别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
很可惜,死得太早,没能和后出来的英雄们交上手。
在这一点上,孙坚就不如甘宁,甘宁在装b方面比孙坚有过之而无不及,铃铛悬配、羽毛挂饰就不用提了,纹身刺青,还把自己的队伍都穿的漂漂亮亮,船也改得超炫,虎皮包裹。嘚瑟到了极点,放到今天就是那些九零后非主流。
但甘宁并不惩匹夫之勇,不会盲目硬冲,在逍遥津张辽势头太盛时,甘宁就懂得回避,这并不是胆小怕事,这是有脑子。一百个人就去劫魏营,理论上就是九死一生,但他就是有自信能全身而退。
在退后来攻打宛城时,流矢乱飞,甘宁还不是照样艺高人胆大身先士卒爬城墙杀敌夺帅。
顺带说一句,甘宁可不是被沙摩柯射死的,甘宁是正常老死的,锦帆贼可没那么笨——甘宁能武也能文,本可以多用途发展,并不像是周泰那种纯战士,只知道随着大部队攻杀。
年轻时当贼当腻了,听人劝吃饱饭,读了不少书,二分天下之计甘宁也给过意见,想不到吧。
出身问题导致了没少受排挤,中国式社会是不容纳梁山好汉的,他这种个性的,孙权已经很开明了,甘兴霸最终还是没受太大的重用,行啦,文的和政治的不多说。
和孙坚一样悲催的典型,还有千里奔袭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