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开元盛世 !
更新时间:2013-11-24
当亲眼见到那些百姓的时候,高肃才知道,这件事情确实很难办。
酸枣之外聚集的大量百姓,都是被这次讨董战役所波及的受害者,对于他们,高肃不免有些愧疚之心,但就算是给了他们粮食,也是治标不治本,高肃正在为此事发愁。
“先生,聚集在这里的难民大约有多少人?瞧这阵势,可不止一两万人呐!”
从军营的高台往下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全部都是难民,其中多有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体力、精力都不及年轻人,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留下来。
荀攸也是苦笑:“是啊!适才我粗略估计了一番,得有五六万人。”
高肃沉吟不语,一场战争打的是人口、地盘、资源,虽然这五六万人口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也可以达到增加并州人口的目地。
想到这,高肃试着对荀攸问道:“如果我们把这些百姓一起迁往并州呢?”
高肃话音刚落,荀攸便连忙接口道:“不可不可...”
怕高肃有所误会,荀攸又补充道:“主公,我没其他意思,而是我军的军粮实在是不够用了。主公从并州带来的七万人马,这几仗下来,还剩下六万人马,这六万人马的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我军的粮草现在还够维持一两个月,这段时间也足够我等回到并州,但是,如果带上这五六万的百姓,那我军每日开销将会增加一倍,如此一来,我军的粮草绝对支撑不了一个月。”
听荀攸这么一说,高肃顿时觉得有些头痛,六万再加上六万,足足十二万人,十二万人的开销何其巨大,并州全部军队的数量也不过十五万人。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既然高肃自己想不出办法,那就干脆召集所有人一起想法子。
不多时,陈宫与郭嘉二人先后到来。
高肃见人都到齐了,也没讲究那么多,一屁股坐在了一块大石上,将事情告诉二人,二人听完之后,均不做声。高肃知道,他们正在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郭嘉率先开口道:“主公,我有一策,或许可行。”
“说来听听。”
“诺。”
郭嘉说道:“我军返回并州的路有两条。一是一路向北,穿过冀州,从壶关而入并州;二是北至河内郡,然后再前往箕关,从箕关进入并州地界。而进入河内郡就会经过温县,早年主公收得司马芝的时候属下就说过,温县的司马氏是河内第一大族,其族中有良田万顷,钱财无数,我们可先至河内郡,然后在温县说服司马氏一族给予我们援助,如此,我军便可不为粮草之事发愁了。”
“奉孝此计不错,但主公与司马家族一向没什么交集,他们会援助我们吗?”荀攸还不知道高肃手下有司马芝这个人,所以才如此问道。
郭嘉道:“上党太守司马芝便是司马氏的族人,主公对司马芝有救命之恩,虽然此人不是司马家的嫡派子孙,但他好歹被主公任命为一郡的太守,主公和司马家也还算是有些牵连。”
郭嘉的这个想法让高肃有些心动了,再说现在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总得试一试。
高肃环视眼前的三人,一锤定音:“就按奉孝说的办,但我们必须先找一个人前往温县说服司马家族,为我们准备好一个宽阔的落脚点以及粮草等物,你们谁愿意去?”
郭嘉抢先说道:“主公,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理应由我去。”
陈宫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由我去吧!我在中牟任县令的时候就听说温县有个司马氏,一门才俊,我可以顺便去拜访一下司马氏,倘若能说服他们归顺主公的话,那对于主公治理并州而言,会大有裨益。”
荀攸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习惯性地捋了捋下颌的青须,缓缓地道:“我看你们都别争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做吧!我与司马家的家主司马防相识,司马防早年任京兆尹时,我为黄门侍郎,在那时,我曾与他有过数面之缘。董卓趁西北大乱占据三辅的时候,司马防宁死不降,董卓觉得他有气节,便没有杀害,将他放了,司马防因此回到了温县老家。如果主公实在与司马家没什么牵连的话,我刚才就打算主动请缨了。所以,要劝说司马氏投靠主公,此事非我莫属。”
高肃笑道:“好吧,那就由公达去吧,顺便替我问候一下司马防的二儿子司马懿,就说我非常欣赏他。”
荀攸脸上一怔,问道:“主公也认识司马防?”
“呵呵...听说过。公达,你替我好好的观察一下他的次子司马懿,现在他应该有...”高肃顿了顿,伸出手指头数了数,接着道:“应该差不多九岁了吧!”
荀攸很是惊诧,他和司马防有过交集,可对于司马防有几个儿子,他却不是很清楚,见高肃如此欣赏司马防的次子,心道:一个九岁大的孩子,居然能让主公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看来这个小孩必然有过人之处。
拱了拱手,荀攸道:“主公放心,荀攸一定不辱使命。”
高肃又补充道:“另外,再派人提前回并州,告诉廖化,让他增兵驻守箕关,以便随时迎接我们。”
“诺。”
商议完毕之后,高肃便派了四个锦衣卫的士兵护送荀攸先行北上,然后又令陈宫和郭嘉处理百姓迁徙的事,高肃不能保证所有的百姓都能跟着他走,若有不愿意跟自己走的,高肃打算发给他们一两日的干粮,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全部安排完毕之后,高肃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午饭,秦汉时候的人一般都是一日两餐,早晚各一餐,晚餐会早点吃。可高肃受不了这个,士兵们不吃午饭,怎么会有力气去行军,去作战?
所以高肃下令,军队里改为一日三餐制,而且至少得有一顿吃肉,高肃自己也是这样,久而久之,像郭嘉、徐庶、黄忠、赵云等文武将官都也改为一日三餐。
至于百姓一日吃几餐,这高肃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高肃相信,只要百姓生活富足,那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几餐,都不是问题。
摸了摸肚子,高肃便吩咐小校去给自己端饭。过了一小会儿,小校将午饭端到了大帐之中,午饭很简单,一碗加了炖肉的面。
高肃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面,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徐荣还被自己关着呢!荀攸说他好像两天没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