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第43章 扩军十万征北疆,提刀策马誓灭仇敌

第43章 扩军十万征北疆,提刀策马誓灭仇敌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大乾皇宫。

    庆隆帝半躺在床上一脸虚弱的样子。

    嘴唇脸色都几近惨白。。

    好像是大病了一场一样。

    “贤德妃,你且说说皇爷爷还对你说了什么?”

    “后来你又看到了什么?”

    “在梦中看到的一切,全都一五一十说出来!”

    庆隆帝此时已经信了七七八八。

    只见贾元春面色悚然,一脸恐惧道:

    “启禀陛下!”

    “臣妾在梦中看到,北方草原上冰天雪地,牧场没有牧草,大量的牲畜饿死,穷凶极恶的草原人没有吃的喝的,最后全都像是疯了一-样冲向中原。”

    “百姓们被北方异族烧杀劫掠,草原人侵占了汉人的土地,不准百姓种庄稼,任由这些田地荒废长出荒草供他们的牛羊战马食用。”

    “大量的百姓居无定所,失去了田地只能是纷纷涌向京城!”

    “无上皇说,这是因为大乾朝正在经历百年难得一遇的酷寒!”

    “草原人没有粮食吃,只能是孤注一掷南下劫掠,北方龙气尽失,大乾朝国运危矣!!”

    庆隆帝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脑海中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朝堂上听到的民间谣言。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大汗提刀上金銮,血溅三尺染龙庭!”

    独眼石像已经应验了。

    接下来就是北方百万难民揭竿而起!

    草原酷寒无粮可用,为了能够在冷酷的极寒天气下活下去。

    草原上新一任的大汗将会举全族之力南下劫掠,届时大乾朝内有起义军,外有整个草原的敌骑围攻,天子之血溅龙庭?

    这些事情都要——灵验了?

    “不可能!”

    “绝不可能~!”

    庆隆帝呢喃自语,面色更加难看,整个人就像是丢了魂魄一样。

    形如枯藁!

    “启禀陛下!无上皇还对臣妾说了破局之策!”

    贾元春的一句话。

    顿时让庆隆帝精神一振,就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贤德妃快说!”

    “皇爷爷还说了什么?”

    庆隆帝勉强撑起身子连连追问。

    贾元春则是表情丰富,好像是在回忆梦中的事情一样。

    “无上皇说,历朝历代中原的千年基业,皆是毁于极寒天气还有草原人的牧马南下。”

    “轻则家破人亡、重则山河破碎!”

    “要想破解这百年未有之变,陛下唯有反其道而行,主动出兵北上草原,开疆拓土!”

    “在草原人还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前,将其亡国灭族!”

    “如此一来方能夺得生机!”

    庆隆帝闻言双目怒睁。

    顿时就陷入了沉思。

    只觉得一时间豁然开朗,前途一片光明!

    “对啊!朕怎么就没有想到?”

    庆隆帝高兴得自言自语起来。

    “草原人只要没粮食吃就南下劫掠,不仅抢走了百姓们的粮食、女人孩子,而且还四处烧毁田地庄稼。此消彼长大乾朝国力渐衰。”

    “既然如此,那朕何不主动北伐先发制人?”

    “抢了草原人的女人孩子,男丁全部杀死!”

    “再将草原上的牧场全部烧毁,牛羊战马全部掳走。”

    “既然北方龙气尽失,那就夺草原人的龙气和国运,到时候草原人哪里还有力量集结兵马南下?”

    “提刀上金銮?”

    “绝不可能!!”

    庆隆帝冷静下来后,转而看向贾元春,很是欣慰道:

    “贤德妃果然是贤良淑德,竟然能够得到皇爷爷的托梦,该赏!”

    “来人啊!”

    “赏赐贤德妃黄金千两,玉如意一柄,茜香国贡奉金步摇一枚、南梁朝贡奉蜀绣十缎…”

    贾元春连连谢恩。

    庆隆帝则是来不及和贾元春多说话,朝着身边的夏公公喊道:

    “速速召集大将军、丞相、忠亲王还有御史大夫入宫!”

    “朕有要事商议!!”

    “诺!”

    不多时。

    御书房内。

    只见庆隆帝换了一身龙袍位于上座,虽然面色唰白,但好歹是恢复了一丝血色。

    强撑着自己的龙威。

    “臣参见陛下!”

    “祝陛下龙体安康!”

    贾瑛等人齐齐出声行礼。

    庆隆帝则是摆了摆手,十分仓促道:

    “今日突然召集诸位爱卿进宫,乃是为了商议如何应对极寒气候的事情。”

    “朕已经想到了办法!”

    冯桀、忠顺王都是脸色诧异,暗道文武百官都想不出的办法,这才不到一天的时间,庆隆帝晕倒后醒来就想出办法了?

    贾瑛和辛弃疾则是心中早有计较。

    知道庆隆帝是落了他们设下的圈套了。

    但是表面上却不敢有所表现,只能是继续装傻充愣!

    贾瑛更是拍马屁道:

    “陛下英明神武,勤政爱民!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真是令臣佩服!”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贾瑛这话顿时让庆隆帝得意不已。

    冯桀、忠顺王则是面面相觑。

    心中暗道:贾瑛这般伶牙俐齿,抢了他们拍马屁的机会,实在是威胁太大了。

    这简直就是抢人饭碗啊!

    庆隆帝一时间眉飞色舞,高兴道:

    “朕以为要想解决极寒气候的问题,早有先例!历朝历代,凡是北方大寒,草原人必将牧马南下抢走汉人的女人粮食!”

    “既然如此,那大乾朝为何不能先发制人北上劫掠?”

    “如今金人刚刚失去草原霸主的地位,各地部落正相互攻伐,正是北上草原的好机会!”

    “征北大军收复燕云十六郡乃王者之师,携胜利之师北上,必然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到时候再把草原上的人全都抓回来当奴隶服徭役,牛羊战马供难民吃喝,再将草原上的牧场开垦成良田耕种,北边三州之地的百万难民北上垦荒!”

    “来年地广人稀,良田牛羊遍地,何愁捱不过这气候问题?”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要说庆隆帝也是个聪明人。

    只是让贾元春提点了几句。

    便想出来要将草原人变成奴隶,甚至于抢夺草原人的牧场,以及开垦良田安置难民的好主意。

    难民之所以是难民。

    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肥沃的田地可以耕种,所以只能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但凡有块肥沃的田地。

    就没有老百姓愿意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

    这一招。

    相当于是把中原老百姓的矛盾,直接转移嫁接到了草原人的身上。

    虽然有点损人利己的意思。

    但仁慈从来都不是上位者需要考虑的东西,仁慈那是留给自己百姓的,而不是草原上的强盗。

    庆隆帝此话一出。

    贾瑛便知道自己一番谋划是十有八九能够成了。

    一旦北方开战。

    最终得利的只能是驻守在燕云的将校,哪怕是此次主将不是贾瑛本人,自己在北边留下的部下也能够继续壮大实力。

    而且还是奉旨出征。

    名正言顺!

    “不可!”

    “不可啊!”

    冯桀只觉得心头一惊,连忙出声劝阻道:

    “如今朝廷兵马有限,还要防备南边的南梁,西边的凉王!去年各地干旱,大批百姓还等着钱粮赈灾救命!”

    “一旦发动战争,劳民伤财!”

    “岂不是雪上加霜?”

    冯桀又是日常哭穷。

    实际上。

    冯桀之所以不同意出兵,就是害怕武人集团在一次次的战争中不断获利,继而将他们文官集团的风头给盖过去了。

    自大乾朝建立以来。

    武将王侯遍地走多如牛毛,全都是凭战封爵的武人勋贵。

    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

    好不容易文官集团压过了武人的风头,重新执掌朝廷的朝政,这时候频繁发动战争,只会对武人有利,此消彼长,对于他们这些世家文人百害而无一利!

    冯桀的反对,代表的更多的是整个江南一带的士大夫利益!

    忠顺王也是出声相劝。

    两人虽然站队不同。

    但是忠顺王明显更加偏向于士大夫集团,不愿意看到武人集团在大乾朝重新发展起来。

    “大将军,你最是了解燕云一带边军的情况!”

    “你说说此战有几成胜算?是否会像丞相所说的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庆隆帝没有妄下定论。

    反而是询问了贾瑛的意见。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关于打仗的事情。

    在场之人。

    庆隆帝只相信贾瑛的决策和判断,毕竟贾瑛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名号不是白喊的。

    贾瑛则是抱拳沉声道:

    “启禀陛下!”

    “不知道陛下可曾了解过当年大汉对外作战时候的先例?”

    “年代久远,朕也未曾了解过!大将军不妨直言!”庆隆帝摇头表示不解。

    贾瑛则是继续说道:

    “当年大汉在穷途末路之际,依旧能够打得北方的异族溃不成军,就是因为其以夷制夷,多次雇佣外族南匈奴、羌人对外作战!”

    “这些附属于大汉的异族,打仗时冲在最前方卖命,同时还要负责对外征战的粮草供给。”

    “此法同样适用于大乾朝!”

    “这些草原俘虏各个弓马娴熟,一味地服徭役做奴隶实在是暴殄天物,何不将这些异族之人组成冲锋在前的敢死队!”

    “届时再加上燕云边军的数万兵马。”

    “此战不仅没有过多的钱粮消耗,也不用再招募新兵劳民伤财,何乐而不为?”

    庆隆帝一时间直呼妙计。

    连连点头道:

    “当年汉制本有北军八校,东汉年间精简官职,只编组五校尉。即省中垒营,保留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并将原胡骑营并入长水,虎贲营并入射声营。”

    “长水营、越骑营原兵源主要是归降的越人、胡人。”

    “此北军五校官制,虽然延续至今!”

    “然而到了今日,越骑营、长水营早已经名存实亡,兵源也全都是来自于汉人。”

    “如今大将军提出恢复旧制,以夷制夷,乃是妙计!”

    贾瑛抱拳。

    “陛下谬赞,臣只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

    “大将军谦虚了!”庆隆帝心情大好,连连称赞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情还是唯大将军首屈一指,不负朕望!”

    冯桀、忠顺王都觉得事有蹊跷。

    怎么稀里糊涂的。

    皇帝就决定要再次动兵了?

    那贾瑛要是再立功,岂不是要直接封王了?

    然而。

    事实证明庆隆帝虽然现在很慌乱,但还不至于失去了理智。

    只见庆隆帝沉声道:

    “来人啊!即刻拟旨!收编异族兵马编入征北大军军制,扩充燕云兵马至十万步骑!诏令护乌桓中郎将岳鹏举整军备战,开春后克日起行,北伐草原,横扫各部!”

    庆隆帝也是忌惮贾瑛年纪轻轻便功高震主。

    所以此次对外战事并没有派贾瑛出战。

    但是为了安抚北军燕云将士的军心。

    又折中让贾瑛的昔日麾下部将岳鹏举出任征北大军统帅职位。

    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果不其然。

    冯桀、忠顺王两人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好歹也没有让贾瑛再有立功的机会,只能是默然同意出兵。

    贾瑛则是暗暗一笑。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