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三国最强特种兵 > 第251章 突发事件

第251章 突发事件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三国最强特种兵 !

    第251章 突发事件

    五月二日,太史慈和黄忠率领大军,抵达了黔陬县的县城。

    大军在城外驻扎。

    刘枭领着麾下的两千精锐,和太史慈汇合。如今的东莱郡,各地的贼匪被扫荡了一遍,已经所剩无几。除此外,北海国、齐国、平原国、济南国的贼匪,此前也扫荡过。

    剩下的乐安国影响不大。

    总体而言,青州境内的黄巾贼,已经大大的削弱。虽说各地的山林中,肯定有藏起来的黄巾贼,但眼下的局面,贼匪已经不影响大局。后续要做的,是治理各地,让百姓回到土地上来,重新耕种,恢复生产。

    中军大帐。

    刘枭和郭嘉、太史慈、黄忠、典韦等人在营帐中议事。

    黄忠立了功,已经官升裨将军。然而,黄忠却不满足,还想要立功。他了解完昌豨的情况后,主动建议道:“主公,昌豨是泰山贼出身,和臧霸等人是一伙的。如今杀了昌豨,何不借助这一次的机会,杀入琅琊国,把琅琊国一并拿过来。”

    琅琊国表面隶属于陶谦。

    实际上,琅琊国由臧霸控制,因为琅琊国的兵力,都在臧霸手中,根本没有陶谦安排的人。

    击败臧霸,便能夺取琅琊国。

    刘枭摇了摇头,沉声道:“攻打徐州,等于和陶谦翻脸。这事儿,得暂时缓一缓。要出兵,至少得等今年秋收后。”

    “如今青州各地的贼匪相继覆灭,虽然贼匪少了,但事情还很多,还要稳定局势,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青州还会有无数贼匪滋生。而秋收后,粮食多了,百姓日子也就好过了,不至于让局面恶化。”

    “陶谦和袁术,我一个都不会放过。但我们做事,不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现在我们实力有了,但根基还不足。”

    “所以,先等一等。”

    刘枭解释道:“等缓过气来,有了足够的底蕴后,再找陶谦和袁术算账。”

    黄忠道:“主公英明!”

    郭嘉面带微笑,说道:“虽然不能和陶谦、袁术开战,但打嘴仗开始可以的。陶谦的人袭击黔陬县,理亏在先;袁术的大将纪灵被俘,投鼠忌器。这两人,都受制于主公。卑职建议,安排人作为使节,前往敲打陶谦和袁术,从他们的手中捞取些好处。”

    “那是当然。”

    刘枭笑着应下。

    他不开战,不代表不作为,必然得有所动作的。

    “报!”

    忽然,营帐外响起徐盛的声音。营帐门帘掀开,徐盛急匆匆的进入,走到刘枭面前,递上一封信函,郑重道:“大人,这是刚从广县送来的消息,特急件,请主公立刻阅览。”

    “哦,什么事,竟然这么急?”刘枭接过信函,拆开看了一遍。

    看完后,刘枭眉头皱起。

    众人看到刘枭的神态,都认为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否则刘枭不至于眉头紧皱。

    郭嘉问道:“主公,是何消息?”

    刘枭摁下信函,沉声道:“广县送来了消息,说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联合诛杀。如今朝廷中,王允执掌朝政,而吕布则掌握军队。除了这一则消息外,天子任命我担任太尉,召我入朝。”

    众人闻言,倍感震惊。

    太尉,三公之一,是大汉朝最具权势的官职。

    太尉、司徒和司空并称三公。其中,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掌水土工程、礼仪、祭祀等。虽然太尉的官职大,但众人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而是神情凝重。

    无缘无故的,任命刘枭为太尉,其中必定有猫腻。

    郭嘉眸子转动,有了考虑后,缓缓分析道:“主公,太尉一职,表面上是天子任命的,但把持朝政的人是王允。”

    “换句话说,任命主公担任太尉,是王允的安排。王允突然召主公入长安为官,卑职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三。”

    “第一,王允想要把主公调离青州,避免主公实力坐大。不过这一原因,站不住脚。因为王允远在长安,无暇顾忌青州的局势。”

    “主公和王允,也没有瓜葛。”

    “甚至于,主公是汉室宗亲,是大汉宗室。主公越强,王允应该越高兴的,不至于对付主公。所以避免主公坐大的可能性有,但概率很小。”

    郭嘉道:“第二,借主公整饬朝堂。”

    “主公在青州期间,从县令到国相,再从国相到州牧,短短时间,就令青州焕然一新。尤其主公治下的醉仙酒,早就闻名天下。”

    “纵然在长安,也大有名气。”

    “王允让主公入长安,许以太尉一职,极可能眼馋醉仙酒。当然,王允更多的,是希望借助主公的能力,稳定朝局。”

    “第三,借助主公,钳制吕布。”

    “王允执掌朝政,但王允是文,吕布是武。表面上,王允掌握了朝局,但王允没有军队,一切的根本,还得看吕布。”

    “如果吕布有一丁点的异状,就可能导致王允覆灭。王允不愿意让吕布威胁他,也想要打压吕布。所以王允借天子诏令,敕封主公为太尉,让主公去长安,钳制吕布。”

    郭嘉说道:“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王允想让主公对付吕布,让吕布不能为所欲为,达到制衡的作用。”

    郭嘉仔细分析,眼中闪烁着精光。甚至在郭嘉的心中,已经权衡着,是否要劝说刘枭去长安。因为刘枭去长安,也是有利有弊的事情。

    刘枭也在考虑。

    董卓死了,王允执政。

    按照历史记载,王允执政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被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轰下台。王允看似执掌朝政,但没有兵力,是空中楼阁。

    太史慈思索后,正色道:“主公,卑职反对去长安。”

    刘枭道:“理由呢?”

    太史慈回答道:“主公如果要去长安,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主公在长安,毫无人脉,没有半点根基。主公去了长安后,是无根之萍,想有所作为,难如登天。”

    “要钳制吕布,更是万难。”

    “最重要的是,主公离开青州后,偌大的青州基业,便会荒废。如果主公在长安无法立足,而青州的基业又荒废了,便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主公留在青州,可以步步为营,最终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太史慈道:“卑职认为,去长安不可取。”

    刘枭去长安,太史慈不赞同。好不容易,青州有了如今的迹象。一旦刘枭离开后,青州就容易混乱,彻底又被打回原形。

    刘枭看向黄忠,问道:“黄忠,你认为呢?”

    黄忠捋着颌下的胡须,回答道:“太史慈将军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事情的考虑,不能仅仅是考虑最坏的打算,也要分析可能得到的好处。”

    “如果主公在长安立足,成为大汉朝的太尉,执掌军事,前途不可限量。尤其是,主公在朝为官,外面又有青州支撑,对主公而言,极有益处。”

    黄忠偏向于去长安。

    太史慈反驳道:“长安局势复杂,哪里是那么容易立足的。董卓死后,西凉军群龙无首,局势混乱,相互征伐,更难以立足。”

    刘枭已经有所考虑。

    他没有立刻下论断,又看向郭嘉,问道:“奉孝,你认为呢?”

    郭嘉眸子明亮,掷地有声的道:“天于不取,反受其咎。卑职认为,主公应该去长安,谋取太尉一职。”

    “为何?”

    刘枭嘴角多了一抹笑意。

    他和郭嘉的想法,想到一起了。既然朝廷任命了,他如果舍弃,那太可惜了。虽然很危险,但也有极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