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
沈三问犹豫从哪里下笔。
大周与后世不同,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阅读app,推文形式需要相应的变化。
另外,重头戏还有财务和管理,他得找个人帮忙,崔玄王彬肯定是不合适的,张扬不是这块料,宋手头的事堆成山,狄仁杰太耿直,好像此事只是他自己来。
这不科学啊!
沈三问扔了笔,在书房左三圈右三圈,为什么他手下人才济济,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帮忙。
有没有一个能拥护皇权,又与世家无关,还才智过人的帮手。
公主倒是因为储位已定,很放心的给他推荐了武延秀。
沈三问想了想,陛下肯定不会放任武家不管,以后武家要在京城立足也需要功劳。武延秀的确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有能力有野心还有自制力,看得清形势。
这文部办得好,能鼓舞人心就是天大的功劳,办不好,只能赚钱,也是好事。还能作为拉拢武家的手段,安排好了武延秀,就得到了小半个武家的支持。
沈三问注意打定,立刻让人去招武延秀,表示有个天大的功劳与他分享。另一边还寻来了皇家印书处的人,武延秀到来的时候,正好能与他一起研究如何推文。
对于如何让文部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普及识字已经有洛阳学堂的团队负责,现在需要的是打响文部的名声,吸引有才之士参与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建设配套的全国各地阅览场所。
打响名声,吸引人才分为三步。
首先,已经有他的范文,可以提供一种思路,其他人可以模仿并开发脑洞写。
其次,得有名声和金钱激励,举办一次征文,获胜者能得到文部的奖牌和奖金。
最后,待征文中脱颖而出的文章达到一定的字数,出版成册,向全国发行。
那时真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不亚于科举状元之名!
武延秀听到沈三问的想法已经见怪不怪,他知道沈三问与普通人不一样,他的头脑是个他本人不愿意开发的宝藏。同时,武延秀也明白他能参与这个大工程的原因,以及他的职责就是选拔并安排好文部的小官,配合沈三问实现这个大胆的设想。
武皇对沈三问选中武延秀自然是满意的,她会担心儿子女儿,担心武氏两兄弟,可是年轻又善良的侄孙,高兴领命赴突厥,她很放心。
武延秀的选人决定也让她不得不放心。人员从往年科举中中举排名却不高,又没有合适的空缺的人中选。这样的人没有背景,没有从政经验,多出身一般,政治思想纯洁,就是为文部量身打造的!
审稿的要求,沈三问和武延秀一同定下,要忠君爱国,重孝义,叙事要合理,人名要避讳,不得出现黄色片段。
投票人初步定为洛阳民众,每人每日一票,禁止买卖违者严惩。
初期每年出版三部书,根据市场和文部内人员投票,最终由文部尚书沈三问,副尚书武延秀审稿,决定出版那些书。
武延秀一番斟酌后,也初步确定好了文部编制。尚书一名,副尚书一名,主编六人,签约编辑两人,审稿编辑十五名,财务三人,账簿一人。
初期只有支出,赚钱是不可能的,所以财务方面只是记支出和估算用度,不用许多人手,倒是文人的写作热情武延秀不敢低估,二十九个内部岗位直接准备了二十一个读稿人。
沈三问看着这份人员表,心中无限感慨,以往写文都是黄金三章,阅稿无数的编辑能沉下心看完前三章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大周这些人真是有福了,特别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十五个人可以慢吞吞一字一句读完。
不过这样也有坏处,粗读不用想很多,只看情节叙事是否表述清晰,文字是否连贯通顺,可细读,必然就有逻辑考量了。
十五个编辑有十五种想法,有的就喜欢看简练的文笔,有的偏爱解释详尽的,在这个编辑这里你是节奏快文笔强,在另一个编辑哪里恐怕就是逻辑混乱,叙事模糊了。
不过也不用着急,等读多了,自然就麻木了,写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大周几千万人口,几百万读书人,少说也会有上万的作者,哪里是这十五个人读的过来的。
沈三问也不细说,只是默默同意了武延秀的编制安排,此事是需要慢慢摸索的。
文部办事机构没有设置在皇宫之中,而是选址在靠近集市的地方,准确来说,是靠近书坊之地。文部设计图中,有宽阔的围墙,围墙内大部分都是空地,只中心有几间房作为办公之地,从办公之地分割开四面,立起许多展台。上面将会展示最近的书稿,可以连载,也可以整本写完后发表。而洛阳百姓每日可以入内一观,出门时在自己最满意的书名上画上一笔。
沈三问想的很清楚,不过初步划分很粗糙,若是大家都写商政,四块地就分为商区和政区,如果有才女入行写女频就分为男频区和女频区。分成四块是为了以后收费做考虑,初期是男频一区,男频二区,后期则是收费区和免费区。
至于是按照进入阅读时长收费,还是按照进入次数收费,还是包月阅读,他还没有想清楚。
不过有一点他深信不疑,这里将会是小说大神的诞生地,肯定会有金庸、古龙这样的人才。而大佬对能让他爽快的文都是很大方的,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他将会有源源不断四面八方的打赏分成?八字虽然没一一撇,但他想的已经很美,只要有十个大神,前期投入就能全部回来。
人员编制中,签约编辑负责的就是将作品、笔名、作家真实身份、收款地址做好记录。保障好每个人的创造权益,不会被冒认,出名后不会被各方压力强迫放弃自己的作者身份。还能保护好每个人的隐私,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告诉别人那本书是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