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钢铁时代 !
中国的材料学,在一体机的帮助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应的,就凸显出的其他的国家在材料学的不足,在这个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极致的年代,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面是有用的,却没有那么的大,仅仅是机械改装上面,就足以推动武器或者是机械的大规模发展,材料这种投入大,产出不高的研究,在世界各国都没有引起重视,更别说飞速发展了,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材料学的基本体系都没有建立出来。
不从后世走来,永远不会知道,一款材料对于一个体系的作用,后世的中国,在设计方面,很有独到之处,甚至可以发挥出一款发动机的全面性能,让人叹为观止,可惜材料学上面的差距,让中国空有一身本领,只能够在在低层次的发动机上面使用,稍稍高层一点的,就没办法了。
科技就如同一个漆黑的森林,材料就更是如此,甚至是犹有过之,灵光一闪不过是点亮了零星的光明,最多只是照亮了周围一小片,分析能力就如同一个丝线一般,把所有的科技都连接成一个整体,分析推断起来,就容易许多,或许每一个的积累是极小的,可是每天大量的研究,无数人从中间分析,让中国的材料大师诞生的非常多,这是唯一不太依靠基础科技,只是在不停重复和各种属性的特性的确定上面,这也是中国进步最快的地方。
一体机的分析能力,一体机的合成能力,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能力,在最初的时候,只是被杨元钊看做是制作武器的来源,却在材料上面,有着的神奇般的作用,中国正是因为这个,在材料学上面,已经凌驾在了后世之上,虽然因为其他科技拖累,没办法制作出,远超过时代的先进武器,可是中国最少在两三个世纪之内,科技再也不会被材料限制,一些比较低端的科技上面,材料学的成果,绝对是超乎想象,这其中,就包括高射机枪。
中国给予日本的,不是最先进的高射机枪,毕竟要部署过来,是需要考虑泄露等方面的问题,却也不是随便弄一个破烂出来,是现已军队之中使用的,已经入役超过三年的时间了,算的上是早期一点的型号,性能上面也足够出色的。
因为杨元钊的穿越,让中国的科技插上了翅膀,几乎每隔几个月的,中国的科技就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1908年开始,短短几年之中,让中国从一穷二白的状态之中,到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追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然后在1912年之后,基本上的,就是中国独立在尖端科技之中发展了。
化学,材料学,机械加工,药品,高分子制造,石油裂解,煤炼化,几乎每一个可以依靠一体机的部分,都发展迅速,哪怕还有其他的短板,可是在全面投入和科技人海战术的前提下,弥补了一系列的缺憾,基本上在大多数的领域,都已经站在了世界最巅峰,并且沿着这个前沿不断的发展。
武器也是最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因为跟材料联系相对比较紧密,作为一个机械爱好者,在资讯发达的时代,一些武器的基本形态和用途还是知道的,有了这些,还有材料的支持,这方面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也算是正常的。
在两年的时间之中,中国的高射机枪发展很快,一部分新式的,在1914年,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开始陆续列装,只不过还没有更换到这里的,当然了,在1915年,1916年,武器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止,一些更加先进的材料,还有更新时的实验式高射机枪的,他的强度已经是目前高射机枪强度的一倍以上,当然了性能指标,也会有巨大的提升。
在飞机还没有形成主流的前提下,更换高射机枪有些费时费力,高射机枪的价值,一般情况下,都是同口径的野战炮火,或者是榴弹炮的5倍以上,对空出色性能和速度,让它的身上,几乎把无用的环节都给去掉,可以说代表着炮兵的一个高度,跟大口径舰炮一样,代表着某一种的极端。
在过去的8年时间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都很快,在初期,中国军队的数量,没有庞大到先进的程度,再加上老旧武器的战斗力不行,从1908年开始,基本上保持着每隔一年,或者是一年半,就换装一次,也就是说,从1910年到1914年,陆军的大规模换种,一共进行了4次,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1910年,中国200万大军,一次全面的换装,耗费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别说到了1914年,超过千万,好在的,当时恰逢一战,无论是1913年之前的备战期,还是1914年之后的,对于武器的需求几乎是永无止境的,别说是参战各国,就算是那些没有参战的国家,他们也购买了大量的军火。
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把世界上主要列强都卷进去的战争,目前从欧洲开始蔓延,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天知道会不会在落到他们的头上,与其等到战争到来的时候,再准备就晚了,这一部分中国换装的枪支,基本上都翻新保养了之后,流入到了德国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手中。
可是在1914年开始,新一轮的换装结束,各种武器基本上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在这种前提下,各国的武器都比较充足,甚至协约国直接中断了跟中国之间的联系,紧紧依靠同盟国,消化不了这么庞大数量的武器。
要知道,1914年之后,中国的军队不停增长,已经逐步的超过了1500万,这么庞大规模的换装,基本上,不存在别的国家消化,那么就只能够自己换装,就地封存,这个代价似乎大了很多。
换装是为了更加先进,可是高出10%和20%,这个比较明显,可是本身就高出一倍,跟1.2倍,这中间的差别,可就不是那么大了,巨大的成本和耗费之下,最终军方申请的换装计划的,还是搁浅了,这一部分投入,用于更新武器的研究,还有军队后勤上面了的,也算是从侧面提升中国军队的实力。
不过,一直以来,武器的研究并没有停止,反而加大的规模,在研究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前提下,很多方面是有多样性的,特别是材料过关的前提下,仅仅88毫米的高炮,就有3大类12个品种,他们侧重点略有不同,可是性能都是同样出色的,比起目前在日本这边的,不知道高了多少,只是没有了换装的需求,除非有必要,或者有需求,会迅速的安排,工厂生产出来,不然的话,这些实验室产品基本上,都封存起来,作为技术储备。
类似的封存不知道做了多少,因为材料学的大幅度的进步,连后世的坦克的天敌,都快要弄出来了,直升飞机的研究,早在飞机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不同于普通飞机的发动机,直升飞机的发动机,需要把向前向后的推力,转换成旋转力,等于多了一层转换,再加上直升飞机的气动力外形,并不是跟普通飞机一样的,适合飞行的气动力外形,就跟飞机失去动力的时候,惯性和气动力外形,可以支撑着飞机滑翔一段时间,这就极大的降低了飞机出事的几率,可是直升飞机不行,哪怕是到了21世纪,在复杂环境之下,面对着突然出现的气旋,直升飞机也有坠毁的记录,一旦出现了气旋,直升飞机无法支撑升力的前提下,或者某一个发动机发生故障,直升飞机坠亡的可能性极大。
也因为如此,直升飞机的发动机,相对于普通飞机的发动机来说,稳定性要求极高,这也是多年的研究,一直都没有进展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雏形状态的直升飞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只不过稳定性不高,短短半年时间,就坠毁了12架,除了3次比较幸运,乜有多少人员伤亡之外,剩下的几乎每次都会死人,还有5次,是机毁人亡,所有的实验人员全部都死了。
在这样的死亡率下,就连中国也承受不了,能够上这些实验型飞机的,都是最精锐,损失一两个都让人心疼了,更别说这样是个八个的的掉的,最终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很多,主要是发动机的可靠性上,然后整个直升飞机的实验室,就转移了方向,从飞行实验转到了地面实验,主要是测试在各种条件下,可靠性,只有当可靠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上天。
直升飞机的教训,让杨元钊认识到了,哪怕是材料也不是万能的,机械的性能,不但是跟材料密切相关,加工能力,装配能力,甚至是发动机本身的研究,也占据了重要的方面,正是这种认知,让中国科技发展,从1910年之后的浮躁,转为了务实,开始发展一些比较的不起眼的,却有着巨大承接力的方面,促进了中国的全面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