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三国之最强皇帝 > 第345章 想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第345章 想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最强皇帝 !

    第八十三章想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枹罕城破之后,庞成的真实身份,也终于大白于众人之前。张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三当家”,竟然是个大有身份的人,无论是陇西都尉司马,还是獂道庞氏子弟,对张龙而言,都如同在云端之上,可望而不可及。

    如今,这位昔日触不可及的世家子弟,却与自己一起在贼窝里混了好几个月,甚至还当过靴兄弟——后世有所谓的四大铁,一起飘过风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同靴之谊可比同飘还要更进一步。

    当然,所谓的同靴之谊,不过是个笑话。但张龙的确很想利用这几个月的交情,攀上庞成这棵大叔,替自己的后半辈子找个出路。

    有了这个想法,张龙一改之前嚣张跋扈的老大作风,在庞成面前安安分分的当起了“小弟”,态度转变之快,连赵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老大,你好歹留上几分节操呀?

    而麻离得知了庞成的身份后,聪明如斯的她,已经隐约猜到了庞成的用意。为此,她对庞成很是发了一通脾气,最后在庞成的软语安慰之下,才勉强平息了“怒气”。

    其实,麻离发脾气只不过是为了确认自己在庞成心目当中的地位罢了。如果庞成只把她当成了棋子,利用她来挑起宋建与烧当、钟存二部之间的战争的话,那以后等待她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的结局。

    纵然对自己的相貌十分自信,但麻离也知道,男人都是薄幸的家伙,再漂亮的女人,到手之后,也立刻会飞速的贬值,而遏止贬值的唯一手段,就是巧妙的经营好两人之间的感情。所以,麻离先是气冲冲的向庞成兴师问罪,等看到庞成心里依旧有她的位置,并愿意低声下气的向她赔礼时,麻离登时便安心了许多。接下来,自然是借坡下驴,见好就收,否则,真要因此吵翻了,吃亏的可是她自己。

    至于自己的父亲和族人被利用的问题,立刻被麻离抛到了九霄云外——只要庞成心里有她,那他就是钟存部的女婿,外舅(即岳父)帮女婿,岂非天经地义?

    然而,吾柯却不敢贸然认下庞成这个女婿。最初,他以为庞成不过是个马贼头领,虽然有临阵反正之功,但地位毕竟高不到哪去。若是烧当、钟存二部铁了心的要追究他的话,想来汉军也不会极力包庇。

    可是,后来吾柯才知道,庞成不仅是鲍炜派去卧底的内应,还有官职在身,同时又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如此一来,吾柯哪还有追究庞成的底气?甚至,在见到了麻离,得知自己的女儿已经死心塌地的喜欢上庞成后,吾柯心里反倒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轻松和欢喜。

    羌人虽然并不怎么注重贞洁,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男人而言,本该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女人,却被别人给开了封,尝了鲜,大概没有人会心中毫无芥蒂,处之泰然。

    加上烧当与钟存二部之间,地位本就不平等,这桩婚姻,实则是钟存羌讨好、巴结烧当羌之举。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完璧之身的麻离,嫁到烧当部之后,其地位恐怕会更加低下。

    所以,将错就错的把麻离嫁给庞成,或许是眼下吾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在于,烧当羌会就此罢休吗?

    虽然从表面上看,烧当羌的头领迷钳很识时务,当他得知了庞成的真实身份后,立刻绝口不再提起麻离被劫之事,并将自己的小儿子良吾提前赶回了河曲。

    可是,迷钳会真的甘心吗?他不敢找庞成的麻烦,那会不会日后借机找钟存部的麻烦呢?

    从迷钳把良吾提前赶走的举动来看,至少,良吾本人是不服气的,日后,他把这股子邪气撒到钟存部头上怎么办?钟存羌与烧当羌毗邻而居,吾柯想躲也没地方可躲。

    最后,吾柯一咬牙,决定借此机会,牢牢的抱住大汉——其实也就是鲍炜的大腿再说。毕竟钟存部的领地也紧挨着陇西郡,有什么事情的话,倒也没有远水难救近火之虞。

    对于钟存羌的投靠,鲍炜当然不会推拒,事实上,宋建一灭,对陇西郡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西、南方向的诸羌部族,其中又以烧当羌为甚。如何才能分化诸羌,牵制烧当,正是鲍炜这些天苦心思虑的。如今,有了钟存羌的主动投靠,鲍炜的目的就更加容易达到了。

    与吾柯进行了秘密的盟誓后,鲍炜班师返回了狄道。

    此时,盖勋夺还允吾的消息,也传到了狄道。鲍炜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刻派人分别与盖勋、傅燮联系,准备合兵一处,讨伐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的叛军。

    但是,鲍炜和傅燮都没有想到,韩约竟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跟董卓达成了协议,也没有想到,董卓在抢着摘果子的时候,行动竟会如此的迅速。

    没办法,虽然说是兵贵神速,但也总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吧?傅燮刚刚从叛军手中接管了汉阳诸县,有许多善后事宜要安排,甚至,由于叛军临走的时候,搬空了汉阳的府库,因此,傅燮就连大军所需的粮草,都需要从安定临时调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能迅速出兵呢?

    而鲍炜虽然各方面都准备得比较充分,但他毕竟刚刚才打过一场大仗,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整部队。再说了,单凭陇西一郡的兵力,根本没法与叛军对抗,还是得等傅燮一起出兵才行。

    然而,就乘着这段短暂的空白时间,韩约与董卓狼狈为奸,成功达成了协议。随后,董卓立刻利用自己的职权,向诸郡发布命令——叛军已经向他投降,诸郡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以保守本郡为要。

    鲍炜心中虽然不忿,却也不得不遵从董卓的命令。汉代刺史的职权本来就重,董卓又是个有杀伐果断之心的狠戾之人,若是鲍炜不遵号令的话,董卓还就真敢拿鲍炜开刀,为自己树立威信。

    更何况,董卓与弘农王之间素有恩怨,弘农王门下的身份,在别人那里,或许是道保命的灵符,但在董卓这里,则无疑是催命的令牌了。

    而鲍炜平定河首的消息,也与董卓招降叛军,举荐韩约为征西将军的奏疏,一前一后抵达了洛阳。

    在朝廷那里,宋建可是与王国齐名的叛军首领,因此,鲍炜平定河首的功劳,其份量和意义也就显得特别醒目。

    原本在克服狄道之后,朝廷就有意让鲍炜接任陇西太守之职,奈何有段圭、蹇硕等人的阻挠,这个任命也就被无期限的拖延了下去。

    如今,鲍炜再立大功,若是还没有封赏的话,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朝廷正式下诏,任命鲍炜为陇西太守,进爵阿阳都乡侯。

    而董卓的奏疏,则如同一块投入湖心的巨石,不仅溅起了巨大的浪花,还引发了一道道无休止的涟漪。

    在上疏之前,董卓和韩约都估计到了这次招安的难度,为此,韩约特意改名为韩遂(从这里开始,小说也就正式改称韩约为韩遂了),好让自己与之前那个被左昌法令通缉的家伙区分开来,达到掩人耳目的功效;而董卓则在奏疏中,极力将改名后的韩遂,塑造成为一位身在贼营心在汉的义士,不知就里的人若是见了董卓的奏疏,根本无从将韩遂与韩约联系到一起。

    但是,刘照身为穿越者兼历史专业研究生,又岂会被董卓与韩遂的这套把戏蒙骗过?更何况,此事的内情,早就被徐晃写信上报给了刘照。

    历史上,韩遂割据凉州,当了二十多年的军阀,如今,虽然没有了屡次攻入三辅的威名,但刘照又岂能坐视韩遂逐步发展壮大?将其掐死在萌芽状态,方为上策。

    于是,刘照便将徐晃报告透露给了卢植和王允等人,希望他们能够出面阻止。

    得知了内情之后,王允自然是勃然大怒,表示要立刻上疏揭发、弹劾董卓。而卢植却要稳重得多,想得也更加深远——有道是无利不起早,董卓如此热心的帮韩遂讨要朝廷的封赏,岂能没有半点私心?

    这足以说明,董卓所谓的叛军已经向他投降,根本不是实情,很有可能,叛军依然牢牢的掌握在韩遂手中,董卓一时半会奈何不了对方,这才转而与对方妥协、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股叛军的战力,究竟还剩多少?如果武力征讨的话,要花费多大的代价?

    面对卢植的质疑,刘照也有几分傻眼了——对于这个问题,刘照穿越者的身份,可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的效果,要知道,历史上,这股叛军曾几度攻入了三辅,声势可比本时空大得多。如果参照历史的话,毫无疑问,只能得出这股叛军的战力十分强悍这么一个答案。

    刘照只好拿出了徐晃的书信,让卢植自行判断。好在,受刘照“有省略的信息不是真实的信息,有省略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这一观点的影响,徐晃在报告此事的时候,叙述得倒是颇为详尽,将当日皇甫琨等人的言语,一字不落的全都记了下来。

    虽然皇甫琨等人身为董卓的掾属,言语肯定会偏向董卓一方,但是,不得不说,贾诩所说的那些话,还是极富蛊惑力与诱导性的。毕竟,对于眼下叛军的真正实力,没有人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丢了老巢允吾之后,王国接受韩遂的建议,在叛军出现乱象之前,就抢先撤退到了勇士,避免了与傅燮的正面接触,让汉军无从知悉叛军的真实情况;随后,韩遂又虚张声势,故布疑阵,成功的唬住了与他有正面接触的董卓,让董卓误以为叛军依旧有实力背水一战,拼死一搏。

    前线的将领犹且是这般判断,后方的张温乃至远在洛阳的朝廷诸公,就更无从“明辨秋毫”了,他们只能按照前线将领的判断来做出决策。

    看了徐晃的书信,卢植沉默了,刘照见情势有些不对劲,赶忙问道:

    “先生,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唉,若是信中的那个贾文和所说是实的话,这一次,我们恐怕不得不答应董卓的要求,或者说,是那个韩遂的要求。”卢植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声。

    “先生,万万不可啊,如此一来,从今往后,天底下的叛贼岂非各个都有了侥幸之心,挟兵自重,与朝廷讨价还价?难不成是想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刘照激动之下,将后世才出现的一句名言抛了出来。

    在场之人闻言,有几人反倒被这句话给逗乐了,一个个忍俊不禁,面露微笑。卢植苦笑一声,道:“虽说开了此例,的确后患无穷,可是,正如贾文和所言,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朝廷而言,当务之急,是尽早的结束战事,休养生息,否则,战事若是继续拖延下去的话,百姓早晚会被这无休止的差役给拖垮,到时候,只怕又会有黄巾之祸啊!”

    见刘照一脸遗憾的神色,卢植安慰道:“殿下,世事无常,哪有尽如人意的?虽然招降韩约会给凉州留下祸患,但早日结束战事,却对百姓有利,更能让朝廷集中精力去对付巴蜀地区的米贼。而且,前两天,我才刚刚接到益州的告急文书,说米贼的首领张修,率众进犯广汉郡,益州刺史郤俭迎战,却被张修打得大败,郤俭仅以身免,狼狈的逃回了雒县(益州刺史部的治所),遣使向朝廷告急。按照使者的行程来推算的话,如今雒县恐怕早就被米贼给围困住了。若不早日救援的话,只恐雒县也会步江州的后尘啊!”

    当日,张修起事之后,立刻率众包围了巴郡的治所江州。尽管五斗米道的信徒战斗力不怎么强,但是,由于益州刺史郤俭胆小畏敌,迟迟没有发兵救援,因此,江州最终还是被五斗米道给攻破了。

    只是风水轮流转,这一回,却是轮到郤俭自己困守孤城了。若是得不到及时的增援,恐怕雒县也坚持不了多久。

    朝廷已经丢了巴郡,可不能再丢掉广汉了。益州人口最多的三个郡,就是巴郡、蜀郡和广汉郡,若是这三个地方被五斗米道占据,那叛军的实力将会飞跃一大步,而益州也将不复为朝廷所有。

    听到这个消息,刘照默然无语。像五斗米道这样的教派,从某种程度而言,对皇权的威胁程度,远胜于羌胡异族。蜀中三郡总共有将近两百八十万的人口,这么多人口要是落到了五斗米道的手中,那发挥出的作用可称得上骇人听闻。

    有了足够的实力,五斗米道还会甘心窝在蜀地称王称霸吗?肯定不会的。早在围攻江州的时候,五斗米道就曾派遣徒众,进犯汉中、犍为二郡,只不过被当地的汉军打败了而已。

    “看来,这一回只好便宜韩遂这个家伙了!”刘照哀叹道。

    从另一方面看,想要阻止董卓和韩遂,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收到了董卓的书信后,外有奉车都尉董旻,内有段圭、蹇硕两位内侍,都在四处积极活动,帮着董卓说话。

    鲍炜的迁升,触动了董侯一党最为敏感的神经。若说之前刘照门下的属臣,担任得还是一些并不很显要的职务的话,那太守一职,可是正儿八经的一方诸侯,职权大为增强。在这方面本来就不占优势的董侯一党,当然不肯善罢甘休。

    因此,一直以来,董卓都是董侯一党最大依仗和外援,如今董卓有求于他们,他们自然要想尽办法来满足。更何况,在段圭看来,如果眼下能够借机向韩遂施恩示好的话,韩遂也未尝不会投向董侯党,这样一来,他们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强力的外援?

    有了段圭等人的耳边吹风,有了卢植在此事上的沉默,刘宏很快就批复了董卓奏疏,任命韩遂为征西将军。

    不过,刘照也不会让韩遂就这样白白的捡了便宜去。在他的暗中运作下,朝廷再次下令,让韩遂接受官职之后,便立刻率部向巴蜀进发,讨伐五斗米道。

    既然答允了董卓的请求,则意味着凉州的战事,终于告一段落了。随后,一系列的任命与封赏,也依次颁布了下去。

    中平二年七月,太尉袁隗罢,天子刘宏遣使持节,于长安拜左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由此,张温不仅成了大汉第一位不在朝中接受任命的三公,也成了大汉少有的领兵在外的三公。

    徐晃升迁为扬武将军,关羽升迁为振威中郎将。这两个官职都属于杂号将军,而且也不能直接掌管兵权,纯属大战之后优待、架空立功将领的行为。

    此番对徐晃和关羽的升迁任命,也有它特殊的时代意义。第一,此举代表着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武官体系,已经渐渐成为了定制,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特殊性;第二,由此可见,随着战事频仍,将领们立下的军功越来越多,朝廷授官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不得不多设虚职来安置。

    而麹义,则被朝廷任命为上河屯田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