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伪装之王 !
1936年是一个闰年,农历是丙子年,润三月,同时也是民国25年。
这一年,国际、国内发生太多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
在反省院里的冯晨,自从得知中央红军顺利达到陕北,彻底甩掉了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心情变得特别的好。
冯晨一直在考虑着,如何才能尽快出去。
冯晨通过报纸,时刻关注着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
1月23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与陕北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开始东征。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山西的阎锡山,构筑了三道防线,实施“政治防共、民众防共”的防范红军措施。
同时,阎锡山又在沿黄河岸边各县,成立地方武装“防共保卫团”,并依托地形划分为6个防区,严厉镇压当地民众和同情抗日的革命人士,致使不少到山西走亲戚、访朋友的无辜百姓和小商小贩,残遭杀害。
短短数十天中,晋西沿河各县被杀害的民众达百余人之多。
阎锡山的倒行逆施,不仅没有吓倒素有革命传统的山西人民,反而激发了山西人民企盼红军东渡黄河的强烈愿望。
在山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不少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侦察敌情,传递情报,运送枪支弹药,张贴标语、传单。
山西境内,一些热血青年还偷偷渡过黄河,参加了红军。
1936年2月17日,毛伟人亲自签发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
2月20日,总部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
“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发觉,立即改为强渡。”
晚8时整,战斗正式打响,红军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百余里的渡口,同时发起攻击。
徐海东指挥的红15军团作为右路军,由75师223团的40多个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从清涧县王家河上船,顺着小河汊进入黄河,直扑对岸石楼县贺家凹敌军碉堡。
经一小时激战,从河边到山脚的碉堡全被解决,贺家凹一连守军被全歼。
接着红15军团后续部队源源渡河,直扑敌军河防司令部义牒,义牒守军望风而逃,红军追至石楼。
同时,红1军团红2师24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从绥德县沟口登船,突击强渡,在中阳县三交镇坪上村首先登岸,把晋军的河防撕开了一道缺口,红1军团主力相继渡河,于拂晓时分,进占三交镇,乘势扩大战果,长驱东进,进占留誉。
阎锡山闻讯,大为惊恐,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立二旅驰援中阳;电令驻守隰县的203旅增援石楼。
2月25日,当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陷入红1军团的包围圈中。
经过一夜激战,号称“满天飞”的阎锡山独二旅三千余人全部被歼。
晋军增援石楼的203旅一营,也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红15军团迎头痛击,敌营长以下官兵二百余人当场被俘。
关上、蓬门大捷,红军击溃了晋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会师。
随后,红军领导人也随同作战部队到达,指挥红军主力,准备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路,开赴河北抗日前线。
为遏止红军大举东进的势头,阎锡山急调两个纵队共8个旅的兵力,集结于汾阳、孝义、隰县地区,准备在孝义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
同时,阎锡山又严令同蒲路沿线晋军加强防守,日夜巡逻,将东征红军围堵于同蒲路以西的吕梁山区。
……
就在红军东征,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时,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936年2月25日,日本东京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洁白的雪将会被鲜血染红!
有人冒雪向警方告密:“驻扎在东京,即将调往中国东北的陆军第一师团一些青年军官们,将要发动叛乱,刺杀内阁要员。”
日本当局十分紧张,草木皆兵。
首相官邸的门窗用钢条加固,并安装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日本国内,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日本陆军少壮派军官们,迫切要求建立军事独裁,他们主张发动政变,刺杀内阁大臣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批人被称作“皇道派”。
“统制派”,是以被暗杀了的永田铁山为核心,他们主张在军部的统治下,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进行平稳缓进的国家改革。
统制派提出,内阁应加强对军队的统治。
那么日本的“统制派”和“皇道派”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由永田铁山发起,冈村宁次为首领,建川美次为顾问的日本陆军中的军人秘密团体“一夕会”,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抬出了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和林铣十郎取代宇垣派阀来充当陆军首领。
一夕会抬出的这三位将领,并不是听任一夕会控制的牵线木偶,反而在陆军里隐约形成了以荒木为首的新派系,这不是一夕会原来的宗旨。
荒木贞夫长期从事对苏俄的工作,参加过西伯利亚远征,担任过驻苏俄武官,因而特别重视苏俄,在他看来,日俄之间一战不可避免,而时间大约应该在1936年左右。
荒木的理由是,苏联从1933年到1937年,实行的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之后,国力将会大增,会对满洲产生巨大的威胁。
荒木认为,现在的日本,应该在苏联的威胁形成之前,准备对苏战争,而这个时间应该是1936年左右。
曾在德国任过武官,目睹了德国一战失败的永田铁山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战争考验的是国家的国力和纵深,而日本的国力和纵深都不足以支持一场大战。
永田铁山认为,如果日本真要在未来的大战中取胜,除了稳固已经得到了的满洲之外,还需进一步向中国关内扩张,以取得资源和战略纵深。
就这样,控制着昭和军阀一夕会的两大领袖人物分道扬镳了,分成了后来被称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的两派。
两派的分歧是,究竟是同苏俄开战还是侵占中国的华北广大地区。
实际上,这两派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两派在对华政策有一点不同。
荒木贞夫和小畑敏四郎主张,作为对苏防卫的补充,应该采取对华亲善与和平的政策,这种所谓“对华亲善和平”的内容是:
“调整日中经济关系,促使中国政府对日政策转向,设定更加广泛的亲日地区,培养具有分离倾向的亲日分子。”
而永田铁山主张用“断固排击的态度对待抗日和抵制日货的行动”。
两派虽然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永田铁山用词的强硬性铁血味更浓。
在对英美政策上,永田铁山认为,美国对远东的经济侵略和苏俄一样必须彻底排击,但是对美作战必须在对苏作战之后进行,在此之前要尽力促使美国保持中立。
而荒木贞夫、小畑敏四郎则认为,除了在日本的大陆政策受到美国的干涉时,确需反击之外,应该保持和英美的友好关系。
两派之争,最终演变成血腥事件。
1935年8月12日,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陆军中佐相泽三郎用军刀砍死在办公室里。
永田之死,是派系斗争的恶果,但,这一些远远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