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将血 !
雪花飘飞中,大秦成武七年年关终于到了。
瑞雪兆丰年,对于将要到来的大秦成武八年,算是个好兆头。
长安晋国公府,张灯结彩,炮竹声声,欢度佳节。
和往年一样,晋国公府的主人们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然后守岁,到了第二天,打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
今年上门儿的客人明显不如往年多,成武七年的动荡,让大家都安分了不少。
不过对晋国公府而言,影响不多。
大人们不能走动,子侄之类的可以。
所以,今年各府来往的,多数都是些年轻人。
这样一来,晋国公府长子赵君玉就忙的有些过头了,焦头烂额之余,也顾不上再想东想西,只想让这个年赶紧过去为好。
皇宫夜宴摆在了这月十四这一天,赵石这回没能逃脱,只能到皇宫赴宴。
席间,君臣大多都在畅想着成武八年,并在为皇帝陛下唱赞歌,这场夜宴也诞生了不少宫廷诗词,顺便给成武七年画上了一个句号。
一夜欢饮,君臣尽兴而散。4n
然后就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这次皇帝陛下没再侨情,着人在内城很是布置了一番,并取消了宵禁,钱都在皇家内库里出,算是普天同庆之意。
这次上元佳节很热闹,诞生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赵石不知道,他知道内城晚上发生了几起火灾。
死伤了些百姓,意愿是好的。但成武一朝开始到现在。就没这么热闹过。大家都显得有些准备不足,当然,长安城百姓们的热情,也出乎了人们意料之外。
赵石没亲眼看到,只是事后听闻,当晚,长安百姓,扶老携幼。齐到长安内城观灯,摩肩擦踵,拥堵的厉害。
所以,死伤多数践踏所致,被正经烧死的人,没几个。
不过这不关赵石的事儿,按照往年惯例,晋国公府的人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府中花灯就看不过来。
而且,女人们在这个上面弄的很细致。灯谜,投壶之戏等那就不用说了。最后还评选了一下,谁或者谁家的花灯扎的最好看,最别致什么的,热闹之处,并不比外间少上半点。
这次赵石也没闲着,陪着妻妾老娘在府中着实游逛了一圈。
说实话,这座府邸已经在他名下很多年了,但有些地方他竟然头一次看到。
他自己还在想,这府邸真是不小,当年进到里面的时候,好像没这样的感觉啊?
实际上,他这座府邸,除了三王府那边儿几座皇室府邸外,长安城中,能比这里大的,真心不多。
上元佳节一过,长安城也就算回到了正轨。
官员们都开始到衙视事,赵石也不例外。
早朝站班,然后便回到枢密院,跟张承,种燧,张方重,杨胜几个人碰面商量了一下。
四位枢密副使,一位枢密使,这在枢密院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局面,但除了张方重以外,其他几个人,都算是赵石旧部。
而张方重又是赵石亲自举荐,才进的枢密院。
这么一来,有赵石在,枢密院的气氛还算和谐。。。。。。
各人职司,其实都已经确定了下来,按照赵石看,如果外面有六部之称的话,那么在枢密院,就是小六部。
差不多都是按照六部之职,设定的各人值守。
张方重权责最轻,没办法,就算赵石举荐了他,旁人也明白,这位和晋国公几乎没什么关联,更非其门下。
照顾着赵石的面子,没受多少排挤,就算不错的了,还想争权,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过。
所以,跟兵部文书往来的事情,都都归在了他这里。
好在,没怎么欺负人,不然的话,他只要稍微露出点不满,或者野心来,估计枢密院和其他各部打交道的事情,就能一股脑都堆在其人头上,那样的话,压也能压死人了。
而几个人商量的,其实还是今年枢密院的重点应该放在何处。
最终的结果,也没出乎意料之外。
一个就是各地禁军的整编,去年实际上大致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今年需要做的是细致工夫。
不要以为,军队的整编会一挥而就,这可能会拖上几个年头,甚至在十年开外都说不定。
无数的细节,需要完善,无数的琐碎,需要处理,裁军,仅仅是第一步。
种燧再次提出,想要在军中设立从上到下的类似于都察院那样的衙门的意图。
赵石知道种燧的心思,但。。。。。。如果说去年他还支持的话,今年他的想法就变了。
之所以他在成武七年的时候,曾屡屡有这样的建言,还是因为形势使然,既然斗起来了,就别讲什么情面,进攻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军中,还是在朝堂之上。
但现在嘛,时过境迁,他觉得这个想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因为他不认为在枢密院声势大涨的今日,还能从吏部那里夺取这样重要的权责,也多数不会再得到皇帝陛下的支持,枢密院一旦提出来,会遭到中书那边的严词拒绝不说,也很可能引发第二次文武之争。
这在成武七年的动荡之后,是极为不妥当的做法。
而种燧之所以如此热衷此事,在赵石看来,还是求枢密使之位不得,想要借机取得些补偿,也好在日后,跟张承分庭抗礼。
赵石不松口,这事注定不会有什么结论,枢密使张承更不会极力去推动这样的事情。
没有得到回应,种燧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但他知道,这主意本就是自己这个妹夫提出来的,如今却又含含糊糊,定有因由,只看过后这个解释能不能让他满意了。
不满意的话。。。。。。。。嗯,他也没辙。
在争夺枢密使之位的时候,他便明白了,这些年,他一直能从妹夫这里借力,是因为他没碰到什么旗鼓相当的对手。
一旦遇到张承,他也就明显感觉的到,他竟然有点力不从心。
他现在有时都有点怀疑,若是没有这么个妹夫,他是不是能走到今日一步。
结论无疑令人沮丧,种氏能有今日,多亏有了这样一个女婿,若没有赵石,看看今日折家凄凉模样,就能看到种氏的下场了。
再者说,当年种氏比折家其实还要惨上几分。
所以啊,这事过不了赵石这一关,那么此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对于赵石的反复,他有点不满,更多的其实还是无奈,甚至有点灰心。
种燧受挫,接下来就是张承的专场了。
当张承回京入枢密院的时候,赵石就知道,他的野心很大,而且,政见非常鲜明。
其实,当时赵石就有点怀疑,这位正经出身当年西军的大将,是因为延州镇军的补给,常年不怎么充足,而多年怨念所在,才弄出来那么大一篇文章。
如今看来,这怀疑也不算无的放矢。
他着眼之处,就在如今大秦的后勤补给上面。
他对大秦现在的弓弩,刀枪以及盔甲,都很不满意。
当然,他对军队整编,同样热衷,当初和赵石商量的时候,后勤辎重只是一个方面罢了。。。。。。。
而现在,因为种燧的原因,他还算有着克制,只拿出了这个来做文章。
不过,当他的枢密使之职越来越稳固之后,会做些什么出来,就很难预料了。
无疑,新上任的枢密使大人,是野心勃勃之辈。
张承说了很多,但在赵石看来,重点其实就一个,工艺。
没有工艺的提升,张承所说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张承明显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他最终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工匠。
工部的匠作监,在他看来一无是处。
这么多年下来,能与西夏相持,秦军确实有着装备上的优势,这个自不待言,但这远远不够,在同等兵力之下,当年延州镇军也很难战胜西夏精锐。
碰到了西夏铁鹞子,秦军的伤亡更是极其惨重,所以说,秦军装备就算有优势,也极为有限。
赵石非常赞同张承所言。
确实,匠作监那几头人,想要研制出更精良的武器来,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他们也就是给皇宫添砖加瓦的料儿,还不如他们设在军中的匠人来的有用一些。
张承的意思是,由朝廷出资,于秦境之内的通城大邑设下匠作司,征募天下巧匠入内,为秦军制作出更精良的武器。
这事不用问了,自然由工部和枢密院同管,也当然以枢密院为主。
比较纯粹的军人思维,一切都已战争为主题。
赵石自然很是支持,张承投桃报李,也旧事重提,想让国武监合并了匠作监,来主持此事。
不过,几个人其实都明白,工部的匠作监不是那么好吞下去的。
那里不仅仅是为军人们提供武器,而且他们还要在建筑,道路,沟渠等等方面,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
可以说,匠作监下面的产业,就算不属于匠作监,都在工部和户部名下,但实际上,匠作监就是他们的头儿。
想要彻底吞下匠作监,完全不可能,最好的结局,就是从上面弄一块下来罢了。(未完待续。。)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