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沐辰风云纪 !
由于历史、社会、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区域性扶贫,没有识别到户。从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主要扶贫对象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2001年开始转向15万个贫困村,2011年又确定了14个连片贫困特区。由此可见,我国扶贫长期以来都是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的。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区域性扶贫不再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其固有缺陷,实施精准扶贫势在必行。精准扶贫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也作也是我国减贫的新工作机制和工作目标。
然而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想要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
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中提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鼓励其参与社会扶贫资源动员、配置和使用等环节,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机制”。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
所谓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主要包括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个坚持。
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五个坚持是指:
1)、坚持扶贫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走统筹扶贫的路子。
2)、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走精确扶贫的路子。
3)、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走开放扶贫的路子。
4)、坚持“三位一体”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走“造血”扶贫的路子。
5)、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扶贫的路子。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因
1.环境改变,因时制宜
过去贫困人口多,以乡、镇、村为单位有利于集中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从而使尽可能多的贫困人口受惠。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现在,以地区为单位难以解决个别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性更强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国情。
2.传统扶贫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传统粗放式的扶贫工作对于具体的贫困户、致贫原因以及帮扶措施存在工作盲点,有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帮扶。另外由于项目扶贫资金有限,而且不一定切合当地实际,真正的的贫困居民难以从中受惠。
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精准扶贫则可以精准识别出贫困户,然后根据不同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从而有效帮助其脱贫。
3.传统扶贫中,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对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的识别主要通过在名额控制下,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实现由县到乡再到村的名额分解。
这样的扶贫方式,不仅导致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而且由于干部掌握了极大权力,容易造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现象,导致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
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这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因之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拉拉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不同主体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中指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
1.政府
毫无疑问,精准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发挥组织落实的主体作用。
首先,政府要做到精准识别。
要做到精准扶贫,首先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而精准识别这项工作,则必须由政府来进行。政府要根据“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合理、合法、有效的程序,将谁是贫困居民精准地识别出来。
其次,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
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四大职能之一,而扶贫工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扶贫政策,还要提供扶贫资金,从而保证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
最后,政府要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政府要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