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妃你不可之十里红妆 !
“苏大夫有礼!”紫鸢打量着眼前之人,见他面露疲惫之色,心道他应是早早便来了此处。
她在来时的路上便听到了有路人在不停的交口称赞百草庐的苏大夫是活菩萨,不仅免费将他们需要的药材赠与他们,还一直在为疫症的事情殚精竭虑。
“不知紫鸢姑娘有何高见?”
“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紫鸢方才观那妇人脉象,只觉得不过是一些常见的类似风寒的症状,可是又有些不同,但是具体的原因,她却是一时不得而知了。
“在下早前在他国倒是见过类似的疫症,总是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想了想,苏离又继续说道,“不过当时在下尚且还是医徒,那医治的方子也极为复杂,我如今一时还不敢确定。”
“苏大夫博学广识,还望能解救丰鄰百姓于水火之中。”
“不敢当,恐还需要紫鸢姑娘从旁协佐一二。”
话落,苏离便将自己的一些具体想法一一详细的说与紫鸢,墨熙远远的看着两人在那交流,眼中微微划过一丝幽光,心道这位苏大夫还真是有些本事!
墨熙从接到夜倾辰的命令之后便快马加鞭赶了回来,他也大致看了一些病患的特征。
眼下他只能用一些较为温和的药物先行遏制病情,待到将他们的身体调养的好一些,才能一并根治。
不过自古医书有记载,邪从口鼻而入,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反之若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这是疫症的大多表现。
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
墨熙将自己的想法大致说与了夜倾辰,便也前去找紫鸢和苏离商议配制对症的药物。
这一次的疫症,其发病急剧,症情险恶,若疠气疫毒伏于募原者,初起可见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
紫鸢翻看着苏离拿给她的医书,只见上面写着“治以疏利透达为主,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
见此,她倒是忽然想起,师傅曾经和她提到过的疫症。
若暑热疫毒,邪伏于胃或热灼营血者,可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斑、神志皆乱、舌绛苔焦等。
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败毒饮、白虎合犀角升麻汤等方。
可如今虽不是暑热天气,但这患病之人的种种症状其实与师傅描述的相差不远,倒是可以一试。
这边众人忙的晕头转向,夜倾瑄也为表用心特意赶去了惠远寺,对患病的百姓加以慰问,自然是赢得了一片民心。
而与此同时的六皇子府,夜倾昱安稳的坐在金丝楠木的雕花躺椅上,好不悠闲自在。
他虽也为城中百姓担忧,但这个时候就算是他深入灾地也帮不上什么忙,倒不如另寻他法。
他可是听闻,城中大部分的药材均被官吏豪绅高价买走了,这么一块到嘴的肥肉,他怎么能不来掺上一脚呢!
稍晚些时候,夜倾昱忽然听说靖安王府门前在施粥,靖安王妃还命府中下人将王府内的名贵药材拿了出来,为有需要的百姓煎药治病!
闻言,夜倾昱眼中的笑意愈发的明显,好个靖安王妃,竟是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一个王府、一个皇子府……加在一起的分量还不足以让那些贪婪之辈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届时等灾情的事情一过,想来父皇一定会严惩这些人,这群人当中虽然不乏也有他的部下,但是未尝没有夜倾瑄的人,到时候便端看谁的人能摘得清了。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慕青冉看着纸上的几行字,秀丽的眉不禁微微蹙起。
眼下丰鄰城的情况只怕比这更为严重,她吩咐墨锦施粥散药,一来是为了照顾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二来便是为了逼那些官吏出手。
而且……靖安王府已经当了表率,那有心争夺那个位子的两位皇子又岂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既能在陛下面前立功,又能在百姓之间赢得好名声,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也不知……夜倾辰和紫鸢那边怎么样了?
慕青冉这边因着身体的缘故,夜倾辰不许她随意外出,以免染病。
到了暮霭时分,墨锦忽然急匆匆的从外面赶来,说是夜倾辰派人传了话回来,似是找到解决之策了。
“是哪位太医想出的办法?”
“回王妃的话,都不是!听说是一位叫苏离的大夫!”
想到此,墨锦心下不禁觉得好笑,只怕墨熙那家伙要被气得跳脚了吧!
如今城中的百姓,可是人人都在称苏离为苏神医!
“苏离……”慕青冉怎么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呢,一时间竟是想不起在哪听到过了。
------题外话------
墨潇:我觉得流鸢喜欢我!
墨锦:……哪来的这股自信?
墨潇:不然她为啥不找你们陪她练武呢!
墨锦:……大奇生活的那个世界里,有一种病叫做“妄想症”!要不你让她带你去看看?!
墨潇:╭(╯^╰)╮
就知道他们都是在嫉妒他的人喜欢,流鸢一定是喜欢他!
墨潇:她是不是喜欢我,你说!
大奇:……要不我带你去看看病?!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七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