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强盗们的狂欢 (二合一章,更新完毕)

第五百四十九章 强盗们的狂欢 (二合一章,更新完毕)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 !

    “总算是签了停战协议。”

    YF联军攻破大沽,占领津门,随后又直逼通州而来,兵临京城城下,让满城贵胄人心惶惶。

    怡亲王载垣等人受皇命来到通州,与以巴夏礼为首的YF代表团进行谈判,最终还是接受了YF联军提出来的高额赔款以及其它一系列苛刻条件,达成了停战协议。

    “僧格林沁几万兵马,都挡不住洋人的火枪火炮,还有谁能挡得住?”

    载垣想起在谈判桌上,坐在对面的那些洋人们仗着枪炮之利而变得狂妄嚣张,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算了,都是身外之物,只要停战就好。”

    心里正想着事,一位贴身随从忽然在门外禀报:“王爷,穆荫大人刚刚传信来说,洋人提出要亲递国书!”

    穆荫与怡亲王载垣同为钦差大臣,赴通州与洋人谈判。

    “什么?”

    载垣原本微眯的双眼忽然睁开了,整个人一下子就从躺椅上跳了起来,“洋人又在搞什么鬼?!”

    停战协议已经达成,为什么忽然又冒出来要“亲递国书”?

    当初在谈判时,为什么不提这一点,反而现在提出来?

    载垣和穆荫两位大臣商议许久,认为“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许”,之前的会晤中并无此说法,且先前EM两国也未开此先例,严厉拒绝了YF使团的要求。

    但巴夏礼则认为,亲递国书乃国际惯例,没有必要列入谈判内容。

    双方各持己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巴夏礼面见皇帝“跪与不跪”这一点上争执不下。

    钦差大臣全权谈判代表载垣说:“按华夏礼制,见皇帝必须跪拜。”

    巴夏礼则说:“我不是华夏的臣。”

    清政府接到谈判通报后指示:“必须按华夏礼节,跪拜如仪,方予许可。”

    巴夏礼拒不接受,扬长而去。

    清政府则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京城作为人质,并以“叛逆罪”投入大牢。

    通州谈判自此破裂,9月21日,YF联军先后在通州附近的张家湾、八里桥击溃僧格林沁率领的数万清军,兵临京城城下。

    “王爷,走吧!”

    坐落于京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的怡亲王府,往日的雍容华贵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仆人、丫鬟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失措,还有即将离开京城的惶恐不安。

    坐在书房里,载垣尽管知道这次只是暂时出京避难,但看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切,仍然有些伤感。

    他转头看了一眼心里虽然焦急脸上却不露丝毫的贴身随从,叹了一口气,“走吧,剩下的人,就让他们好好守着王府,若洋人真进了京城,关好门就行了。”

    这一次通州谈判破裂,洋人军队直逼京城,咸丰皇帝要带着慈禧等嫔妃、皇子以及朝廷大臣一起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躲避战火,载垣与刚刚被论罪撤职的穆荫也在同行之列,只留下恭亲王奕?留守京城圆明园内,主持议和。

    这两日里,YF联军兵临城下,枪炮声轰鸣不断,让一向被称赞天资聪颖,颇有才气的奕?也是急得满头大包,不知该如何是好。

    咸丰皇帝起驾前往避暑山庄的第二日,YF联军照会说,如3天内放还全部谈判人员并接受条件,联军停止进攻,否则要夺取京城。

    奕忻接到照会后,一面假装强硬地驳斥联军统帅额尔金,一面寄希望于巴夏礼说好话,加紧做巴夏礼的工作。

    事实上,奕忻并不是不想放还YF使团成员,实际上他此刻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因为,被咸丰皇帝下令以“叛逆罪”投入京城大牢的巴夏礼等一行39人,在监禁期间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到如今能喘气的只剩下18人了。

    这还怎么放回去?放回去岂不是更糟糕?

    在释放YF使团人员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9月30日,YF联军兵临京城朝阳门,额尔金原形毕露,声称联军继续前进。

    10月6日,YF联军绕经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F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圆明园原有守军两千余人,但他们的表现同样是一塌糊涂,只是装模作样地抵挡了一会儿工夫,便逃散一空。

    奕?等人不敢再留在圆明园,带领随从前往他处躲避,到了晚上,又带人逃到了长辛店,当地条件简陋,连供住宿的房屋都找不到,奕?一行只能露宿在野外,凄惨无比。

    F军士兵闯入圆明园时,没有遭到守卫士兵的强烈抵抗,反而被一群太监阻挡了前进的步伐。

    住在圆明园的五百名太监一边高喊着“不要亵渎圣物,不要踏进圣殿”,一边竭力拦阻士兵进入圆明园。

    在这些太监中,有二十多名是“技勇太监”。

    所谓“技勇太监”,都是会武功、拥有自卫能力而且容许携带武器的太监,然而他们实际战力连普通清军都有所不如。

    尽管如此,这些技勇太监在“八品首领”任亮的带领下,仍然拿着简陋的武器埋伏在贤良门附近,对入侵圆明园的F军士兵进行了微弱但又坚决的抵抗。

    在搏斗过程中,F军两死两伤,因寡不敌众,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二十多名技勇太监便全部殉难了。

    而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则投海自尽。

    原本富丽堂皇、宁静祥和的圆明园,刹那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一般,哀嚎遍野、惨叫迭连。

    而Y军却迷路了。

    额尔金和他的部队走偏了,没有去海淀,却一下子插到了东门城下,一直到第二天,一个姓龚的人被士兵带了上来,说他可以给军队带路,Y军才迅速地赶到了圆明园。

    侵略者们会合之后,在刚刚进入圆明园时,都被圆明园的豪华、宏大给震惊了。

    一名F军军官描述他眼中的圆明园:“这简直就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就是仙境,即便是拥有再丰富的想象,我们也无法想象这样的情景,它触手可及。”

    士兵们也一开始只是顺手牵羊式地带走一两件小物件,等看到宫殿内的各种价值连城的古董书画、金银珠宝时,他们终于原形毕露,开始疯狂地劫掠起来。

    它们砸碎精美的瓷器和紫檀座椅,撕下墙上的画作和书法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金银、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戴上皇帝的龙冠、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玳瑁。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大部分F国士兵手抡木棍,将所有不能带走的奇珍异宝全部捣碎、砸毁。

    这是一场强盗们的狂欢。

    这是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

    10月9日,当联军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花团锦簇、秀美无比的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几成废墟。

    劫掠过圆明园之后,YF联军又挖好战壕,用十三门加农炮对准安定门,然后照会清政府,限令其10月13日中午十二点以前开门,不得延迟一分钟。

    当日中午,安定门大开,额尔金率领着联军官兵,不费一兵一弹,便以胜利者的姿态,趾高气扬地进入了京城外城。

    联军入城时,沿途“观者如市”,京城万人空巷,老百姓们竟然也像平时看热闹一样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仿佛看戏一般,丝毫没有因为洋人入侵京城而感到惊讶和恐慌。

    10月15日,各城门的清军完全撤退,联军甚至以出入方便为由,向清政府要去了城门钥匙。

    “安定门城楼上插上了洋人旗帜,这岂不是说洋人占领了京城?”

    “何止是旗帜?据说有人看见,城门楼上还架了好几门洋炮,炮口正对着紫禁城呢!”

    “哼,这又有什么奇怪的?谁人不知,是那些个当官的胆小怕死,主动开门降了洋人?”

    “……”

    一时间,城中随处可见金发碧眼、长着鹰钩鼻的洋人士兵,外间谣传连紫禁城也被攻破了,也有人说京城留守官员们实际上是在“开门揖盗”,是“走狗汉奸”。

    官员们心神不安,只得联名请仍在城外躲躲藏藏的恭亲王奕?入城,以便迅速稳定京城的局势,“京师不稳,寄望恭亲王速定时局”。

    “该不该入城呢?”

    此刻正在城外东躲西藏的奕?,也是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京城的局势,YF联军兵临京城,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自己入城后,安全得不到保障。

    毕竟,洋人的火炮太厉害了。

    而就在这时,远在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发来的密谕,奕?也收到了,却是说“洋人诡计多端”,让他择地居住,不要被对方抓住作为人质。

    皇帝的密谕弄得奕?进退两难,不仅不敢轻易入城,还得不断地在城外换地方居住。

    随着YF联军的步步紧逼,留守官员们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陆续放还巴夏礼等18人,甚至连那些在牢狱中死去的师团成员也一并交还给了联军。

    巴夏礼等人的遭遇,彻底激怒了YF联军,YF两国统帅都一致同意惩罚清政府。

    “这可如何是好?”

    得知额尔金要报复,京城留守官员们人心惶惶,生怕他们又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可原本应该在京城里坐镇的恭亲王奕?却迟迟未入城,他们只能向E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求助。

    扮演调停角色的E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则向额尔金伯爵提议:YF使团成员是在清政府的刑部受到虐待的,不如捣毁刑部,并且在原址上建一座纪念碑,让清政府在纪念碑上用华夏文、Y文、F文、MG文和M文自述失败,从而对清政府进行“公开的、象征性的羞辱”。

    这种不痛不痒的报复方式,在额尔金伯爵看来实在是太轻了,实在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也无法让清政府受到足够的教训。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把曾经关押联军使团和战俘的圆明园作为报复的对象:

    火烧圆明园!

    由此,被称之为“浩劫”的火烧圆明园终于发生了。

    10月18日放火烧毁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京城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

    “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的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咸丰十年(1860年)10月18日,Y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的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圆明园各处放火焚烧。

    圆明园的建筑大多数为木质结构,被点着之后,大火立刻呈现出蔓延之势,连附近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处的皇室建筑也都被大火殃及,转瞬间便陷入了火海之中。

    一时间,圆明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指文源阁),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华夏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10月19日,Y军离开圆明园,在他们的背后,浓浓的黑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烟雾,滚烫的灰渣四处飞溅。那黑烟随着风一直飘过京城的屋顶,像一层厚厚的黑幕大帐一样铺天盖地,整整三天三夜都没有消散。

    在额尔金率军火烧圆明园之时,京城的百姓远远聚在一处围观,面无表情。甚至在Y军离开之后,大批老百姓、土匪、流民闯入圆明园抢劫剩下的金银财宝,很多老百姓借此发了横财。

    一代名园圆明园,就这么一把火,被烧成了一片废墟,满地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