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大国崛起1857 > 第四百四十节 修铁路要快

第四百四十节 修铁路要快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857 !

    广州到九龙,不过区区两百公里,加入铁路征地以三十米宽来计算,总计征地面积不过九千亩,放宽到五十米,也不过一万多亩,即便征购一百米宽的铁路沿线土地,也不过才三万亩而已。

    当前地价平均三四两,假如按照十两一亩来购地,那也不过三十万两银子,因此购地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是有价无市。

    后世研究这时代的土地市场,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交易都在十亩以下,既没有大片,更没有成片土地交易的例子,因为不是万不得已,老百姓根本就不会卖地,即便遇到困难,也不会一下子全卖,卖一部分渡过难关而已。

    这个时代的土地,是一种能够保值,但增值很慢的资产,因为交易少,价格就炒不起来,同样由于交易少,流通性就很差,根本就没有形成一种土地交易市场,绝大多数土地交易,都是在村民之间,在亲属之间进行的。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早在八年前,朱敬伦就让赫德秘密的储备铁路沿线土地,用了六年时间,很多地段都用四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才买下那些土地,可最终还是有几块土地没有买下来。

    好在这几块土地的面积不大,在市场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技术可以解决,修建一座大跨度的陆地铁路桥就可以了,这导致成本增加了十万两银子,可就是给对方十万两银子,对方也不肯卖的情况下,也只能浪费这笔钱了。

    由于准备的时间长,沿线的土地早就被绘图员测绘了好多遍,一个标志性的情况是,海关掌握的地图上,可以精确到每个村不说,还能精确到每个村有多少坟地。

    至于其他的什么标高、山川河流情况,那简直就是最基本的。

    可以这么说,这份由三千多页,耗时八年进行测绘制作的地图集,完全可以直接用来施工。

    但是在准备期间,朱敬伦表现了难以想象的耐心,可是当宣布修建之后,他又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冒进。

    朱敬伦要求,一年建成,两年通车,三年要看到盈利。

    他给铁路修建的时间竟然只有一年,在这个从来没修建过铁路的国家,第一次修铁路,就这么的急迫,这造成的风险很大。

    朱敬伦能够耐心测绘八年,不是他真的有好耐心,只是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造成民间社会的矛盾,而他要求一年时间修通,也不是他耐心就这么差,还是同样的道理,他不希望引起民间反对的声音,他要求在最快速的时间内造成既成事实,等老百姓发现的时候,一条铁路已经在他们眼前了。

    最快速的盈利,也是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削弱保守派鼓动百姓的力量。

    根据朱敬伦的要求,工部邮船司的法国顾问提出建议,将整条铁路分为十段,每段二十公里,同时施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法国顾问已经赢得了工部的信任,他来到这里不过三年时间,却建立了一套大明邮政体系,主要是通过改革传统的驿站为主,其中兵部和工部依然发生了冲突,传统的驿站,主要是传递官府信息,而最紧急的,就是军情传递,可以说中国的驿站系统,从古至今,都主要是为军队服务的,所以一直隶属于兵部,但是朱敬伦让工部接受这套系统,兵部自然很不满意。

    在铁路和兵工厂上,工部都压了兵部一头,目前这两个部门,已经成了六部中,关系最差的部门了。

    法国人名叫路易,是马赛一个邮局公务员,收入中等,但是稳定,固定的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可是他突然厌倦了,来东方冒险,结果直接冒的破产了,托人才加入大明政府,在邮传部做了一个顾问,这时候他才发现,能继续干邮政,是一件他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他的主要功劳,倒不是打造了一套大明邮政系统,老实说没有他,大明自己的官员,通过数字化的现代管理方法,也能慢慢改造传统的驿站,路易最大的贡献是,他规范了邮政系统的标准,同时跟美国和欧洲进行了对接,跟美国签订了邮船协议。

    因为这些工作,路易得到了邮船司的信任,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并且立刻要求来自英国的建筑公司,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设计。英国人提出同时施工的话,他们必须雇佣更多的工程师,工头和施工人员,他们的成本将上升至少三倍。

    成本增加三倍换来的,是速度提升了一倍,英国人认为得不偿失,但皇帝的要求,工部不敢拒绝。

    铁路虽然没有让英国金融家提供融资服务,但是铁路修建工程交给了英国公司,铁路轨道、机车等设备,也同样全套采用英国生产的,因为这个时代,铁路行业,依然是英国人的技术数第一,法国人能自己生产火车车头,才不过三十年,德国也差不多,根本就赶不上英国,至于美国,此时的美国货可是以粗陋出名的。

    雇英国工程师,用英国铁路设备,但是最后运营却不用英国人,而是雇佣瑞典人,因为在传出修建铁路的消息后,瑞典人也非常积极的想要分一杯羹,这些年瑞典也修了不少铁路,他们自信他们也可以帮忙修建铁路。

    可是大明政府认为瑞典的铁路很多设备还要采购,选择跟英国合作。但跟瑞典人签订了运营服务,雇佣瑞典铁路公司负责运营广九铁路两年,期间培养中国司机、运营人员和维修人员,按期完成后,瑞典公司将得到一笔相当于运营费的培训费用,而他们却不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培训成本。

    加入两年后中国工人无法自己管理铁路,依然会解除跟瑞典公司的合作,而且不会支付他们相关的培训费用。

    这样的合同大大堵住了瑞典人通过拖延,从而获得长久合同的机会,同时也是朱敬伦选择瑞典人的原因,因为对小国的公司来说,大明更有话语权。而如果是一家英国公司,他们拖延就拖延了,一旦闹利益矛盾,他们很愿意动用国家力量。

    历史上,张之洞修建京汉铁路,雇佣的是比利时人,这条铁路就好好掌握在清廷手里,而粤汉铁路因为先后有美国人,英国人插手,就问题不断,最后花费了大价钱才收归国有,而同样是因为洋人的介入,导致了川汉铁路的保路运动,最后摧毁了清王朝。

    前车之鉴,朱敬伦不得不防,所以他请英国人承包修铁路,修好给钱英国人没有空子可以钻,但是运营宁可要经验少一些的瑞典公司,也不想用英国的铁路公司。

    用了三个月设计施工方案,招募技术人员和修路工人,1868年六月,铁路开始建设。

    处处可见繁忙的景象,中国工人上百个青壮,推拉着直径两米的巨大石碾子,喊着号子在地面上碾过,不是没有蒸汽压路机,但是数量有限,而且经常坏掉,最后包工头干脆找来这些大碾子,尤其是这种比人还高的石碾,还是他们专门定制的,一共只有十台,一个路段一台。

    这种东西,历史上,抗战时期,中国人大量使用过,修建滇缅公路的时候用过,用的最多的,则是在国内修建一个个简易机场的时候。

    大碾子人拉,是因为太重,用牲口的话,指挥不便反而不好。那些两三尺的小碾子,就用牛或者驴拉动。

    大小碾子碾过之后,工人还会用槌子砸,一个个碗口大小的石头槌子,一个人就能操作,在碾过的平整地面上槌出一个个半圆形的凹坑,然后铺上土、石和沙,继续碾压,槌打。

    之后英国人会来检查,用工具检验地基的硬度,用仪器测量地面的平整度,合格之后才是铺轨。

    十个路段,没个路段雇佣了一千名工人,就是这么一米一米的修建过去,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竟然就完成了地基修建的工作,这时候在英国订购的铁轨还没生产出来呢。

    英国人没想到,中国人用原始的工具,竟然还能提前完成任务,他们本来计划中,这可是半年时间的工作量。

    但平地路段,本就不是施工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在隧道和桥梁。

    全程准确数据是197.95公里,折合英里为123英里,最困难的地段在九龙段,因为这里地形狭窄,山地众多,无法绕开的情况下需要修建隧道和桥梁。

    光是九龙段就需要修建40座桥梁,整条线路上,要修建的桥梁多达130座,当然大多数都是小桥,真正大型桥梁只有10座,而有难度的不过3座,分别是石厦桥、东莞桥和石龙桥。

    其实原本只需要修建7座大型跨河大桥,但是因为有三块土地始终无法买下来,技术上完全绕不过去,所以在这三块地面上还要修建三条大跨度陆地桥。

    原本的历史上,几座桥梁用时4年才完工,但是这个时代,大明对英国的态度,可比那个时代的清政府要强烈的多。

    大明完全自筹资金,那个时代清政府不得不向英国借债150万英镑,这个时代大明自己在英国招标建筑公司,那个时代清朝不得不签下高薪聘请英国人的合同,这个时代大明给没个英国工程师的年薪是1万英镑,那个时代清朝给的是3.5万英镑。

    这个时代大明是花钱的大爷,那个时代英国人才是大爷。

    所以朱敬伦要一年内完工,英国人就必须增加技术力量,一年之内完工,并且不得不将十座大桥同时施工。

    历史上另一个困难点是九龙半岛上的隧道工程。

    当时九龙半岛是英国殖民地新界,英国人设计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由尖沙咀直接向北,穿越笔架山,然后沿沙田海及吐露港海岸到达边境。这个方案的好处是能够经过当时新界的行政中心大埔,但缺点是需要开凿长达2.4公里的笔架山隧道。第二个方案是由尖沙咀向西北沿海岸而行,经过荃湾及青山湾海岸,再北上屯门及元朗到达边境。

    那个时代英国人选择了造价高昂,但是能够抵达新界北边港口大浦的第一方案,而大明选择了更经济实惠的第二方案。

    大明选择第二方案,也不是冲着成本考虑的,因为如果有条件,修建大浦线其实是最划算的,能够推动大浦港的发展,附加的利益远大于成本,最关键的是,土地问题。

    元朗线主要通行西部海岸,沿途多是海边沙地,甚至很多地方是荒地。而大浦线则是横穿九龙半岛中部,要从中心买一条铁路用地,难度太大。

    所以最后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宁可在九龙半岛西边的荒地绕行,也不走中间的直线。可是这个定线所经之处比较荒芜,而且路程比第一方案长。优点是只须开凿数条较短的隧道,技术上较首方案简单得多。

    简单意味着可靠,更意味着快速。

    历史上英国人修建笔架山隧道,总共花费了五年时间,死了50名中国工人,这一次大明虽然开凿的隧道更多,但是都在几个月之内完工,虽然也造成了伤亡,但只死了三个人。

    伤亡率这么低,速度又这么快的原因,除了工程较短,方便同时施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大的原因,引入了诺贝尔最新研发的安全火药,黄色的达纳火药。老诺贝尔向广九铁路推销的,他儿子在瑞典工厂生产的火药。

    老诺贝尔的天才儿子终于发明出了安全的硝化甘油火药,这个场朱敬伦得捧一捧,当老诺贝尔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将消息传递到了朱敬伦面前的时候,他这个生意其实已经做成了。

    但这时候朱敬伦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诺贝尔在大明生产这些火药,并且朱敬伦承诺,如果这种火药如承诺的那么可靠而又威力巨大的话,大明兵工厂以及正在试生产新式步枪的毛瑟公司都将采用这种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