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 > 第三十九章 葵花宝典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葵花宝典的故事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 !

    唐朝灭亡后,中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军人世家。后周建国后,投奔周世宗柴荣,在南征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深受柴荣信任,任命为殿前都点检。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天下,建立北宋王朝,一举消灭了各地军阀割据之势,统一全国,并由此建立了十八代、三百年的大宋江山。

    “太祖也练了这个功法?”叶望不敢置信,目瞪口呆地说道。

    “太祖初次见到这《葵花宝典》,就在那陈桥驿……”李宪点头说道,语音悠悠,“据说此神功来自赵普,但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叶望点点头,赵普这个人在赵匡胤称帝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史书记载,赵普祖父是末代唐朝的县令,历经战火后投奔了后周,与赵匡胤做了同事。

    后周世宗朝荣病逝,传位与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普审时度势,认定在这乱世之中,幼君无力自保,劝诱赵匡胤抢班夺权。

    正是赵普,一手策划了陈桥兵变,将赵匡胤灌醉后,以黄袍加身,并促使后周的小皇帝禅位,成全了北宋一朝。

    北宋建国后,赵普更是成为了赵匡胤的智囊团,献上“削权、制谷、收兵”的治国之道,杯酒释兵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朝政设置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互相监督制约。同时,裁减地方节度使,削去异姓王,收天下兵为朝廷禁军,指挥权收归中央枢密院,完全消灭了地方武将的权力。

    一改自唐以来君弱臣强的军阀割据局面。

    赵普在宋太祖、太宗两朝曾三度拜相,崇尚儒家学说,更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大力抬高文臣地位,打压武将权利,虽然稳固了皇权,却也使汉唐时期,中华男儿的尚武精神碎灭,终成宋朝重文抑武的贫弱状况。

    “这《葵花宝典》玄妙神奇,任何学武之人都难免深陷其中。”李宪追忆道,“太祖本就是好武之人,一看到那葵花宝典便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李宪脸上不由浮现几分激动,“想老夫当初得功之时,也是浑然忘我,不忍释卷!”

    “太祖本就武学惊人,一看便知这《葵花宝典》为当世绝学,练成之后必定无敌天下,也只有如此,方可能实现一统天下,平定战乱的雄心壮志!”

    “所以太祖皇帝就修炼了《葵花宝典》?”叶望失声问道。

    “不错!”李宪点头说道,“据说,太祖看过宝典后,当夜就断然习练!”

    “真……真练了?”叶望彻底惊呆了,抬手将黄袍举起,凝神看去,果然手中这《葵花宝典》之首,写的正是后世之人无比熟悉的把个大字: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我去啊!”叶望惊道:“太祖,太祖就这么自宫了?”

    “……”李宪低声应道:“正是!”

    “太祖宅心仁厚,也知道此功过于有伤天和,便秘而不宣,仅仅传授给了最信任的五十近侍,并对外宣称为掖庭给事。”

    叶望恍然大悟,“怪不得都说,太祖时期皇宫中仅有太监五十人。”

    “自然。”李宪也是几分唏嘘,“太祖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做下人,依旧是将帅相称。只可惜太祖以后,太监便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低。仁宗时期,宫中太监就有四千余人,当下更是不知几何了。”

    “这么多太监都会《葵花宝典》?”叶望头皮一阵发麻,四千多个东方不败啊,那大宋国岂不是要做地球球长了?

    “怎么可能。”李宪摇头说道:“太宗虽然以武力夺天下,但对武力又极为忌惮。怎么可能让《葵花宝典》这样的绝世武功轻易落入他人手中!”

    “也是!”叶望暗中自嘲不已,要真有那么多绝世高手,谁还愿意给别人做奴才,还不如争着去当个皇帝玩玩。宋朝也不会几百年里面,被西夏、大辽、大金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太祖临死之前,在宫中留下一道神秘的石碑,新登基的皇帝即位,必须由不识字的太监带领着,去看老祖宗留下的这道誓碑。”李宪说道,“石碑上说的就是《葵花宝典》的事情,太祖规定,一朝之中,只有选择最为忠心耿耿的太监学习神功,其他人皆不得观看。”

    “人数依然只能限定在五十人之内!”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赵匡胤秘藏的誓碑内容!怪不得啊!叶望心头一亮,无数历史当中的不解之谜忽然豁然开朗,没想到无意之中,自己竟然知道了这么离奇的千古秘闻。

    史书记载,赵匡胤在死后,确实在最为隐秘的地方,留下了一道誓碑,上面刻着他留给后人的秘诏。新帝登基之时,才能在不识字的太监带领下,独自一人卡看碑文的内容。千百年过去,至今都无人知晓那石碑上面竟然写了些什么。

    没有想到,原来石碑上记载的是《葵花宝典》的事情!叶望仔细一想,也不难理解赵匡胤的忧虑,自己在后世的传闻和小说传记中看过不少,以《葵花宝典》的盖世威力,一个东方不败就可以对付任我行、令狐冲、任盈盈数人不落下风,一身武功威震江湖,天下无人能敌。

    放在现代,这《葵花宝典》就仿佛是核武器一般的存在,国之利器,自然不能轻易示人。赵匡胤建立誓碑,其实就像后世的“核按钮”一样,就是作为《葵花宝典》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功”的最后一道安全锁。

    “老李,你也是这么学到《葵花宝典》的吗?”

    “并非如此!”本以为李宪也是按照赵匡胤誓碑所言,由宫中的太监中选拔出的武功奇才,不想李宪却摇头说道,

    “太祖、太宗之后,天下平定,重文抑武,唯恐武人掌权。真宗继位后,更是不愿征战,以岁币换辽国太平,对《葵花宝典》视若蛇蝎,避之不及。”

    “真宗之后,神宗在位四十二年,天下止戈,又以岁币买来西夏不战,并欲焚毁《葵花宝典》。”

    “啊?真是么自毁长城!”叶望愤然道:“和平又怎么可能是用钱买的回来的?保持足够的威慑力,才是维持和平安定的最好方法!”

    “真人,果然妙语惊人!”李宪双目一亮,佩服不已,立身起来惶恐万分地说道,“老夫学识浅薄,只觉得不妥,却又不能想通其中的道理。今天听到真人所说,方才茅塞顿开!老夫汗颜啊!”

    “后来呢?”

    “仁宗无嗣,过继濮王十三子赵曙为帝,继任真宗。”李宪说道,“真宗看过誓碑后,只知有《葵花宝典》,却已经不知道《葵花宝典》身在何处了。”

    “那这《葵花宝典》怎么又到了你这里呢?”叶望不解地问道。

    “到了我朝神宗时代,西夏、大辽狼子野心,果然不再满足岁币的好处,多次向我大宋掀起战火,边民无辜遭受屠杀。神宗忧心忡忡,却无力反抗。手足无措之刻,却有宫中一名老太监秘密献出了《葵花宝典》!”

    “原来是被这老太监藏起来了?”叶望今日所闻,果真是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李宪叹道:“神宗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与《葵花宝典》一起献上的,还有仁宗的一封遗诏。原来,仁宗不忍天下兵戈,但又唯恐异族野心不灭,对外宣称已经焚烧了《葵花宝典》,实际上却秘藏在亲信手中,代代保管。如若世世太平,就秘而不显,如若战火又起,便重现人间。”

    “原来如此!”叶望心中暗自腹诽,“看来这个假仁假义的仁宗还不是个真笨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