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大唐狂士 >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唐狂士 !

    这时已到了十月下旬,秋收刚刚结束,渐渐要到年底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新年,整个大唐上下都笼罩在准备新年的忙碌之中。

    但也就在这时,辽东却发生了意外,李尽忠被毒杀的消息传到了辽东,引起契丹各族的愤怒,孙万荣义不容辞地接替了李尽忠的大酋长之位。

    为了掌握契丹军政大权,在契丹各族中竖起威望,孙万荣便以为李尽忠报仇为名,撕毁了和大唐达成的协定,举兵反叛大唐,纠集数万军队再一次进攻营州。

    城头之上,数千唐军士兵提心吊胆地望着数里外声势浩大的契丹军,他们只有三千余人,城头上不断有人吹响号角,唐军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尽管他们事先做了准备,将城中民众疏散南下,也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但面对数万契丹大军,他们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唐军主将方丹青脸色惨白,望着杀气腾腾的契丹军,他眼中露出了惊惧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乱,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他本意来说,他很想立刻弃城撤退,但圣上在旨意中说得很清楚,不准任何军队擅自弃城而逃,必须坚守城池,否则就将是大唐军队的败类,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但这个旨意对柳城而言显然有点不太公平,它位于辽东的最东北,如果契丹军起兵造反,柳城无疑是首当其冲,方丹青也曾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它的意见没有任何回音,反而引起了军心的不稳。

    他的担忧不幸成为了事实,契丹大军果然再次造反,兵临城下。

    这时,一名契丹军骑兵疾奔而来,从城边飞掠而过,一箭射上了城头,箭上穿着一封信,有士兵拾到信,飞快地向主将奔来。

    方丹青颤抖着手打开信,信中只有一句话,“限一个时辰内投降,否则踏平柳城。”

    方丹青长叹一声,丢下了信,他不由焦心地向南方望去,早在契丹各部族在集结军队之时,他便派人去幽州求救,目前幽州还有上万军队驻扎,可是已经三天过去了,幽州那边没有一点消息过来。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另一名部将忧心忡忡问道。

    “先抵抗吧!实在抵挡不住就撤退。”

    方丹青叹了一口气,撤退总比投降好,他忽然想到什么,急对这名部将道:“你立刻派人去榆关,告诉仲元,契丹大军压境,援军迟迟救兵不来,柳城已经保不住了,让他做好准备!”

    “末将遵命!”

    部将立刻跑去安排送信士兵,方丹青望着送信兵离城,他这才猛地一回头,对士兵们大喊道:“契丹军残暴无比,杀我幼老,辱我妇人,今天他们再来进犯,我们当死战到底,绝不投降!”

    城头上一片号角声连绵不断,这是应战的信号,向契丹大军宣示,他们绝不投降。

    数里外,孙万荣已经听到了应战的号角声,他的瞳孔渐渐收缩,杀机迸现,他一字一句令道:“立即组装投石机。”

    随军的三百名匠人开始行动了,他们从辎重队中卸下了巨大的投石机部件,开始就地组装。

    在和唐军一起进攻高句丽时,契丹人也从高句丽掳掠了大量工匠,使他们能够造出巨大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在上次南攻营州中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突厥买来数千匹拉拽物资的挽马,它们负重大,善长途跋涉,尤其在拉雪橇中极为有用。

    正是有了雪橇和挽马,使契丹军的各种重型攻城武器能随军而行,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不到半个时辰,能工巧匠们便组装起了二十架庞大的投石机,这种可投掷百斤重的巨石,力道强劲,一石便可摧毁城楼,每部投石机需要二百名力士挽发,像二十名巨人矗立在城下。

    这时,一名契丹士兵向孙万荣奔去,大声禀报道:“大酋长,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

    孙万荣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天幕染上了一层紫红色,透出落幕的悲凉气息。

    “开始攻打!”

    孙万荣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望着同样被染成紫色的城墙,冷冷道:“我已经给你们机会,既然不肯接受,那就休怪我用柳城来祭刀了。”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敲响了,每一声鼓击都砸在城上唐军士兵的心中,砸得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手执弓弩,严阵以待,但城下那二十架庞大如怪兽般的巨无霸,使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压力。

    鼓声停止了,天地间一片寂静,忽然间,数十只巨大的黑影腾空而去,划出数十条弧线,飞掠半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

    “啊!”

    城头上发出一片惊呼,方丹青大喊:“快俯身躲闪!”‘轰!轰!’连续不断地巨响,城头上尘土飞扬,烟雾扑面。

    柳城的城墙虽然是用砖石夯成,城墙高大,但毕竟已有数百年历史,饱受风雨侵蚀,已经有些陈旧,在重愈百斤的巨石冲击下,城墙开始出现了数十条裂缝。

    ‘砰!’的一声巨响,一块巨石砸中主将方丹青头顶上的城垛,城垛被砸得粉碎,碎石乱飞,巨石余劲未消,横扫而来,几名唐军士兵躲闪不及,被砸得血肉横飞。

    城头上的士兵呼救响成一片,第一轮攻击便死伤了百余人,城楼被两块巨石同时击中,木柱断裂,城楼轰然坍塌,十几名唐军士兵被埋压在坍塌的木石堆中。

    紧接着第二轮巨石攻击再次发动,二十块百余斤的大石在空中转动,挟带强大的力量,直扑城墙,又是一片巨大而沉闷的撞击声。

    一段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巨石的连续撞击,已经出现了可怕的裂缝,摇摇欲坠,就在这时,又一块磨盘大的石块凌空飞来,正砸中裂缝,城墙崩塌了,就像被撕开的皮肤,一下子被拉脱了二十余丈,城墙夹层填充的泥沙倾泻而下,形成了一座上城的斜坡。

    方丹青急红了眼,大声吼叫:“快用沙袋垒墙!快!”

    上千唐军士兵背负沙袋奔向缺口,不顾一切地将沙袋扔进缺口中,迅速重建一道城墙,远方,契丹军依然按兵不动,他们杀气腾腾,跃跃欲试。

    但孙万荣依旧没有下达攻城令,只是冷冷地注视城上的忙碌,他眼中充满了不屑,在他看来,他有二十架重型投石机,这座城池不堪一击.

    “一、二、三,放!”

    两百名契丹士兵同时发力,长长的杆臂抛起,发出“呜!”地一声风响,一块巨大的青石腾空而起,呼啸着向城门砸去,连续的撞击使城门剧烈晃动,终于承受不住巨石的攻击,城门轰然碎裂。

    孙万荣战刀一挥,“杀入城去!”

    数万契丹军队铺天盖地般向城门杀去,方丹青脸色惨白,他咬牙狠狠一跺脚,“撤退!立刻撤退!”

    他不能让军队全军覆没,宁可他受严惩,也不能让士兵丧命。

    数千唐军立刻向南城门撤离,放弃了柳城,迅速向南方榆关方向撤去,契丹军队攻占了柳城,孙万荣见城内已是空城,粮食和人口都已撤走,他勃然大怒,立刻率领大军继续南下,向榆关扑去。

    以此同时,王孝杰率十万大军昼夜兼程,也在柳城失陷不久后抵达了榆关。

    孙万荣得知王孝杰大军已至,也驻兵停止不前,两支大军相距约二十里,大帐内,孙万荣负手来回踱步,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他确实没有料到唐军主力来得如此之快,他刚夺取营州,唐军主力便赶到了榆关,说明唐军早已准备,这样一来,便打乱了他的计划。

    孙万荣也知道,几个月前的李尽忠叛乱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唐的人口物资悉数撤回关内,辽东只有军队驻扎,他就算夺取营州,也没有多少粮食补给,所以孙万荣计划在夺取营州后,立刻率军南下,利用重型攻城器的优势一举攻下榆关,大军席卷河北,便可得到充分的补给。

    而且契丹各部也可以大肆掠夺河北的人口和财物,只要他们得到充分的厚偿,自然会对自己忠心,他也就坐稳了这个契丹大酋长的位子。

    但孙万荣却没有料到,大唐朝廷在得知李尽忠被人毒杀后,便立刻采取了紧急对策,派王孝杰率十万大军北上,恰好堵住了他南下河北掠夺的企图,这让孙万荣的计划失败了。

    孙万荣心烦意乱,这次南下他们准备得并不充分,没有多少后勤补给,现在营州也得不到补给,难道他又要被迫撤回老巢吗?这样一来,契丹各部岂能再服他?

    孙万荣越想越烦,他走到地图前,怔怔望着榆关,不由长长叹息一声,这时,帐帘掀开,他的妹夫乙冤羽走了进来,乙冤羽在洛阳成功替孙万荣毒杀了李尽忠,已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军师。

    乙冤羽见孙万荣愁眉不展,便笑道:“大酋长遇到难题了吗?”

    孙万荣叹了口气,“我着实没有想到唐军来得如此之快,打乱了我的计划,现在我粮食补给不足,最多只能坚持半个月,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粮绝的危险,所以我才有点心烦意乱。”

    “那大酋长准备如何应对这个困局呢?”

    孙万荣一指地图道:“我想向东打安东都护府,唐朝在辽城一带安置了近百万高句丽人,如果能抢掠这些人,我们就能解决粮食困局,然后占据辽东和安东都护府,在这里建国,但我又担心一旦率军东进,唐军就会趁机截断我们的后路,使我们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而且我听说唐军主将是王孝杰,此人长年和吐蕃、突厥作战,是唐军著名大将,绝非武攸宜那种窝囊小人能比,所以我踌躇难定。”

    乙冤羽微微一笑道:“王孝杰常年和突厥、吐蕃作战,用的都是骑兵战法,但对我们契丹却未必有效,既然大酋长担心他率军北上断我们的后路,我们何不将计就计,诱唐军而歼之呢?”

    孙万荣猛然醒悟,当初李尽忠两次大败唐军,不就是用诱兵之计,而且辽东地形复杂,十分适合打伏击战。

    “如果王孝杰不上当怎么办?”孙万荣还是有点担心,如果王孝杰不上当,他的粮食就坚持不了多久了。

    “大酋长,就算王孝杰不上当,我们也无法前往安东补给,最后还是得撤回松漠,就怕到那时,各部落没有得到足够得利益,他们会对大酋长心生不满,大酋长再想掌控他们就难了。”

    乙冤羽的话说中了孙万荣的心病,他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这一刻,孙万荣下定了决心,他要赌这一把,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全部压上去。

    “若能全歼王孝杰部,我孙万荣就能成为河北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