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十二只鬼附身:衰神来了 !
第三百二十七章:寻找反物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离开中国二十余年,袁建设发现祖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日益富强,国力日益强大,而国家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
他得到了科技部领导的亲自接见,这才知道父母早已被平反,恢复了名誉。虽然父母的平反只是对活着的亲人的一种安慰,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而他最终赶上了好时代。
袁建设这才体会到父母留给他的那句话,是啊,作为异国人,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干都不会被社会所认可,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被排挤者,而回到国内,自己才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只有在祖国这块坚实的大地上,才能找到精彩纷呈的舞台,看到梦想成真的希望啊。
回国后,国家专门为袁建设拨了一笔科研经费,并提供研究室供他研究,工作生活上安排的面面俱到,让他安心工作的同时,真正感到了祖国的温暖与关怀。
话题还回到袁建设的反物质研究,虽然他的研究成果被日本所窃取,但日本当局很快就发现,他们所豪取强夺的只不过就是一个虚无的,什么也看不见的“反物质”。
都知道有这个东西,也知道这个东西的厉害和难得,但这个东西稍纵即逝,什么也没留给日本。
前面说过,反物质极不稳定,它可以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化为灰烬,因此,想要获取到反物质是非常非常难的。
可以说,前面说的中美科学家合作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包括袁建设所发现的反物质尽管是科学上的一大突破,但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首先,在地球上很难发现反物质。因为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起,就像冰块遇上火球一样,或者一起消失,或者转变为其他粒子。所以在地球上,反物质一旦碰上其它物质就会被兼并掉。其次,制造反物质相当困难而且耗费巨大,需要大型强子对撞机对撞1千年才能够对撞出一微克反物质。要得到足够多的反物质,必须开发数个星球,建造一个围绕整个星球的巨型粒子加速器。
如果真的这样搞,那就太可笑了,人类为了作死自己,可费老鼻子劲了。
最重要的是,即使制造出反物质,也难以保存,因为地球上万物都由物质构成。
简单地说,一个能消灭所有物质的东西,你能用什么物质去保存他?
就好比有一种化学物质叫“王水”,是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3的比例配制的,它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液体,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但如果没有发明出玻璃和聚四氟乙烯 ,那么该将它存放在什么材料制成的容器里呢?
大家看到这,是不是有一种研究反物质的人吃饱撑的没事作死的感觉。
话是这么说,但面对这场争夺未来战略级科技话语权的竞争,每个大国都不惜重金投入到了这场研究和寻找反物质的竞赛当中。
毋庸置疑,科学家们正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粒子加速器进行着高能撞击,试图制造反物质。美国甚至开展了在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计划,1998年,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阿尔法”磁谱仪发射升空,这次飞行的目的就是到宇宙中去寻找、捕捉反物质。“阿尔法”磁谱仪是专门设计用来寻找宇宙中反物质的仪器,依靠一个巨大的超导磁铁及六个超高精度的探测器来执行任务。
一旦“反物质”制造技术被人类所掌握,这种新型炸弹“秒杀”掉一个城市将不再是神话,而且没有任何征兆或预警,不明真相的人将无法对此类灾难做出合理和信服的解释。
换句话说,人类迟早有一天会死在自己手中。
虽然说得有点危言耸听,但目前科学家寻找“反物质”的进展并不大。一是用粒子加速器撞击来寻找,那需要耗费无数的巨资和时间;二是到宇宙中去寻找,目前也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袁建设却用逆反思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反物质”就在地球上,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
他这话是有依据的。
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泰加森林里,突然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大爆炸。随着一道白光闪过和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一片沉睡的原始森林顷刻间化为了灰烬。大火吞没了数百公里之内的城镇和生命,融化了冰层和冻土,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仿佛“世界末日”到了。
据估计,这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上百颗氢弹一起爆炸。
通古斯爆炸震惊了全世界,“通古斯”也一夜之间名扬全球。由于西伯利亚的严寒和交通不便,直到1921年才由前苏联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前去考察。以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继派团考察,但至今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一种说法便认为是反物质引起的“湮灭”想象。因为这种能量级的爆炸除非是流星或陨石坠落,否则无法解释,而那里却没有任何的陨石碎块。
1979年9月22日,美国的一颗卫星拍摄了发生在西非沿海一带的酷似强烈爆炸的照片,经分析,它的强度相当于一次核爆炸。当时,只有美、苏、英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器,谁会到如此遥远的地方进行核试验呢?美国政府几经调查,否定了核爆炸的可能性,认为是卫星和陨石撞击使仪器发错了信号,但第二年,这颗卫星又在同一海域记录到了与上次相同的现象,令政界和科学界大惑不解。
因此,这次大爆炸对坚持通古斯大爆炸是反物质”湮灭”现象的科学家来说,又多了一个论据。
反物质的研究者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反物质世界”,它的基本属性同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好相反。反物质的原子核是由反质子和反中子构成的“负核”,外有正电子环绕。反物质一旦同我们世界的“正物质”接触,便会在瞬间发生爆炸,物质和反物质变为光子或介子,释放巨大能量,产生“湮灭”现象。
其实,在现实中所存在的那些人体自燃之谜,也可以利用反物质与人体接触的理论得以释疑。
但不管提出什么样的理论设想,都只能是一种假说,只有找到“反物质”并证明它的存在,设想才能成立。
为此,袁建设又提出一种设想,“反物质”只所以难捕捉和寻找到,是因为它的不稳定性和极大的破坏性,那么,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是不是就能“控制”住了反物质?
那么,所有的物质都有正反两面属性,粒子有正反,中子、电子、质子都有正反,如果找到更小的物质,是不是它的“反物质”会稳定些和破坏力小些?
要知道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每找到一种新元素和一种新物质都是划时代的发现啊。
不过,袁建设做为一名科学家,所提出的最小物质也并非毫无依据信口开河的。
原子的发现被一度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直到它被分裂,发现原子内部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同样,这三种粒子似乎也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最小的粒子,但之后科学家就发现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种夸克所组成的。
袁建设要做的,就是寻找出比夸克还要小的物质,他把它称之为“奇子”。
为了寻找到“奇子”,他夜以继日地呆在实验室里,枯燥地观察着对撞机的变化,这种执着的探索精神,让他忘了休息,忘了生活,甚至忘了成家。
遗憾的是,无数个日夜过去,他仍然一无所获。
正在他绝望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了一种新射线,是来自一种海底矿物质所辐射的能量。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a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袁建设将自己发现的射线命名为o射线。
袁建设很快就发现,这种o射线有很强大的磁场能量,经过周密的计算,这种能量就是束缚“反物质”最好的武器。而且他用于实验的只是极小微量的海矿物质,如果多一些矿物质,岂不是能量更大?
当初他进行实验时根本没想到会发现新射线,所以也没注意那矿物质是什么,经过研究才发现这种矿物质也是一种新物质。是产生o射线的新物质。
有了o射线就能“抓住”并保存反物质,这个发现绝对不亚于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要找到足够的新物质才能释放出足够的o射线,于是,袁建设就研究起了海底矿物质。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目前人类所能打捞上来的海底物质辐射的o射线太少,根本提炼不出新物质。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真正的新物质就藏在真正的海底,7千米至1万米深处。
可目前我国的潜水能力还达不到那么深,所以袁建设又去了日本。
因为他的好朋友米田小野在水务厅工作,他在日本被软禁的十年一直是小野在照顾他、在关心他,所以他很信任小野。
在日本,袁建设受到了他的日本好友米田小野的热情接待,谁知,米田小野将他灌醉后,套出了有关o射线的秘密。
回国后不久,日本方面也对外宣布发现了o射线,袁建设这才明白他所交的最好的朋友小野窃取了他的科研成果。
自然,袁建设在日本所提取的海底矿物质并没有发现可以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