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花开农家 !
竹枝觉得自己运气算是不错,正想着去镇上看看,立马就有人递了枕头。坐在半旧不新的马车上,裹着袄子,心里竟然还有些小小的雀跃。
冯家这马车相当简陋,拉车的是一匹大青骡,依稀能看出年轻的时候大约也是很漂亮的,四肢健壮,毛色光滑,只是这年纪就实在不敢恭维了。竹枝觉得如果换算成人类的年纪,估计跟冯老大不相上下了。马车也没有车厢,大约是平时用来运送货物的,就几块木板拼成的罢了,连个栏杆之类的都没有。
冯槐坐在前头,老道地拿着一支鞭子,偶尔轻轻抽打一下骡子,回头望望竹枝,冯老大舍不得坐车,跟在旁边儿走着,塌肩垂头,模样倒跟冯大纲有几分相似。
沿着村边的小河就是一条土路,出了村口不过一两里地,便上了官路。虽然也是土路,但是明显比村里的更宽些,两旁种着高大的树木,挑着担子,背着货物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目的地都一样。
沿河往前,很快便到了镇口。天色已经亮了,官路上竖着一座简单的石质牌坊,并不高,上头端端正正三个大字“青河镇”。这么说来,这条河大约就叫青河吧?竹枝心里想着,看着马车进了镇子,穿过大街进了巷子,停在一个宅院后头。冯老大从怀里摸出钥匙上前开锁,冯槐跳下了马车,估摸着是到了,也赶紧下了车。
这是冯家磨坊的后院,院子不大,看得出来有些这磨坊的规模也不是太大。院中空地不大,角落里有一口水井,靠着墙搭着矮矮的棚子,旁边都是房舍,西面的房子并没有门,里头放着大小不等的几幅石磨。
冯槐把车拉进门卸了,将骡子牵进棚里又倒了点水给骡子,回头对站在院子里头东张西望的竹枝道:“大嫂,咱去帮爹把店开了再看吧!”
竹枝敏锐地感觉到他语气中的不屑和鄙视,不明白这孩子对自己的排斥情绪从何而来,只是微微点头,跟在了他的后头。冯槐一边走一边有些得意地说:“大嫂是第一次上咱店里来,后头院里是磨房和牲口棚,中间的厢房我平时住着,以前忙的时候大哥也偶尔住在这里,前头才是铺子。”
这房子并不是很大,随着他的脚步,竹枝飞快地抬头打量了一下,不过是前后两进的一个小院子,大约前头用来开店,后头就是工坊和住人的地方。虽说这些古建筑看起来跟景点似的,可是发黑的墙壁,墙角的青苔和屋檐下的水窝都透出一股子暮气,不晓得这小家伙有什么好得瑟的。她也没说什么,低头一笑罢了。
前头的房子临街,冯老大已经开了大门,将幌子挂了出去。转身见冯槐和竹枝进来,便叫冯槐打扫一下,又对竹枝说:“进了腊月生意忙些,人也多,你跟着槐儿照看一下,买卖自有我们,你就……”他顿住想了想,指了指柜台上的抹布道:“帮着打扫打扫。”说完又指了指外头补充道:“过会儿生意不忙了,你只管去见见你姑姑就是。”
本来竹枝一直俯首帖耳地听他说话,寻思着自己该做些什么,陡然听见提起“姑姑”二字,吓了一跳。她又不是本尊,别说什么不认识什么姑姑,就是门都不晓得往哪里开,有个什么好看的?赶紧恭敬地回答道:“多谢您了,我还是先做事吧。”
说罢也不看冯老大,转身在柜台上拿了抹布就往后院去了。
冯老大微笑着点了点头,这孩子还是挺勤快的嘛,若是换了王氏,只怕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亲戚家串门,然后变要花去大半天不会转来做事了。不晓得老婆子哪里瞧她不顺眼了,唉,不就是没嫁妆么?
他眼神有些复杂地抬头往李记杂货铺的方向瞧了眼,远远看见一个穿着青布袄儿的妇人正在门前洒扫。自从罗氏赤身进了冯家的门,这些日子生意又忙活,他也好久没跟李家人说过话了。今日带了罗氏往镇上来,少不得还是要过去打个招呼才是。
竹枝则在后院看着水井干瞪眼。
说是水井,不过是地上一个洞罢了,望进去黑黝黝的,隐约可见水面的反光,也不晓得到底有多深,看着怪渗人的。上头也没有井栏,旁边放着一个系了绳子的木桶,可是如何用这木桶将水打上来?竹枝真是犯了难。她是在农村长大的不假,可她们老家吃水都是河里挑的,井这玩意儿,真是只听说过没见过。打水还真是个尖端科技了。
尤其是这口井吧,看着就不由想起那个著名的恐怖片来,竹枝觉得胳膊上的汗毛都起立排队了,想到还要去前头打扫卫生,强忍着心里的恐惧,抓紧了绳子把木桶直接丢了下去。
第一次提上来,桶底都没打湿,直到第三次才勉强得了点水,可也不够洗抹布的。丢到第六次上头,冯槐找来了,瞧见她笨拙地往下头扔桶的模样,不屑道:“咱爹还以为你掉井里去了……”说着上前从她手里抢过木桶,丢下去便提了大半桶水上来,往地上一顿,不耐烦地道:“连个水都打不来,难道上河村就没有井么?吃水都是张着嘴等天上掉?笨死了!”
本来对他利落的身手竹枝还有点小小的钦佩之意,可听了这话,真是恨不能跳进井里去,居然被一个小屁孩儿给鄙视了,什么事儿啊!
冯槐从角落拖了大扫帚出来开始打扫后院,竹枝脸色通红地洗了抹布往前头去擦柜台窗户什么的,简直就是落荒而逃。
进了前头店里,她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利落地开始擦柜台,顺便打量这铺子。
铺子不大,估摸也就二十多个平方的样子,中间的门大开着,两边的没有窗户,只有半面墙,靠墙放着长凳,上头摆着作为样品的麻布口袋,里头盛着各种面和粉。冯老大正轻轻地解着上头的麻绳,偶尔伸手抓一撮看看。每个袋子上都插着一个小小的黑漆牌子,竹枝看了下,都是对应的品种,并没有标示价格。
别说,品种还挺多的,仅仅苞谷面,便分了不同的粗细有五种,粗的只能算是略做碾碎,细的粉末像尘埃一般。此外还有麦粉、糯米粉、米粉、栗子粉什么的,林林总总摆满了临街的墙壁。
里头东墙下设了座椅,西墙则是大的麻布口袋,大约是卖得比较好的面粉种类,方便随时取用。不过竹枝比较好奇的是没有看到称,那该如何计量?
外头天色已经大亮,街上的往来行人也多了起来。竹枝站在门前用掸子清理着两边半墙上的灰尘,好奇地打量古代的街市。说实话,有些失望。她对这街市的想象停留在《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描绘中,可是这青河镇看起来也跟那古画上的场景差得太远。往来行人并不多,穿的衣裳多是青、黑二色,几乎没有别的颜色。说话声也是低低的,少有高声笑闹的。街上的铺子都开了门,可也没有像电视上那样,小二站在门口高声吆喝的。一切都显得很平静,甚至有些平静地过了分,虽是早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朝气。
两边的建筑都是黑瓦青砖,街上行走的是衣着青黑二色的行人,冬日的太阳冷冰冰的,没有温度一样,这青河镇的色彩,沉闷得令人不舒服。
竹枝看了两眼,便别过头进了铺子。
光是看着这街景,她就有种绝望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没有生机的地方,能做什么赚钱?往往这样的地方对于不同的东西能接受么?只怕很难吧。
街坊邻居见冯家磨坊开了门,也纷纷过来跟冯老大打了招呼,不外乎是问回家过节怎么样之类的话。对于突然出现的竹枝,也有人问起。冯老大只说是大儿媳妇,邻居们笑着打量了竹枝几眼,夸赞大纲有福气,言语间对冯大纲颇为熟稔的样子。
竹枝上前低头团团行了礼,便赶紧去了后头,心中却疑惑这些人好似对一个女人抛头露面习以为常的样子,都没有人多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好像有哪里不太对,不是说古代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人抛头露面很在乎的么?要不然也不会给女人缠上小脚限制她们的行动自由了。
懒得想那么多,比较优先的问题应该是怎么才能弄到钱才是。竹枝找到灶屋,一头钻进去就懒得出来了。灶屋檐下码着整齐的柴禾,她抱了些进去点火烧水,思量是不是借口去看姑姑在镇上晃一圈才是。冯家磨坊左右都是卖零碎东西的,看得出来规模都不是很大,档次也不是很高,难道这镇子上的消费水平就这样?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镇到底相当于什么样的建制呢?
正想着,冯槐咋咋呼呼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嫂,大嫂,快出来!李家嬢嬢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