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国再起 !
“刘邦做出使使节团的主官?”共尉皱着眉头:“怎么会选上他呢?”
不怪共尉难以理解,帝国外交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作为出使中亚列国的主官身上的责任将会无比重大,刘邦的存在感并不强,平时也没有显现出什么才能来,突然间被委以重任实在出乎很多的人意料。
这里是宫城内中央花园的某处凉亭,吕哲见一帮臣工大多醉醺醺并不想议政殿被酒气沾满,也就将中午的用餐地点临时改了。
不是什么大小朝会,算是闲聊之类的非饭局,有人也就问了一些事情,关于刘邦会作为出使中亚使节团主官的事情也就拿出来说,果然是有不少人难以理解。
宫城的中央花园只是一个统称,占地范围大概是四五顷地,里面也并非是收罗着多少种类的花,纯粹就是一个吕哲和众多子嗣平时一块散步的地方,除了名称上显得大气磅礴之外,本质上就是一块绿化的休闲场所,并无太多的稀奇。
一直是到有明一代之前,华夏族群有条件的家庭一直使用分餐制,也就是食物每人一份,碗碟之类的用餐皿具各自也有一份,用餐期间绝不会出现一人的筷子、汤匙伸到或者沾到另外一人的食物。从某些方面来讲,分餐制是杜绝疾病传染的有效方式,至于“古人”是不是因为要杜绝病菌传染才坚持使用分餐制,这就谁也不是那么明白了。
临时被传唤进入宫城的人不少,除开一些武将之外还有文臣,今次并不是传统的赐宴,案几摆放上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仅是按照习惯搬来案几排成了面对面的两排。然后吕哲的位置作为左右两侧的头排中心点被摆在主位。
午餐事先被要求清淡,那就绝对会是清淡,基本上就是一些不油腻也不是重口味的食物。
依稀还记得吕哲穿越过来的时候,不管是再怎么样的达官贵人,食物总是水煮、水煮、再水煮,或是清蒸、清蒸、再清蒸的煮食方式。除开少量的脍和炙就再没有其它。其实这是与煮食的工具有关,当时煮食基本是用凹状物的陶罐或是铜器,没有平底锅也就没有出现炒的手法,似乎也没有人想到炖这么一种烹饪方式,所以主流就是水煮或是清蒸,脍和炙那是南方楚人和东边齐人的另类生吃法,像是赵地、魏地、韩地、秦地、燕地压根就不接受脍和炙生吃。
水煮是个什么水煮法?哪怕是经济条件再好也就是食物上的不同,不然都是让谁沸腾然后丢进食物,放上一点盐。等待食物熟了也就算了,不管是肉、菜或是其它食材都是一般对待。
蒸,蒸的是什么?不是什么包子、馒头之类,是蒸饼,除了饼之外就没有其它什么好蒸。
吕哲对族群的贡献除了让军队不断四处开疆拓土之外,对于饮食上也有着难以想象的促进,平底锅和炒菜手法就是出自他的提示……
很多时候一种新手法的出现就会带动潮流,然后由无数人去进行完善。吃货民族对于美食的喜爱似乎是随着平底锅的出现被加强了,连食材佐料上的也进行了连续的增加。
一群人围在凉亭享受各式各样美食的时候。没有什么美娇娘排着队跑出来善歌善舞,更是没有什么音乐声。不是说他们没有那个资格去享受音乐和舞娘的舞蹈,是他们大多是从底层奋斗到如今的地位,不像从小培养的贵族,本身就没有摆谱的习惯,另外就是吕哲也不喜欢吃饭的时候有不相关人的晃荡。
“刘邦做使节团的主官是不错的人选啊?”季布的酒似乎是醒了?他一边嚼着食物。一边有些模糊不清地说:“和他接触了几次,是一个很有眼色,很能说会道的人物。”
“使节团出使的路上要进行探勘,刘邦没有相关的技能吧?”共尉干脆放下筷子板着手指:“除开路上必要的勘探,还要对沿路上的风土人情进行必要的记载。刺探路途中各国军队的实力,等等好些事情要做。刘邦能做得来吗?”
是的,其实这趟出使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对路线的探勘,并不是一路晃荡过去就算了,还要针对水源和地势进行详细的记录。说白了这次出使就是打一个前哨,明面上的说法是为通商寻找可行路线,暗地里是在为未来进军中亚打下基础,因此不但是需要进行路线探勘,对于途中各国也要做出详细的记载,是针对路途各国人口、军队的一次观察,然后对途中的几个国家进行实力上的评估。
历来进行任何军事动作都要事先了解地形,任何不了解地形下进行军事行动只有昏聩到没边的人才干得出来,那么进行路线探勘的当然不会只有使节团,暗中必然是有其它队伍也在做相关的事情。
使节团是会随着各国来南陵的一部分人,按照各国来的路线去中亚。按照帝国太尉署的判断,各国使节团既然是能安全抵达南陵,那么他们之前走过的道路肯定是可行的,但使节团能够通行并不代表大军适合通行,因此多找几条道路总该没有错。
“你有点偏执啊?刘邦就是摆在明面的主官,他只需要与各国那些人相处愉快就行了,可以将真正想干的事情交给其他人来做啊!”季布和共尉非常熟,熟到用词上根本不用客气。
共尉一个愣神,视线转到主位。他发现吕哲脸带笑意,稍微有点错愕,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是把这个给忘了。”
真的是共尉忘了吗?其实不然。
帝国任何主官都有相对的权力,既然刘邦是使节团的主官,那么刘邦就能安排使节团的实务,离开帝国之后天晓得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他担忧的正是刘邦可能前期十分识相和配合,后面却是不懂又没有能力又干那种颐指气使的事情,事情一旦办砸了就等于帝国会白白花费至少三年的时间。一个人的三年尚且浪费不起。三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国家又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左副官是章邯,右副官是韩信。随团长史是张耳。”萧何觉得名单已经定下,那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对着依然满脸担忧的共尉笑了笑:“刘邦的那支使节团是第一支,他们出发后的第三个月会有第二支使节团再次出发。”
共尉左右看了看,身边的同僚都是一脸的恍然。他先是思考了一下下,随即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微笑。
其实都知道派刘邦出使的用意不是那么简单。牵扯到的还有越来越近的外封事宜,暂时是不想刘邦搅合了魏王那一家子在南边的开拓,另外也是身为国家统治者的吕哲在卖萧何一个面子,不想在某些方面让身为执政官的萧何难做人。
刘邦已经不止一次去萧何家门口堵人,可以猜想刘邦为什么会去堵萧何,无非就是因为两人都是沛县出来,有着乡土上的情谊。两人在沛县的时候交情不错,现在萧何贵为帝国执政官,刘邦想从萧何身上获取帮助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乡土情结很多时候不止是用来表达思念家乡。说的还是同为一乡人有着同乡情,既是所谓的“乡党”的基础。萧何不帮刘邦可能有自己的考虑或顾虑,帮了极可能会违犯律法,人情世故上不免陷入两难之中,要是刘邦再拿这么些事情乱搅合舆论,萧何该怎么自处?
没错,是萧何向吕哲推荐刘邦作为首批出使的使节团主官,有私心也有大义。他的私心是创造条件让刘邦有获取功绩的机会。没有办法在帮刘邦外封上面给予的另一种补偿。大义是什么?是萧何清楚吕哲不希望刘邦与魏王一家子搅合在一块,建议刘邦作为首批使节团主官也算是解决了吕哲的某些麻烦。
吕哲也有相似的考虑。他不能直接告诉刘邦别和魏王一家子纠缠在一块,本身就在思考用什么事情把刘邦扯到一边去,萧何来举荐,说得也有那么点理由,刘邦确实是能说会道又有眼色,那么事情就那么办了呗。
“那帮土包子见什么都买。短短不到三天一直在干挥金如土的事情,”徐志似乎很是敌视任何非帝国人士?他满脸的厌恶:“极度搅乱了市场的正常次序,也用贵重金属换取了能吃、能穿、能用的物资,不能再让他们那样干下去了吧?”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徐志那是认为很不划算,非常的不划算。
货币的价值在于交易,单方面的货币倾斜仅是得到贵重金属,按照徐志的理解,帝国是用庞大可用的物资换到了一些货币,其余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已经在组织商队,第一批出使的使节团中会有商贾跟随。”萧何不是那么赞同徐志对货币的理解,但是不妨碍他说一些话来进行安慰。
“呵!”徐志不是在对萧何冷笑,他一点都不隐瞒自己对异族的蔑视,哪怕那些异族有可能成为帝国的盟友:“那些野人有什么值得我们购买的东西?再则,帝国军队迟早会开到他们的城下,与异族的互通有无用刀子说话才是最合适的。”
“还是有的,像是那些自称波斯后裔的人,他们有着相当多的特产,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文明,”萧何不是单指帕提亚,还有更加遥远的塞琉古帝国:“波斯毯、宝马……,很多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
“我们最短三十年,最快二十年内就能兵临城下。”徐志伸出手,然后很有力地握紧拳头:“到时候无论他们有什么,最终也将变成我们的!”
萧何直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吕哲却是有那么点欣赏地看着徐志。当然了,他并不知道徐志经历了什么心路旅程,为什么徐志会那么仇视异族,但是并不妨碍一名君王欣赏一个对异族残忍的将军,毕竟“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嘛,将军对待异族不残忍难道要仁慈啊?
有些话吕哲却是要讲:“徐志啊。”
徐志可以在跟萧何说话的时候不收敛,那是因为萧何官职再怎么高也不是顶头上司,萧何更不是属于军方的一份子。他在跟同样是军方一员的时候并没有显得那么粗暴,面对君王的时候更是一点都不敢放肆,听到吕哲喊自己的名字,恭恭敬敬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缓缓地站起来:“末将在。”
“你坐下、坐下。”吕哲有那么点和蔼地笑着等徐志坐下,然后才说:“像你所说,等待我们的军队开到他们的城下,他们的东西自然而然会变成我们的。但是呢,在我们的军队没有开过去之前,他们的东西只属于他们的。”
徐志有些迷惑了,想说什么又没能说出口。
“……军队暂时不能开过去,我们需要了解路线,也要尽可能地了解我们将要征战的目标,你同意吗?”吕哲问得可认真了。
“同意是同意的,可是……”徐志说完又低声不知道呢喃什么,反正谁也没有听清楚。
“我们想要进攻谁之前,不能摆出一副让人等死的模样,兵法上的说法是‘魅惑其敌,使其不备’,尽量表现得友好,沟通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探查想要了解的一切。”吕哲越说脸色越严肃:“通商会是最有迷惑性的一种手段。商人注定会四处走动,他们有着身份上难以想象的便利,更不会使得对方提早察觉。我们的商人在经商的时候还能交到朋友,那些人总会有可以利用的对象,是不是?”
要是按照军事手段来解释徐志就能够理解了,他脸上泛起了无比开心的笑容:“王上说得是。”
吕哲对徐志为什么会那么仇视异族有些好奇心,但是现在很明显不是追根究底的时机,打算有机会再亲自向徐志了解一下。随后,他将话题引到了乌孙和东胡那边去。
乌孙比中亚那些国家离帝国近,天晓得中亚那些国家的使节团都来了乌孙使节团为什么还没有到。另外,东胡使节团倒是快接近南陵了,但是走得也真的是有够慢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