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战旗依旧 !
同时刻的越国夜幕下.
青铜奴形女子半跪着双手托举起灯台,并列两派,屋子的门口有个老人来回的踱着步,神色看上去有些焦虑、挣扎。
下人神色惶急、小心翼翼的跑入屋子内,扭头目光在身后扫视一遍。
“初一,怎么样?”看到跑入的下人,老人立即停了下来,盯着下人急忙的问起,“他们到了吗?”
“到了,苏大人领着的。”下人埋着头回答,身子有点颤抖,看起来像是很紧张的样。
老人露出犹豫,又是在屋子中来回的徘徊。
“大人,苏大人还在外面等着呢。”下人略微的抬起头,嘴皮子跳了下,迟疑着提醒。
“这一路上可发现有什么可疑之人?”老人闻言,他再次停了下来,盯着下人问道。
“回大人的话,小的这一路谨慎带路,并无发现可疑之人。”下人回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老人拿捏着下人的话,眼神泛着挣扎,右手握拳轻锤在左手的掌心之上,“唉,我怎般就同意了呢?”
“大人..”下人脸色煞白,身子抑制不住的颤栗。
“你怕什么?你家大人还站着这里呢!”老人心情复杂,他看着不成气候的心腹之人,使劲的跺了跺脚,“去,去把苏大人们秘密的接过来。”
“是.”下人赶紧转身,一路小跑而出。
“这该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老人在下人跑出屋子后,他又是一脸的苦涩,在屋子中来回的踱着步。
片刻,下人就是领着一群人回来了,他聪慧的跑出屋子,到外面去把风。
一群人站在最前面的人同样是个年约五十的老人,他一身灰袍,双鬓灰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眉宇间透出股浩然正气。
“钱大人,当年我们一群人蒙受王恩,先王知吾等怀才而不思进取,乃亲劝之,当有伯乐之恩!”灰袍的老人看见对方的惶急,他双手抱拳行礼,言语凿凿间有浩然之色,“今大人此般,不齿与王大人相识!”
“苏大人何处此言乎?先王赏识之恩,老夫岂敢怠忘!每每念及,老夫恨不能饮当今越王之血,然....”姓钱的老者停了下来,神色窘迫间有惭愧,看向后面几位身披着大羽黑氅的五个人,他们皆是埋着头,戴着一顶大大的帽子,在灯光之下让人有些看不清。他目光移向五人中站在前面的那个佝偻着腰身的人,对方在宽大的大羽黑氅下显得极为瘦下,从对方的身形,这位姓钱的大人可以看得出对方是个比他还要年老的多的老人,“昇公既来,何不说话?”
“钱妄,你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子?”帽檐下传出一声苍老的声音,昇公抬起缩在袖口中枯干的手臂将帽子掀开,露出他一张无比沧桑的脸,“当年的那个每日饮酒三坛,满怀仁义的少年也是老了。二十多年了,那场叛乱后的这二十多年,想不到钱妄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子。”
“昇公当年知我贫贱而厚施于我,视我为族弟,此恩不敢忘!”钱妄听到这话,他神色羞愧,揽衣行礼跪拜下去,“吾知昇公此行为何而来,苏大人一行人常暗中提示小人。然,吾族上下千余口,小人惶恐不安!我可死,但我家人不可死啊!大势已去,昇公又何苦行此举呢?”
“钱妄,汝在越国可闻“幽明”之名?”昇公眯眼,虽年岁已高,可眼神仍然犀利的问道,“世子尚存,自可东山再起!”
“世子尚存?”钱妄听言,他脸皮一抽。隔依北岸的长平战役、楚鲁战役中幽明之名再次在六国间传开,当时越王惧然,再次不顾大臣反对,更改年号,派人到北岸打扮。
回来的探子都言幽明之士所由一名姓项的少年将军统辖,从长平战役后转战鲁地与楚国大战于浦丹草原外围,损失到只剩下四千人撤离出鲁国,至大虞邯郸时不及两千余人。
听及此消息,越王才重重舒了口气,在大殿之上平静的说,“幽明之患,寡人不惧矣。”
更是在继续打探下,越王知道了那位项将军就是大将赵无可的侄子,越王每每与赵无可谈及此事,他神色中总有失望之色。
钱妄没说话,他嘴半张开,欲言又止的样子。
“钱大人还在迟疑什么?既世子尚存,我等当行拨乱反正之举!”那位苏大人看见钱妄脸上还有迟疑之色,他不禁露出鄙薄的目光看向钱妄。
“苏洵云,你妄为侍部大臣,幽明尚存,世子岂有不在乎?”钱妄打断苏洵云的话,他一张老脸露愤懑怒之色,看向昇公,“那位项氏之人可是昇公选的掩人耳目之人?越王乃老谋深算、行事谨慎之主,他又怎会不去猜测世子在幽明的身份呢?昇公此举怕是掩耳盗铃,弄巧成拙了。”
昇公望着他不说话,一边的苏洵云恍惚明白过来。
“我听人言幽明之中有一人背一把宽刀,姓李,名子骞,长平之役后,皆言他出自战门,他可是世子乎?”说到此处,钱妄目光再移,看向背着墨尺,渐渐抬起头与他对视的李子骞。
“钱叔,许久不见。”李子骞和他对视片刻,缓缓地开口,掀下帽子,摊出掌心的一朵纯金小花,“当年之物,我犹然带在身上。”
钱妄看着李子骞掌心中的纯金小花,他神色之中露出恍惚,这是他二十几年前送给对方的族徽--翩金。
“微臣叩见世子殿下。”钱妄跪拜下去,言语沉重。一侧的苏洵云这般才反应过来,他看着李子骞一张快中年人的脸,已是老泪纵横,“罪臣苏洵云见过世子殿下。”
“都起来吧,二十几年了,我回来了。”李子骞走了过去,搀扶起两人。
“二十四年零两个月,世子殿下。”苏洵云哽咽,“老臣当年受昇公所托留至朝政之中,未能陪同世子杀出重围,愧对先王之恩。”
“苏大人忍辱负重二十多年,是鄙人的才行不足拖累所致,苏大人不必如此言。”李子骞摇了摇头,面对着这些忠臣,他心中亦是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