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后途 !
此时朱元璋正和冯氏兄弟侃侃而谈,从横涧山局势一直说到定远窘况乃至天下大势。他牢记马秀英的教诲,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很是敬重地请教道:“如今定远城里百姓和部队家属时有冲突发生,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冯国用沉吟片刻,说道:“部队家属也算百姓,属下认为,百姓以教化为主,军队以管理为主。若只是单纯的百姓冲突,不妨交由刑司衙门处理,若是有军人以势欺人,就该受军法处置,并且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因为百姓最大的恐慌就是来源于军队的威慑,如果军队长期滥用武力势必激起百姓的反抗。”他和弟弟冯国胜其实早几天就已经率众前来投靠朱元璋,不过两人并未马上求见朱元璋本人,而是先在定远了解局势,结合现状总结出一系列应对之策才带着满腹对策登门拜访。
冯国胜补充道:“以属下之见,大人应该向外扩张势力。定远虽好,却并不是一个兵家之地,没有天险要塞作为屏障,很不适合防御或进攻。”
朱元璋暗暗点头,他经马秀英劝说已有扩张的意愿,此时冯国胜的建议不谋而合,愈发让他坚定出征的决心。他没有急着下定论,又抛出一个问题,“两位果然是饱读诗书,见解不凡的贤才,敢问怎样才能平定天下呢?”
冯氏兄弟相互看看,慎重地问道:“恕属下冒昧问一句,大人是以大元帅马首是瞻还是欲执掌牛耳?”这话问得很大胆,是问朱元璋甘愿为郭子兴效力还是打算自己做老大。冯氏兄弟虽然听出朱元璋有夺天下的意愿,还是决定问清楚再做决议,因为不同的答案关系着不同的命运啊。
朱元璋笑笑,避而不答,“我离开濠州的时候只有三十个将士跟随,如今虽有数万人,离平天下还远着呢,倒是我多想了。”他早就对郭子兴死心,如何还肯对郭子兴马首是瞻,只是他的军队现在还挂在郭子兴名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冯氏兄弟听懂了其中的意思,朱元璋说离开濠州只带三十个将士意思是他的军队跟郭子兴无关,自然不甘再受郭子兴驱使。他俩脸色一正,俯身下拜,口中的称呼都变了,“主公毋虑,长江以南的集庆是虎踞龙盘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历朝的都城所在,应当先取集庆作为基地。随后派遣将士四处征战,救民于水火之中,同时倡行仁义,不贪恋女色和钱财,使天下归心,这样就能平定天下了。”
集庆乃是六朝古都,宋时叫建康,天历二年,元文宗登基后,诏令改建康为集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常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朱元璋一听冯氏兄弟建议他夺取集庆,眼睛都亮了。然而只高兴了一下,就忍不住叹气,集庆重兵把守,哪是那么容易攻打的,他那四万兵马还不够塞人牙缝啊。
冯氏兄弟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领军南征,率兵先攻占江淮重镇滁州,继而徐徐图之集庆……”
“欲取集庆,先夺滁州,妙妙秒!”朱元璋抚掌大笑,以前他听到的建议尽是打打杀杀,这次听到不一样的建议很高兴,诚心实意恳请冯氏兄弟留下做谋士。
冯氏兄弟见朱元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也很开心得遇明主。加上朱元璋身边还有一位贤内助,何愁将来不能出人头地,他们这些追随者到时候自然也能鸡犬升天。
朱元璋是个急性子,他和冯氏兄弟从中午一直说到天黑,晚饭都忘记吃,决定了先攻滁州、后夺集庆的计划后片刻都按捺不住,马上就召集汤和、徐达等心腹将领过府议事。这一商量又是通宵达旦,还是马秀英听闻众人秉烛夜谈,赶紧让人送去宵夜。
蚕妞被惊醒,一看都月上中天,连忙擦擦嘴角的口水,饥肠辘辘地跑回去复命。
李碽儿左等右等不见朱元璋出现,只能老老实实跪够两个时辰,不知是受了惊吓还是跪得太久,她回房就气短胸闷,食不下咽。等蚕妞回来说连朱元璋面都没见上,她更是恼怒不已,一口气接不上来,竟昏死过去。
红豆不顾夜深,哭哭滴滴地跑去求马秀英。
马秀英白天补了一觉,这会等朱元璋一直没睡,听闻李碽儿昏死,就叫逊影去请府里的大夫看诊,她倒要看看李碽儿是受罚后故意装病博同情还是真的生病。
逊影回禀李碽儿确实生病了,大夫说是中暑,热气在体内不退,开了些宣暑化湿的药,过几天就会无恙。
马秀英怅然,她没想到李碽儿的身体如此娇弱,跪一下午就中暑犯病,这一病,不知有多少人会说她刻薄恶毒,连个小妾都容不下。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可有的时候女人不为难对方就只能为难自己,相信除了圣母,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择为难对方吧。马秀英从不认为自己是圣母,她只会选择对她有利的决定,但她心里还是涌起一股无法形容的悲哀,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她前世所执着的公平、正义似乎正在渐渐远离,她很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
天亮之时,朱元璋宣布大军三日后出征。王氏、田氏赶紧收拾自己的细软,马秀英告诉他李碽儿生病了,他只是嗯一声就前往军营部署出征事宜。
李碽儿听到消息整个人彻底消沉,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朱元璋心中什么都不是,那些耳鬓厮磨时说的甜言蜜语半句都不能当真,可笑她还自不量力想要撼动马秀英的地位。她后悔不该得罪马秀英,要想在这个府里生活舒适,讨好朱元璋还不如讨好马秀英,也不知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朱元璋的话就是命令,不管府里的人愿不愿意,不管李碽儿有没有生病,一声令下,大家都乖乖上路,奔向未知的征程。
天上没有一片云,风也粘连在一起,一轮烈日高悬头顶,泥土干涸成一块一块,烫得几乎能煎熟鸡蛋。所有的树木都显得无精打采,阳光穿透撩皮卷叶的枝桠在地上印满了大小不一的光斑。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半空,让人说不出的沉闷。
这样的酷夏,连鱼不敢露出水面,鸟都不敢飞出山林,偏偏就有一个头戴草帽、身着儒衫、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站在道路中间拦住朱元璋向滁州进发的部队。
开路先锋耿炳文勒住马缰,喝问道:“前方何人,敢阻拦我军?”
“将军可是朱镇抚麾下?”
“然也。”
中年男人摘下草帽,拱手道:“学生已在此等候多日,只为求见镇抚大人。”
“所为何事?”
“待见了镇抚大人自会禀告。”除此之外,中年男人再不多言。
耿炳文哼道:“没有缘由,岂可随意见大人?再不退开,便做奸细处置。”
中年男人镇定自若地笑了笑,“学生听闻朱镇抚求才若渴、礼贤下士,今日所见竟然言过其实也。”
耿炳文立刻怒道:“大胆,敢辱骂大人!给我绑了他,杖二十!”
中年男人不惊不惧,“若要置学生罪,须得镇抚大人发落,否则学生不服!”
耿炳文打量了中年男人几眼,见他虽然衣着普通,容貌一般,但其眼里流露出的精光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让人不敢轻视,他不禁有些犹豫不决。
队伍的停顿引起朱元璋的注意,皱眉问道:“前面发生了何事?”
郭兴策马而去,很快回转,禀道:“路边有一文士求见大人,但不肯说明原因,耿校尉怀疑此人是奸细,已经把他抓起来,正要审问。”
“一人何惧,放他过来。”朱元璋听说是文士求见,当即笑道,并下令军队就地休整。
郭兴、郭英两兄弟便押着中年男人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见此人青衣儒巾,一副文人打扮,身形消瘦却精气十足,衣服虽不光鲜却干净整洁,不由暗暗欣赏,叫郭兴、郭英解开他的绳索,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何事非要见我?”
“学生李善长见过镇抚大人。”李善长作揖之后便一言不发,盯着朱元璋的相貌目不转睛,审视得十分仔细,看了一会突然兴奋地叫道:“总算天有日,民有主了!”
郭兴喝道:“大人问话,好好回答!”
李善长激动地跪拜道:“学生观大人面相,乃大富大贵之人,成王成侯指日可待。学生愿随行大人身边,鞍前马后以供大人驱使。”
“此话当真?”未等朱元璋开口,汤和、徐达等人都围了上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若是朱元璋真能封王封侯,他们将来岂不要也跟着发达。
李善长信誓旦旦地比划道:“大人面相奇特,额头宽大饱满,鼻翼两端延伸下来两条线,是少有的龙头凤尾,将来一定会大权在握。若学生所言不实,到时自愿引颈受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