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三国:曹家逆子 !
第179章 袁绍被刺,命在旦夕
曹铄和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告别,来到府衙书房开始忙碌。
这几天的高强度劳作,让接下来的几天都比较闲暇。
曹铄每天也就早会的时候要忙碌一下。
其他的时间,都是在熟悉扬州所有官员和事务。
贾诩不时地会过来,和曹铄谈谈扬州如今的形势。
恒阶偶尔也会过来。
不过,都是询问社科院建造的问题。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扬州治所的迁移问题,以及天策府的打造问题。
原本陈登选择的扬州治所在丹阳郡!
曹铄原本也打算这样做。
但是,随着社科院的构造,曹铄最终和众人商议,治所依旧在庐江。
不同的是,要对庐江进行扩张:那就是,将庐江郡和九江郡进行合并为新庐江。
之所以曹铄要选择新庐江作为治所,而不是丹阳郡。
一来,原历史里的东吴就是迁都丹阳郡的秣陵,并且改名为建业。
曹铄并不想将来扬州走原历史里的东吴老路。
二来,要迁治所,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劳民伤财。
而扬州刚刚摆脱战乱没几年。
现在曹铄最想做的就是稳定发展。
三来,社科院已经在皖县郊区创建。
按照曹铄的计划,社科院会是将来扬州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也只能在扬州治所。
四来,将治所依旧安在庐江,确切地说,是新庐江,而新庐江这个位置,左毗邻荆州,右连接徐州,上通往许都,下连接长江。
一旦扬州出现变故,和其他地方有冲突,那么,从新庐江汇聚军队,出征,都是最方便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庐江位置极其重要,治所在这里,那么,一旦出现变故,所有人除了抵抗,没有第二条路走。
那个时候,扬州的百姓也不会过于紧张。
有扬州官府坐镇前方。
只要扬州官府没有死绝,百姓的安危就不用过度考虑。
这样,能给百姓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安定。
贾诩、张昭、张纮、恒阶、田丰和沮授等官员聚在一起商议,最终也都赞同曹铄的想法,治所不变,依旧在庐江。不过,将九江郡合并过来,组成新庐江。
之后,曹铄又在早会上提出完善科举制度。
从原来的直接到庐江来参加一年一度的考试,变成推广到整个扬州。
所有学子,先在各个州郡参加一次初考,初考的题目由各个州郡的官员根据他们的州郡的实际情况出题,然后上报到新庐江,由新庐江的总考官进行审核,修改,然后发回州郡,作为州郡初考的考题。
而且,每年,各个州郡,每月初一都公布出他们缺少的官员岗位。
参加初考的学子可以选择中意的岗位,到各个州郡参加考试。
原则上来讲,都遵从就近州郡考试原则。
初考通过的学子,成绩合格,则由该州郡将身份上报给新庐江,检查他的资质。
资质没有大问题,则可以在该岗位实习一年。
实习期的俸禄,按照该岗位的一半给。
实习一年之后,他的政绩由州郡上报给新庐江,通过,则转正。
不通过,则下调或者免职。
初考通过的学子,还可以参加一年一次的会考。
会考的地点在新庐江。
会考通过的学子,在经过新庐江指定的官员的当面考核,会被安排到整个扬州做官。
不过,虽然将科举推行到整个扬州,但是,目前的人才选拔,依旧以各个州郡推举为主。
按照曹铄和众官员的设定,人才选拔,各个州郡推举占比六成,科举占比四成。
除了完善科举,曹铄还提出在新庐江建造一所学院。
曹铄给这所学院取名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的科目和社科院一般,分为:文科、武科、农科、传承科、医科、鲁班科、商科、细作科和国策科。
他们的先生,就由社科院的博士们担任。
扬州大学每年只在秋季征收一次学子,而且是通过考试,达到条件才能进入。
进入之后,学子需要挑选三科极其以上的科目。
每年还有期末考试。
通不过的则被退学。
而成功在扬州大学读书的学子,食宿全免,并且,每个月提供一定的钱财补助。
如果能够成功毕业,会颁发毕业证,并且包分配到指定岗位。
对包分配指定岗位不满的,凭借毕业证,可以到各个州郡的官府会见郡守。
在得到郡守的首肯,再经由他上报到新庐江,审核通过,则可以在该州郡为官。
最后一次商议的内容,则就是屯田和征兵。
曹铄和众官员商议,开始正式推行军屯和民屯。
所谓军屯,则是各个州郡的将士,分为三班倒,始终保证每天有一批次将士在耕种,有一批次将士在训练,有一批次将士休整。
军屯所得到的粮食,则作为该州郡的将士们使用,或者囤积起来,筑造成粮仓,将来作战时使用。
民屯,则是各个州郡的官府招募当地的流民,以及穷困潦倒的百姓,每天提供的吃喝住,保证生活来源。丰收的时候,每个百姓还能享受一定的成果的屯田方式。
而征兵,则是全扬州范围内的征兵。
和徭役不同,徭役是不需要支付士兵任何费用。
此次征兵,有严格的要求,非年轻者,非强壮者不要。
凡是被选择的士兵,每个月都有俸禄可以领取。
这些俸禄,全部由各个州郡官府发放。
州郡实在是没能力的,则由新庐江官府发放。
这些政策,曹铄都让张昭写成公告,发放到扬州各个州郡,再由各个州郡张贴在各个府衙门口。
当公告颁发出去之时,整个扬州都震动了。
徐州下邳,陈登正坐在庐墓里看书。
他在为父亲陈珪守丧。
看书看得正认真的时候,一个青年男子手持着一个卷轴飞奔了过来。
这是陈登的长子陈肃。
陈登看到陈肃如此模样,疑惑问道:“肃儿,何事这么惊慌?”
陈肃飞奔到陈登身前,将卷轴递给陈登道:“父亲,扬州牧颁发的扬州改革措施。现在,整个扬州都在议论纷纷。我们族人,也都有些不满,觉得这于理不合。”
陈登没有理会陈肃,而是认真地看着卷轴里的内容。
好一会儿,看完,陈登长长吐了口气道:“太冒进了一些。但是——”
陈登看向陈肃道:“你告诉那些族人,我们陈家现在也算得上是扬州牧的族人。作为他的族人,我们不支持他,那谁支持他?”
“而且,现在不支持,将来有所成就时,我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扬州牧可不只是普通的州牧,别妄想用对付普通州郡的办法对付他。”
“他可是司空的次子。”
“想要对付他,除非都搬走。”
“但是,这天下,现在又能逃到哪里去?”
“让他们好生思量。”
“再一个,这些改革不管怎么改,各个家族的利益也没有太大变动,不要做那铁公鸡,一毛不拔了。”
“只有扬州崛起,百姓富足,各个家族才能更加好起来。”
“让他们想想,扬州之前动荡不堪,战乱不断,饿殍遍野的场景。”
顿了顿,陈登道:“我,是坚决站在扬州牧这一边的。”
陈肃哦了一声,这才快步离开。
陈登看着陈肃远去,长长吐了口气。
从案几上拿出笔和纸,陈登写了一份长长的名单,折叠好,放在信函里,信函的封面则写着“扬州牧亲启”字样。
这封信里,是扬州各个豪族里的一批青年俊杰。
陈登在信函里让曹铄提拔他们,算是对扬州各个豪族的一种妥协。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各个豪族的反抗,应该相对会减弱不少。
许都。
尚书台,曹操正在和荀彧商量着屯田和军户事宜。
如今,曹昂正在前方统兵作战,而后方暂时一片平和。
曹操想要抓住这个时间段,大力发展耕地和保证兵源。
如今,朝廷和袁绍相比,耕地和兵源还是有很大的劣势。
必须减小两者的差距。
否则,袁绍还没有拿下,朝廷就被拖死了。
就在曹操和荀彧商量得正认真的时候,杨修带着一份锦帛快步走了进来道:“司空、荀令君,出事了。扬州牧刚才从扬州传来一份信函,是关于扬州方面的改革,我看了下,动静太大,恐怕扬州会出事。”
曹操神色一沉,从杨修手里接过锦帛。
快速扫了一眼,曹操揉了揉眉心。
这次子!
简直了!
做了自己想做而暂时不敢做的事情!
而且,这么急切。
曹操将锦帛递给荀彧。
荀彧看了一眼,眉头也紧蹙了起来。
按照这改革下去,士族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削减了一些。
尤其是这科举。
以前推举的话,人才的选拔掌握在士族手里。
而现在,虽然通过科举,大部分的人才还是士族的。
但是,却增加了不确定性。
一些原本影响力小的士族,可能因为出现几个妖孽,从而影响力急剧上升。
而原本的大豪族,可能因为一代或者两代没有出现优秀的人才,从而地位急剧下降,甚至,没落!
荀彧偷偷瞟了一眼曹操。
他是不支持这种做法的!
但是,如果曹操非要这么做——
曹操沉默了片刻,这才看向荀彧道:“你怎么说,文若?”
荀彧道:“二公子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些想当然了。如今的人才选拔方式,那可是我大汉数百年选择的结果,自有其不可替代——”
荀彧的话还没有说完,曹操摆了摆手,打断道:“诶,文若,就是小孩子家折腾而已,你看得太严重了。”
“扬州才多大?”
“而且,那逆子在扬州推行改革,无法影响我整个大汉疆域的。”
“我和他约定过,他这辈子只能在扬州。”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他折腾一番?”
“反正,扬州现在也无战事,而且百姓都相对安定。”
荀彧心里咯噔一下。
这司空,摆明了要支持他?
如今,这改革措施只在扬州实行。
可如果扬州真的成功了,那下一步绝对是在朝廷疆域内了!
如今朝廷疆域内,各个重要官位都由豫州把控。
如果司空让这改革全面实行,那很多官位,恐怕都会流失。
豫州恐怕会渐渐没落了。
自己作为豫州的首领,怎么可以坐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想到这,荀彧就要开口劝诫。
却见曹操笑着对杨修道:“德祖,立马起草一封文书,就说朝廷已经知晓此事,对扬州牧这份改革非常欣慰。希望扬州在扬州牧的治理下,能够欣欣向荣,作为大汉各个州郡的表率!”
杨修看了一眼曹操,应了一声,直接寻了一个案几,立马开始写了起来。
荀彧看着曹操脸上堆积着的笑容,脸色虽然如常,心里却很是不舒服。
如今司空一家日渐强大。
原先,他的身边全是自己这些豫州人士。
可现在,他已经开始在试图寻找削弱豫州人士影响力的法门。
荀彧心里沉甸甸的。
当初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今,他的实力已经渐渐强大起来。
开始压制天子的影响力。
也开始打造属于他自己的势力了。
一旦坐看着他这些势力强大,将来,自己这些豫州人,只能渐渐沦为下层了。
想到这一路以来,他从一介失落的小人物,不断失败,被碾压,再不断崛起。
荀彧暗暗叹息了口气。
终于也是要走到这一步了。
希望,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他不会太过分吧!
杨修按照曹操的说法写完信函,然后交给曹操看了一遍。
曹操欣慰地点了点头道:“德祖做事,就是靠谱。现在立马派人发往扬州吧,让那逆子放开手来干!”
杨修应了一声,快步退了出去。
扬州,庐江治所皖县,府衙。
曹铄和贾诩正在听恒阶汇报社科院的辩论大会的准备工作。
按照之前的约定,后天,就是社科院的辩论大会了。
如今,整个皖县已经来了很多人。
不只是扬州各个州郡。
就连荆州、徐州、豫州、兖州,甚至,连益州都有人来这里了。
大家都想看看这社科院的创建到底有什么意义!
大家也想知道,曹铄凭什么提拔工匠、郎中、方士这些不入流人的地位!
士农工商。
自古以来,士族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地位。
其他人,凭什么要和士族享受同等的尊崇?
这段时间,恒阶为这辩论大赛,也忙得不可开交。
目前,恒阶已经为辩论大赛准备好了所有一切。
曹铄听恒阶汇报这些,点了点头。
看着恒阶汇报完离开,曹铄笑着对贾诩道:“伯绪真是个大才。有他在,很多事情,我都不用劳心劳力。”
伯绪,恒阶的字。
贾诩也点了点头道:“还是主公你眼光独特。一般人,很难发现伯绪的才能。”
曹铄得意道:“那倒是。就像文和你,就是我眼光独特的表现。得到文和你,相当于我得到另一个自己。”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正要说点什么,却见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曹铄和贾诩齐齐看过去。
只见刘晔手里拿着一个竹筒,一份锦帛,一边走进来,一边感叹道:“天下多变,唯独我们扬州岿然不动,可惜。”
曹铄:“......子扬,怎么会有这等感慨?”
刘晔来到曹铄和贾诩身前,挤出个笑容道:“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主公和贾公想要先听哪一个?”
贾诩没有做声。
曹铄道:“先听好消息吧!”
刘晔将锦帛递给曹铄道:“朝廷发来消息,全力支持主公你实行变革。”
曹铄打开锦帛,看了一眼,心里有些暖洋洋的。
这次变革这么大。
整个扬州的士族都在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在捏造谣言,意在抵制变革。
朝廷怎么可能会如此支持自己?
那只有一个可能——
曹操!
曹操在支持自己!
原历史里,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立马将大本营从许都迁到邺城,摆脱豫州士族,培养冀州士族的关系。
这也是他和荀彧开始分道扬镳的开始。
这样想的话,他支持自己倒是契合他的性格。
曹铄松了口气。
有曹操的全力支持,扬州变革问题不大!
曹铄将锦帛递给贾诩道:“辩论大会的当天,拿出这份朝廷的文书!朝廷都支持我们,我倒想看看,谁还敢抵制!”
贾诩扶须笑道:“的确是个好消息。”
曹铄看向刘晔道:“那坏消息呢?”
刘晔拔出竹筒的帽子,将一张带血的布条抽了出来,递给曹铄道:“刚刚才收到的紧急战报,袁绍被世子派的杀手刺杀,杀手被杀,袁绍重伤,奄奄一息,时日无多!”
看向曹铄,刘晔咬牙道:“根据之前的情报,袁绍有意让幼子袁尚继承世子之位,长子袁谭必定不满。”
“袁绍内部,一场内乱就将打响。”
“祸起萧墙,必败无疑。”
“如果我们扬州能够出兵,拿下冀州等北方之地是极有可能的。”
“这样的话,扬州牧你完全有可能一统天下!”
“可如今,这份功劳,却要白白送给世子。”
刘晔不甘心地长长叹气道:“这难道不是坏消息?”
曹铄拍了拍刘晔的肩膀道:“子扬,我知道你的不甘。但是,相比于立功,如今,我更想快点结束战乱。”
“而且,扬州也需要我们费劲心力。”
“以后这话,不要再说了。”
贾诩道:“时机不成熟,子扬,无需愤懑。该是我们的,晚一点也无妨。”
刘晔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贾诩。
终究,他点了点头道:“行吧,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