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妖谋 > 第四百二十二回 茂龄松树下

第四百二十二回 茂龄松树下

作者:水墨青釉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妖谋 !

    第四百二十二回

    帮着她弄干了头发,李承乾袖起手来,淡漠的眸光审视着秦英道:“水患的根源在于山脉,你有什么理由能让自己的言论立住脚,再去说服旁人?”

    秦英气鼓鼓地嘟着脸庞道:“现在和你说了也没用。等我整理好手底的资料,写出一张分析帛书,你就能晓得了。”

    李承乾对秦英的这番话暂时存疑,也没有和她争胜的念头,垂眸想再看一会儿书,却余光看她兴致勃勃地在一旁铺了帛书,便恶着口气刺她一句:“你都忙活一天不去睡觉,还想挑灯夜战吗?”

    “我要留一份儿数据底稿啊。今天不誊写完明天就会记不清了。”

    “让广平道人帮你做。现在立刻马上就上榻给本宫暖床。”

    “广平道人手里还有别的活计……”秦英闪着无辜的眼眸对他道,还可怜兮兮地特意举起自己受过刀伤的右手。

    “我帮你好了。”李承乾彻底被她搞得没脾气,将她身下的垫子挪到自己这里,看她伸个懒腰慢悠悠地晃进内间,心绪才在不自觉间放平。

    被人宠爱的感觉很美好,同样的,被人需要的感觉也很美好。

    现在太子殿下和秦大人同房而居并不是个秘密了。但车队诸人看两者的目光,还是比较复杂的。

    尤其旦日李承乾挂着两只黑眼圈,来参加每日的小议,满脸写着憔悴,只差在衣袍前面挂着个牌子:心情不佳,无事勿扰。

    猜着太子殿下这副弱柳扶风的样子,十有八九是因为昨夜劳累过度。爱好男色的断袖们,都偷偷咽了声口水,心中痛然呐喊道:为何太子殿下这颗优秀的苗子,就这么被秦大人给拱了!

    诚然李承乾是劳累过度,但是个中之因由,并不足为人道也。他们俩私底下腻歪足够了,拿到台面上秀恩爱总有些害羞。

    ……

    经过几天秦英主外李承乾主内,将证据准备充分了,秦英便胆战心惊地敲开刺史大人的厢房门。

    自从发现秦英是断袖,刺史遇到秦英时就带着一点不自在,不过也不能歧视断袖,毕竟这世间爱好南风的断袖大有人在。

    “秦大人拜见在下所谓何事?”按捺住来往不停的思绪,刺史给秦英倒了一杯茶后问道。

    “——某有个帛书想请大人过目。”秦英从袖中掏出折了两下,呈长条状的帛书。

    他不明就里地拿了起来,看完两道笔直的眉,便皱出了甚深痕迹,而后不赞成地摇头道:“秦大人为官时日也不浅了,不会不知改道山河,会引起陛下追责、神明怨怒吧?”

    秦英早料到自己会被质问这两点,于是此前就在肚子里打好了腹稿,颔首一下流利背道:“陛下那边大人如是禀告便好。至于虚无缥缈的神明,他们头上已经被扣了许多帽子。每年都收那么多的牺牲钱帛,何时出面庇佑过百姓?”

    看刺史依然不愿首肯,秦英沉下语声严肃道:“若大人真心为黎民百姓着想,这水患非治不可。散粮布施不过解一时之疾,要根除此事则必须治山。”

    刺史轻咳一声避而不谈自己的立场,转问道:“秦大人和太子殿下的关系非同一般,想罢秦大人的这张帛书,已经给殿下看了吧。不知太子殿下有何见解?”

    “殿下云秦某真乃作的一手好死。”秦英也不晓得避讳,大大咧咧将原话复述了一遍。

    刺史闻言,那端正的脸面上忍不住浮现哂笑之意:他们俩果然是关系不错。要知道李承乾在外人跟前,都是不苟言笑高冷持重的形象,私下里毫不留情地调侃秦英,委实能够让刺史惊讶不已。

    等心神回归了原位,刺史整理一番衣袍上压出的折痕,望向秦英的眼神带着些微宽和,口吻也没有刚开始时针锋相对了:“……等会儿某召集诸人来厢房坐谈治山,秦大人不如暂且思虑一番,怎么单枪匹马地说服他们。”

    “您答应了?”秦英左手端着瓷杯,平静的茶汤表面忽然颤抖一下。

    刺史微微点头,却在心中暗叹道,太子没有明确反对着秦英,自己便有点摇摆不定了。还是让其他人帮着他拿主意吧。

    再说秦英一年前能自行从前往新罗的车队上,转为滞留幽州,又前往了高句丽,做主收回前朝将士骸骨。可见她的确有高远之见,只是天才总是不被人理解。

    若她能以一己之力,辩过车队的大部分官员,为了治水先试着治山,也是未尝不可。

    左右他作为刺史巡视河东,若表现平平,做不出一功半绩,必会受到朝官质疑的。不如敞开胸怀豪赌一把。死马当作活马医。看秦英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运气。

    秦英见状嘴角勾起上扬的弧度,并不怎么出色的容颜,却显出几分夺目光彩。

    来找刺史会面的前一刻,她和李承乾做好了约定:若刺史勉强同意了秦英的治山提议,李承乾最近三天便任由秦英“欺压”,没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若是刺史没同意,秦英最近三天晚上便要打地铺睡。

    目前来看秦英已经坐拥了赢面儿。

    独自坐着笑了半晌,秦英才收拾好那副得意心思,将腹稿准备再三,以防临阵被人用莫名其妙的话语难住。

    李承乾随着诸位官员进了刺史的厢房,目不斜视地落座于秦英身边,一丝不苟地捋了捋自己的衣袍下摆,殊不知这副模样在刺史心里,已经化为了假正经。

    秦英压根没空李承乾的装腔作势。她看到一帮人围坐在桌前,虽然见识过不少大场面,心里还是要紧张一下的。两手牢牢抓着衣袖,掌中沁出了薄汗。

    刺史讲了几句场面话就开门见山一般,将秦英的帛书拿到案上交给诸人了。

    帛书数据是秦英亲自考证的,至于文辞则是她和李承乾一起修缮的。只见芝麻小字密密麻麻,洋洋洒洒总共三卷。要旁人细细地研究完毕,是着实花费功夫的。所以刺史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内容,让大家来定夺“治山之法”是否可行。

    他们流露出各种诧异的神情,交头接耳了半晌,一发须灰白相间的老者拱手对秦英施礼道:“秦大人不过是一介翰林院医待诏,怎能跨行而做堪舆风水之事,还引以为内家子?”

    明显是怀疑她的帛书中掺了水分。

    秦英心里翻了一个白眼儿,觉得这问题十分没有内涵:她跨行做事的时候还少吗?身为道士的她进宫为太子祈福,入宫期间做了药藏局侍医,离开长安前往新罗又做了五品使臣,回到京城直升礼部祠部郎中。

    大概是她在礼部呆地久了,如今做道门的风水堪舆本行,竟然会受人盘问。

    她有些不虞,面上却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客套疏离地回了礼道:“秦某没有走进朝堂时,乃是个游方道士。益州成都府青羊肆的袁道长,正是某的师傅。他老人家看相之能,堪称举世无双,不过收了两位徒儿,其一是当朝太史局令李大人,其二便是秦某了。”

    此语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倒抽冷气。

    太史局令李大人……是长安城中鼎鼎有名的人物。不说他过去曾向陛下提议改进历法,也不说他两年前接手了重造浑仪的任务,单说他今年用占星法预言未来,还出了一套《推背图》流传坊间,仅仅这一条,就足以震慑人心。

    有李淳风这个师兄作为先例,秦英再做什么,似乎都已经不奇怪了。

    祈福祭祀算什么,风水堪舆算什么,都是李淳风玩腻了的把戏。

    李承乾根本没料到,秦英会把自己和李淳风的师兄妹关系拿来当做挡箭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了半刻功夫才拿手悄然抓住了秦英的衣角,似乎想提醒她莫要兵行险招。

    那老者哦了一声才道:“原来是秦大人师承袁道长,难怪会有诸多别具一格的作为。然而师傅与师兄出类拔萃,应该代表不得秦大人自己吧?”

    秦英觉得此人难缠得紧,艰难地维持微笑的表情,心底已经问候了他的子孙三代:“傅大人想要秦某证明,自己风水堪舆并不比人差吗?”

    “正是。”

    李承乾担忧地看了秦英一眼。他是最知道秦英底细的,她不过是前些日子看了点儿道经,拿了罗盘跑了几天山头,抬出袁老道和李淳风的名声镇场子,万一秦英无法真正做到风水堪舆,说出来的一番话又要怎么圆?

    所谓学问便是需日积月累的,哪有一蹴而就的现成好事?

    生怕秦英露馅儿的李承乾,将手搁在下巴咳嗽一声道:“秦道长年岁大家有目共睹,难免经验不足,还是别班门弄斧了吧。”

    秦英偏过脑袋瞪了他一记,无言起身率先向外走了,好像生气李承乾不站在自己这边。

    刺史见状发觉她到底是年纪小,遇到事情一旦激动就沉不住底气,摆摆手打了个圆场道:“秦大人的帛书有理有据,是在背地里下了番功夫的。此事暂时告一段落,等秦大人透透风喘口气再论短长。”

    他心下是偏袒了秦英些,不过面上也不好直说自己要支持秦英,便打了个官腔虚晃一招,能拖便拖。

    官场仕途上面,两难的场景实在太多,诸人浸0淫在冗杂官务中多时也都习惯了,闻言稀稀落落地拜别刺史。有年长耿直的老者则和刺史语重心长道:万万不可被秦英那妖道迷惑。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西窗之外,想要追寻秦英的身影,奈何她走地太急,一瞬便不见她的踪迹了。有些后悔自己当众落了她的颜面,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强求不得便只能作罢。

    秦英一口气奔到了一里之外的小丘上,登高远望已经不成田垄的村陌,心疼之余尽是愤然。所有人都可以怀疑她这不妥那不对,但他今天怎么能够如此搅局?

    她原以为他们永远都是同进同退的,如今看来不过是个幻想。

    他在她的愿想之上,狠狠浇了一盆冷水。真的太过分了。

    秦英幕天席地地坐下来,咬牙生了一会儿闷气,手中空闲,便随意拔扯着道旁杂草。

    不料远处传来一道少年音声:“小生见过秦道长。”

    秦英抬头看向音声的源头,喃喃着重复道:“……小生?”对方身着一袭青白色单衣,带着一方木质狐面具,恰好遮住了眉眼,露出线条精致的下颌,鸦羽般的乌发用木簪固定,松松绾在了背后,倒像是汉代发式。总之看上去有些奇特。

    那少年从茂盛树荫下缓步行来,朝秦英俯身施以大礼,用着清越如流水的声线道:“小生是此地山神,听闻秦道长想要治山,便来此一会道长。”

    她闻到他身上有着浓郁的松香味道,抽动了两下鼻端,分辨出对方还带着一丝盖不住的妖气,皱眉道:“妖也能封为一地山神?”她不太确定他的身份,毕竟前几天她来此山走动,也不曾感觉山上住着妖。

    少年羞赧地笑了一下道:“小生已在此地修行千年之久。庙子就立在山腰。可惜今年大水冲掉了庙子,只好栖身于茂龄松树下。前几天道长来此山,小生以为您要抓妖,迟迟不敢现身,直到今日听风传了音信,才斗胆露面。”

    秦英的心放下七八分:“也罢。”同类没有什么好互相为难的。她是妖还做了道士呢,他是妖还做山神,也不是说不通的了。

    在她年幼时阿姊经常给她讲故事。比如山林之中有修行深广的妖,心愿是庇护一方山土,不时为百姓做好事,日久天长便被人当做山神,立了庙子施与香火,奉四时气节而拜。

    眼下少年大概就是这种来头。只是秦英没想到,狐妖能活到千年而容颜不衰。

    (作者话:我是土木专业的。上学期学了荷载还有地质。有幸了解一些天灾原因还有防治。其实水患分很多种啦。我没有查到历史中贞观六年的水患怎么来的,李世民又是怎么应对的。看了几篇关于唐初天灾的论文,之后我开始胡编乱造了。情节全是我编造的,没有任何史实根据。脑洞大开,杜撰勿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