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四三零章 因时制宜

第四三零章 因时制宜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日月当空照中华 !

    随着时间进入了五月,天气越来越热,持续的高温和烈日暴晒,吕梁山一带,也越来越干旱。

    王国梁命人在山谷中干涸的河床上开掘出来的数口水井,水位也是越来越浅,有几口已经几乎见底了,黄芦岭前后山岭上丛生的灌木,也都枯死了一片又一片。

    王国梁派人送出了黄芦岭下激战的消息之后没几天,就又收到了李邦华派来催促其尽快拿下黄芦岭的军令。

    王国梁顿兵黄芦岭下连着好几天,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能够拿下黄芦岭,心里自然也很着急。

    他对军机大臣李邦华等人的贼情判断也很认同,既然贼军对于黄芦岭如此看重,那么黄芦岭的那边,必定就藏着流贼在吕梁山的老巢。

    但是黄芦岭又高又陡,异常险峻,而且岭上还有一座被贼军重新整修过的黄芦关,自己唯一能够倚重的火炮,虽然数量不少,门类也很多,但却没有一门能够打到上面去。

    与此同时,在通往黄芦关的半山腰上,唯一一片能够布置下火炮阵地的平地,还有贼军在那里筑营坚守,运送火炮上山,也是困难重重,自己又该如何在期限之内拿下黄芦岭呢?

    所以,接到李邦华的军令之后,王国梁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待身边的将校士卒也是动辄大发脾气,时不时地就对麾下士卒动军棍、行军法。

    因为即便是李邦华不下令催促,他也知道自己带着麾下的军队,不可能无限期地驻扎在这里,毕竟金锁关囤积的粮草可扛不住黄芦岭下旷日持久的消耗。

    好在他派出的信使十分及时地将四月底黄芦岭下发生的激战情形,以及王世选、柳国镇两员悍将战死的情况,送到了李邦华的面前。

    五月初八日,王国梁派往灵石的信使,终于带着军机大臣李邦华的最新指示回来了,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李邦华麾下矿营的中军都司李显忠。

    李邦华收到王国梁的军情报告之中,得知黄芦岭下的战况如此这般激烈,一方面更加确定了之前的贼情判断,另一方面也觉得仅靠王国梁的麾下人马仰攻黄芦岭,可能的确是难度太大。

    所以想来想去,李邦华还是派出了自己的中军都司李显忠,率领五百名矿营新军,小心翼翼地押运着着一批从京师一路辗转运来的新式火器弹药,前去黄芦岭下助战。

    而李显忠一行之所以姗姗来迟,不是因为这里距离灵石太远,因为其实并不算远,而是因为李显忠等人带来的所谓新式火器,都是易燃易爆物品,比如被皇帝亲自定名的手榴弹、“猛火油”燃烧弹,以及矿营装备最足的“煤油”燃烧弹。

    当然了,所谓的“煤油”燃烧弹,不过是武备院火器局猛火油作将“猛火油弹”中的石油,换成煤油而已,大小相同的陶罐装满煤油的重量,要比装满石油轻很多,因此投掷的距离也就更远,只不过没有石油那么耐燃烧罢了。

    不过比起猛火油弹来说,近在咫尺的白冶城如今为了给各个钢铁厂提供充足的焦炭,建起了很多焦炭厂,而焦炭厂通过干馏法,使煤变焦的过程中,煤油的产量也是源源不断,比起马懋才提供的石油来说,毕竟要近便得多了。

    李显忠及其麾下的白冶城矿营士卒,深知这些新式火器的威力,所以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唯恐颠簸破了,甚至是颠簸爆炸了。

    毕竟山西镇的副将王世选,刚刚因为大炮炸膛的原因而被炸身亡。

    且说五月初八日中午,李显忠一行五百人护着十多辆马拉大车,载着这些危险品,在尘土飞扬之中,终于来到了黄芦岭下这座官军大营之中,除了颠破一部分煤油弹外,一路还算是顺利安稳。

    李显忠来到了黄芦岭下,看着黄芦岭前一路上坡的之字形陡峭山道,当时就明白山西镇的军队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二十四五岁的李显忠年纪不大,但却不是战场上的菜鸟,军户出身的他已经有了近十年的从军生涯,更是在辽东战场上出生入死打过许多个硬仗苦仗恶仗的。

    在他看来,山西镇的军队能够在这样一种地形地势之下,在黄芦岭下站稳脚跟,建起这么一座坚固的大营,已经足以证明自己了。

    李显忠一行人的到来,让山西镇军队上自总兵官王国梁,下至普通一兵一卒都很高兴。

    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是一支援军,而且据说这支援军还带来了朝廷武备院新推出的神兵利器。

    李显忠抵达王国梁的大营,见过山西镇将领之后稍事休整,乙邦才就奉命前来请李显忠到王国梁的中军大帐之中议事。

    到了王国梁的中军大帐之中一看,帐中只有王国梁一个人在等他。

    “李都司初来乍到,本当休整两日,但是眼下阁部大人限期破贼,本镇实在是寝食难安,只能委屈老弟你辛苦辛苦了!”

    王国梁见李显忠进来,当即这样说道。

    对方是一镇总兵,妥妥的边镇大帅,自己不过是一个都司而已,人家能跟自己这么说话,已经算得上是抬举自己了。

    李显忠当然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当下连忙躬身说道:“王总镇无须客气!显忠年纪轻轻哪里敢称辛苦!王总镇过虑了!”

    王国梁见他这样说,笑了笑,接着说道:“李都司这次前来,李阁部可有什么话让你捎来?”

    李显忠闻听此言,抬头看了看王国梁,先是摇了摇头,但是紧接着却又说道:“阁部大人倒是未曾让显忠给总镇带话,不过,阁部大人却对卑职说,这次前来黄芦岭下,尽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说要以智取为上,强攻为下。”

    “因地制宜,智取为上,强攻为下”,王国梁一边喃喃自语地重复着这几句话,一边思量着这话背后的意思,片刻之后,干脆说道:“这样吧,本镇先带你看看这个黄芦岭的地形,然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罢这话,王国梁当先出帐,在乙邦才等人扈从之下,带着李显忠出了大营东门,向着安葬王世选、柳国镇两人的山头走去。

    山西的旱情十分严重,李显忠等人一路从灵石北上汾州的路上,是沿着汾水谷地过来的,不知道是因为太干旱,还是因为汾水两岸纷纷截流引水灌溉农田的原因,历来水量丰沛的汾水在许多地段都已经露出了河床。

    不过,当他跟着王国梁等人一路出得大营,往山头上行去的时候,却发现这吕梁山区,可是比汾水谷地还要干旱多少倍啊!

    越往上越干旱,山路两边的草丛、灌木皆已枯死,沿路的树林子也是风吹叶落、知了悲鸣,看得李显忠心里莫名地难受,不过那个在来时路上就已经冒出来过的想法,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了。

    上得山顶,李显忠拿酒拜祭了王世选、柳国镇的坟头,然后与王国梁等人凝视着远处那座显得高不可攀、无法逾越的黄芦岭,久久无语。

    经过了良久的沉默之后,王国梁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如何智取,如何强攻,如此形势,强攻可有胜算?”

    虽然已是午后未时,可是依然烈日当空,暴晒异常,李显忠看了看四周,没有说话。

    这时,乙邦才突然说道:“总镇大人若是信得过卑职,卑职愿带所部强攻一次,探探岭上贼军虚实,然后总镇大人再作计较不迟!”

    见乙邦才请战,李显忠立刻说道:“乙游击胆略过人,勇气可嘉,不过黄芦岭如此形势,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我军若强攻,怕是徒增伤亡而已。强攻不若智取!”

    李显忠说完这话,王国梁当即说道:“能智取固然时最好!莫不是李都司有了什么想法?!”

    “不错,卑职倒是有个想法!”

    说完了这话,李显忠右手举起手中的盔帽,看着上面的红缨,接着说道:“只不过还要再等一等!”

    听出李显忠似乎真的有了主意,王国梁和乙邦才不约而同地同时问道:“还要等一等什么?”

    李显忠回头看着他们两位,笑着说道:“等一等东风!”

    说完了这个,不等王国梁、乙邦才有所反应,李显忠伸手入怀,取出一片火镰来,展开手掌递到这两人的面前。

    王国梁、乙邦才一见此物,顿时恍然大悟,一起转头往东,随后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