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奸妃重生上位史 > 第62章

第62章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奸妃重生上位史 !

    朱翊钧抖着音问:“这里有多少?”

    郑梦境把信塞到朱翊钧的手里,“大概有五万两。”

    朱翊钧不相信地看看她,仔细看了手里的信,又让陈矩去点。等陈矩数完,回来报了数,朱翊钧才确信郑梦境没骗自己。

    “兄长说因这批货卖的时间太久,对不住陛下,所以所有的钱都交予陛下,他分毫不取。”郑梦境偷看朱翊钧的表情,“不过银两短期内分批拿进来……是不是太扎眼了?”

    朱翊钧点点头,“的确。”不过有了大笔银子入库,他的心情就好了许多,“无妨,慢慢来,反正也不会坏了。让你兄长仔细行事,莫要落人口实才是。”

    郑梦境点头,“奴家知道。”她转过脸来,面无表情地盯了一眼朱常溆。

    朱常溆作不明就里状,“父皇,这些钱打算拿来做朝鲜出兵之用吗?”

    朱翊钧细想想,点头,“是有这个打算。”他笑道,“莫非皇儿有什么旁的好建议?如今战事吃紧,朝鲜又开始迎来冬季,大明将士兴许难以熬过冬日。父皇打算拿出十万两犒慰将士。”

    朱常溆拱手道:“孩儿以为,这笔钱光是用来犒慰兵士,只有支而无收,非善。况父皇私帑,当是出得起十万两的犒慰金花银子。”

    “你的意思是……拿这些钱去做些营生?”朱翊钧想起先前与郑梦境谈过的船厂一事,他喃喃道,“若为营生之用,钱复生钱,犹如田里庄稼,有人耕种,就会源源不断地有所收入。的确可以一试。”

    当年他给了郑家的银子并不多,可带来的回报却十分丰厚。如此想来,却是可行。只船厂的建造并不同对缝这些营生来的简单,得好生盘算一番才行。

    朱翊钧在心里将此事记下,并不欲同孩子们多提。若是朱常汐,可能朱翊钧还会多说些话,指点他。但这三个儿子注定是要就藩的,有些政事或要事,他们就不需要了解太多。

    太子有太子的教法,藩王有藩王的教法。

    潞王被骗的案子,很快就了结了。赵世卿将文书送往京城之时,恰好收到内阁的条子,令他好生彻查。赵世卿望着手里的文书,再看看申时行手书的条子,露出苦笑。

    想来自己河南巡抚的位置,要动一动了。

    潞王哭诉的家书先赵世卿的文书一步送抵京城。照例是朱翊钧看过了,再送往慈宁宫的。

    朱翊钧让田义将信拿去慈宁宫,扭头对郑梦境道:“你瞧着吧,母亲定不会就此罢休。”

    “陛下安心,慈圣太后娘娘是明理的人,知道如今银钱不丰。”郑梦境安慰道,“何况娘娘先前不还答应了陛下,说是会说服武清伯府出资襄助陛下建造船厂吗?娘娘的心一如既往,都是向着大明,从没变过。”

    朱翊钧叹了一声,没再多说。他将申时行招来,“先生,河南巡抚赵世卿要动一动了。”

    申时行明白朱翊钧这是什么意思,“陛下想让赵世卿调往何处?”他是很看好赵世卿的,但事涉天家,不给予些惩罚,怕是难以叫慈圣太后息怒。

    巡抚算是边疆大吏,能有从二品了。不知道接下来赵世卿会被罚作什么官职。申时行心里打定了主意,若是天子太过分,自己得劝上一劝,不能叫人寒了心。

    朱翊钧心思转了转,点了点桌子,“调入直隶,为户部右侍郎,如何?”申时行忙问,“那河南巡抚?”

    “就张一元吧。”朱翊钧很快松开了皱起的眉头,“他风评向来不错,先生也赞过的。”

    申时行心下大喜。赵世卿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贬实升。户部右侍郎虽为正三品,品级上是掉了个档,但在京中而非南直隶,这就很是可喜了。张一元又是自己人。明年三月京察,届时又会刷掉一批人,申时行正犯愁,却不想天子给自己递了个枕头。

    “陛下英明。”申时行道,“那臣这就去安排。”

    朱翊钧点点头,“有劳先生了。”

    申时行离开乾清宫的脚步异常轻快。王家屏与王锡爵一直对自己的首辅之位虎视眈眈,明年京察对于他们而言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借此各自安插一批人进去,顶替了与自己交好的官员。赵世卿一直游离于党争之外,如今又得帝心,如能拉拢,于自己可谓如虎添翼。

    这头刚安排妥当,另一边慈宁宫就来了人。有了上次的经验,李太后算是得了教训,再不随意前往乾清宫了。只是同潞王一样,她咽不下心里的这口气,必定要给自己的幺子讨个公道。

    “陛下,太后娘娘差我来问一声。赵世卿处置潞王之案不当,陛下作何打算?”

    朱翊钧冷眼望着那个垂首的太监,“朕已将他调离从二品巡抚之职,贬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

    太监还欲张口问,陈矩淡淡道:“朝中之事,也是你该问的?还不快退下去娘娘那儿回话。”

    “诺。”太监拱手后退,出了乾清宫后,飞快地回到了李太后身边,一五一十地转告。顺带还给陈矩上了点眼药。

    “陈矩当真如此说?”李太后微微侧头,面上不显。

    “当真。”太监一脸的委屈,“娘娘不知道,现在乾清宫司礼监那起子人,个个都不把咱们慈宁宫的放在眼里。按说司礼监掌印是大太监,可也不能目中无人啊。”

    李太后微微闭上眼,“此事儿哀家知道了,你下去吧。”

    太监没再多说什么,就此退下。他在李太后身边服侍的时间长了,自然摸得清主子的秉性。李太后嘴上不说,也不发怒,心里却记得牢牢的,门儿清。

    太监走后,李太后睁开眼,冷笑。当她真是个睁眼瞎也就罢了,横竖她现在却是眼疾厉害,看不清东西。可要觉着她这个做母亲的心里看不出儿子的心思,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户部右侍郎?怕不是南直隶的,而是京里的。

    和她玩儿这套阴奉阳违。

    李太后暗暗磨牙,她突然问道:“今日伴驾的是谁?还是皇贵妃?”不等田夫人回答,她冷笑一声,“哀家想也是,现在宫里除了皇贵妃,陛下眼里还有哪个人?”

    田夫人度量着李太后的意思,试探道:“娘娘的意思是……要选秀吗?”

    自然!李太后张口欲言,最后却还是咽下了这句话。若再招来一个郑氏,宫里越发乌烟瘴气了。她想了想,“从宫里挑几个样貌出挑的,叫皇后给陛下送去。就说是我的意思,天子理当雨露均沾,只叫那几个服侍,未免不够周到。”

    田夫人低头应下,亲自跑了趟坤宁宫,将挑好的人交给王喜姐。

    “有劳田夫人服侍娘娘殷勤。”王喜姐扫了眼那几个都人,“人就留下吧,本宫自会处置。”

    田夫人耳朵一竖,处置?怎么不是安排?冷汗一下子从她的背袭上来,恐怕慈圣太后娘娘的算盘要落空了。

    王喜姐待下人素来严厉,田夫人不敢造次,只得回到慈宁宫将自己心中所虑告知李太后。

    李太后有些怅然。“一个两个,都开始敷衍哀家了。这是嫌哀家活得太久,处处给人添麻烦是吧。”

    “娘娘快别这么说。”田夫人急道,“陛下待娘娘的心,谁都看得出来。”

    李太后苦笑,“哄我做什么。我眼睛虽瞧不见了,心里清楚。”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老了,人一老,就不中用了。

    郑国泰的事儿做得很隐蔽。随着他与妻子陆陆续续地入宫探望,借着送礼的名头,将不少金银带进宫去。每次都给了朱翊钧极大的惊喜。

    有了这些钱,朱翊钧开始认真考量起造船一事。他对工部并不熟悉,也不知道有哪些人专精此事。虽然到时候可以问问工部尚书,但到底这算是天家的私船,不作为国用。任意调用官员,朱翊钧觉得自己这关都很难过。

    为了研究建船技术,朱翊钧特地着人寻来《漕船志》、《南船纪》、《龙江船厂志》三本书。于他而言,读来未免有些枯燥乏味,看不多时就丢去一旁。他便转而想起直接叫人引荐几个善于此道之人。

    只可惜此三本书都是于嘉靖年间所著,著书之人也都亡故,并不能为朱翊钧所用。

    手里无人可用的无力感就像无将一样再次袭上朱翊钧的心头。越是接触自己先前不曾遇到过的东西,他就越有一种浓厚的无力感。

    万历二十年来的两起战事加重了这种无力感,让这种感觉渐渐升为恐惧。对未知的害怕。

    朱翊钧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了一个多年来他的父皇、皇祖父,乃至于多个大明朝的先帝都未曾触碰,又想解决的问题。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自己已经故去的先生——文忠公。朱翊钧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接受了曾经被自己崇拜的先生,并非一个完人。但这个非圣人,替自己打造了一个可支粟十年的太仓库。如果没有太仓库,仅凭私帑和现在的国库存银,他和内阁也未必下得了决心出兵援助朝鲜。

    朱翊钧缓缓闭上眼,有些颓唐地靠在椅背上。

    如果换做文忠公,他会怎么做?

    张先生……还有什么未尽之愿吗?

    “陛下。”陈矩的声音打断了朱翊钧的沉思,“犒慰朝鲜援军的十万两冏银已备好了,陛下打算何时发往前线?”

    宫里已经开始烧地龙了。朱翊钧愣了愣,望着外面被大风刮着的树枝,道:“等李如松从宁夏归来献俘后,随他一并送去吧。”

    “诺。”

    被陈矩一打岔,朱翊钧就忘了自己先前在想的是什么了。他揉了揉发疼的额际,很想再次捕捉回那个转瞬即逝的念头,却再也寻不着了。

    慈宁宫中,李太后正打发着宫人们将自己的库房都给清一清。她知道天子这次必不会给潞王银钱了,但就藩的潞王到底是自己的心尖尖。倒不是说李太后就不在乎朱翊钧了,只是一个天天想见就能见着,另一个,就是想见也不能见,亲疏总归有别。更何况还远香近臭呢。

    “如何?哀家库房里还有多少钱?”李太后听着宫人收拾的声音,急切地问道,“几万两……总有的吧?”

    田夫人点了点账册,“回娘娘的话,大约有一万三千八百九十余两白银。”她翻了翻另一本账册,“令还有红宝石八十七颗,蓝宝石九十一颗,珍珠若干。”

    李太后叹道:“库房全都点过了?”田夫人应道,“都点过了。就连药材也都点过了。”她点点头,“行吧,把东西全都收拾了,统统装箱,送去卫辉府。”

    田夫人指挥着宫人将东西收起来,打包放好。她踌躇了一下,问道:“娘娘,这件事,要不要同陛下说一声儿?”

    李太后讥笑道:“天子难道还能把哀家的东西给拦下来,不叫送去河南?”

    田夫人忙道:“奴家并非这个意思。”她仔细用词,“奴家是说,要不要叫陛下另外派人护送?听说河南正遭天灾,不大太平。若是去的人不够多,怕是路上遇着流民,全都便宜了他们。”

    “却是这个理。”李太后沉了沉气,“行吧,差个人,往乾清宫跑一趟。”她冷笑道,“不过这件事,大约还是上翊坤宫同皇贵妃说一声更有用。如今郑家在天子面前可是出了名的红人。”

    郑国泰行皇商给朱翊钧赚了大钱的事,到底没能瞒得下来。不知是哪个嘴快又没见过世面的,见瞧了一眼满箱子的金子,就扭头张嘴四处说去了。这下可好,不止宫里,郑财神的名声一下子就给传开了去。就是京中的孩童都知道郑家厉害。

    户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心里越发高兴,再不肯将国库的钱提出来了。举凡朱翊钧说要拨用的,统统一推四五六。反正私帑丰厚,国库哪里能比的,怕是再调出来东西,里头就只有老鼠了。

    这事儿叫朱翊钧心里很不高兴,但也无法。谣言传得极快,他也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去查究竟是哪个人将事情给传出去的,只得以后用人的时候再小心谨慎些了。

    不过这么一来,倒是方便了郑国泰。他见事情传了开去,就不再遮遮掩掩,索性将剩下的所有银钱一次性统统送到宫里。

    翊坤宫根本摆不开,只得直接往乾清宫送,将偌大的宫里放得满满当当。

    朱翊钧却看着根本高兴不起来,这些钱虽然是在自己的账上,但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早早地就叫户部和内阁给惦记上了。

    没劲!

    这下子,离他想在漳州建造船厂的念头越发远了。

    朱常治见今日父皇和母妃都有些愁眉不展,不由问道:“出了何事?竟让父皇、母妃这般忧心?”他歪了头,“可是因为治儿念书不用心,先生偷偷同你们说了?”

    郑梦境“啊——”地一声,抽过戒尺就要打,“原来你还知道自己上学不用心?母妃送你去学里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先生舍不得打,母妃我亲自来。”

    朱常治抱头乱窜,“没,没没没。治儿一直很乖的。”

    郑梦境膝盖发疼,一时追不上,只得在原地粗喘着气,将戒尺挥地呼呼作响。她也就不明白了,本来乖顺听话又安静的儿子,怎么长大了之后越来越皮了?莫非是因为一直让外向的长女带着他?

    朱翊钧将戒尺从郑梦境的手里抽了出来,“没事,同治儿没关系的。”

    朱常治不满道:“先生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父皇母妃不妨说说看,也许治儿有办法呢。”

    朱翊钧和郑梦境对视一眼,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