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明朝大丈夫 > 第五百八十九章 江湖

第五百八十九章 江湖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 !

    李景可是知道自己这一生得罪了多少人,张居正死后家人的下场乃是前车之鉴,李景可不想自己的家人最后也落到张家那样的下场。www.pinwenba.com如果儿子手中没有军权,难保某些人得势以后不反攻倒算。儿子手握军权,这些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文官权势再大,也不敢轻动手握军权的一方诸侯,毕竟若无军队保驾,所谓的权势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这样做乃是李景的全家之道,也是为家人负责的态度。

    至于李景为什么敢把时间放到二十年甚至更长,是因为军队系统不同于文官系统。

    军队系统跟文官系统相比起来要简单的多,谁是谁的人,是哪一个派系,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不是你的人,你就指挥不动。

    很少有将领反戈,因为反戈之后,这个人在部队里名声就算臭了,没人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当然也没人敢再提拔他,除非这个人能一举夺权,否则他在军队便没法再混了。

    正因为这样,那些两面三刀的人在军队是混不开的,也是混不长的。

    大明现在的军队可谓李景一手缔造,大部分高级将领都是李景从微末之中简拔出来,至于高奇、孙猛、陈国柱、陈大虎、刘二愣以及张楚,周老虎,陈大壮、陈二虎等权柄赫赫的将领更是从李景起家时就跟着李景。这些人能有今天,全靠李景栽培,因此,这些人对李景的忠心绝对毋庸置疑。

    哪怕这些人都过世了,他们提拔起来的将领,也依然会忠于李景或者李景的后人。只要李景的后人不蠢,别去排挤这些人,侵占这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就会依然忠于李景的后人。

    这种关系想要淡泊下来,至少要等到这些人去世,甚至下一批被提拔起来的人去世,也就是说至少能维系二十年的时间。

    相比起军队系统,文官系统要复杂的多。不是说文官不忠诚,而是文官体系部门实在太多,不像军队只有作战和后勤这两个系统。

    文官体系首先分地方官和京官,然后还分无数部门,这些部门之间互不统属各成一系,如果一名官员永远呆在一个部门,一路向上晋升,那么对于提拔他的人肯定会忠心耿耿。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很少有官员会在同一个部门永远工作下去,比如说户部缺一名官员,可能并不是从本部下面选人进行提拔,而是从别的部门调人,也可能从地方调一名官员进去。

    因为补缺的话语权主要在内阁和吏部的手中,尤其是中高级官员的任命,部门主官只有推荐的权力。

    这个时候,这名官员原先的上司或者说提拔他的人便很难再照顾到他,这名官员要想在新的部门站得住混得开,恐怕就得重新找一个靠山。

    这是从下至上去看文官体系,从上往下也是这个道理。

    比方说某部的侍郎调到地方任职,亦或是某地方大员调往别处任职,然后部门或者地方来了新的主官,那么这个人原先的下属亲信恐怕就得改换门庭。不然的话,就得跟上官对着干,而跟上司对着干的官员没有几个是能长久的,哪怕是他能把上司排挤走。

    至于上层为权力斗争的时候,下面的人更是看风向,搞站队,不一而足,所以说文官是很难保证永远忠于某人的。

    包括身为大明首辅李景在内,也不能保证下面的官员都忠于他,不说政治理念不同,李景还有很多政治对手,便是从李景的职务来看,他也不可能照顾到下面那么多的低级官员。

    实际上,下面的官员都各有各的靠山后台,李景要安排这些人的职务,都得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很多时候,大家都只看到权力人物的风光,却不知他们的麻烦有多少,而权力越大,这样的麻烦事就越多。包括对大臣们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在内,何尝不在为平衡各方面利益和关系而苦恼?

    因为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把反对自己的人都杀掉,或者把反对自己的人都免职,毕竟终究要有人出来做事,而出来的这些人总是会为了权力和利益跟皇帝进行斗争。无论换多少人,换多少批,永远如此。

    套用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斗争,所以说人就是江湖。

    李景在平阳府掌管地方多年,又出任两年大明首辅,这些年更读了不知多少史书,对官场上这些道道儿十分清楚,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制定一个完善的制度,然后用制度说话。

    对有成绩的官员进行提拔,对犯了错误的官员,犯到哪条,就用哪条处罚。

    不凭个人好恶进行提拔和处罚,别人就无法找他说情,也无法找他说理。

    相比历朝历代的当权者,李景这样做,虽然也免不了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和关系,终究还是免了不少的麻烦。

    李景考虑的是平衡下面的人的关系和利益,下面的人要考虑的则是上司的猜忌。

    沈正当年在红山岭的时候做事就小心翼翼,怕李景担心他权力过重而猜疑他,现在身居高位,自然更是小心谨慎。

    因为沈正知道,他下面的官员靠山恐怕并非只有他一个,但是他的靠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景,如果李景心中猜疑他,那他可是说倒就倒。

    一旦涉及到权力争夺,别说他这个岳父,便是亲爹老子恐怕都不好使,亲情这个东西在权力面前可以说一文不值。

    而能让李景猜疑的就是沈正的权力,一旦李景觉得沈正的权力对他产生威胁,李景会毫不犹豫地将沈正拿下。

    李景让沈正给学子们发游历费用,本就应该使用公款,沈正想帮国库省钱,愿意自己掏腰包这本是好意,但是他这个好意却是取死之道。

    国家未来的官员,你私人出钱培养是何居心?是不是想对这些人示之以恩,等以后好拉帮结派?

    就算让学子们感恩也得感李景的恩,以后报也是报李景的恩。

    正是突然想到了这一点,沈正才连忙改口。

    而李景淡淡地一句,岳父你多心了,更让沈正悚然而惊。这说明李景瞬间便察觉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李景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在李景面前,说话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地,绝对不能拿起话就说。

    到了李景这样的地位,哪怕是他跟你闲话家常,你都得小心在意,要仔细琢磨李景说那些话是什么用意。

    实际上,现在李景已经很难跟哪一个人交心了,哪怕他真的是在交心,你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因为现在能让李景真正说交心话的也就那几个人,全部加在一起恐怕都不会超过十个人。

    沈正心里盘桓了一下,能够让李景真正交心的,陈大虎、刘二愣、马五、柱子,高奇这五个人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孙猛应该也算一个,曹文诏?怕是就有些勉强。至于其余人等,恐怕很难让李景真正说出心里话。

    那么自己呢?李景会不会跟自己说交心的话?恐怕最多是勉强而已。

    猛然间,沈正发现连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李景最知心的人。

    沈正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还有几个侄子。

    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不免要照顾照顾弟弟和侄子,这两年,沈家二房和三房利用他的权力得了不少好处,而这些事是犯了李景的忌讳的。

    但是沈正要是不照顾照顾弟弟和侄子,心里又过意不去,因为当初他一力做主,倾家扶持李景,现在李景掌权,沈正也大权在握,沈家要是得不到回报,于情于礼都说不过去。

    沈正做得那些事情李景是很清楚的,可是李景并不能说什么。

    李景来到明朝以后,有三个人对李景有大恩,第一个人是沈正,当年沈正为了扶持李景可以说是倾家荡产,没有沈正和沈家支持,李景绝对没有这么容易成事。

    第二个人是袁可立,当年李景制定的战略规划就是在袁可立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而李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更离不开袁可立的教诲。可以说如果没有袁可立的教导,李景不过是一勇之夫。

    第三个人是陈老汉,当年李景孑然一身的时候,陈老汉把两个儿子和来自陈庄的子嗣交给李景,正是这几个人组成了李景起家的班底。

    另外,当年要不是有陈老汉,沈莹和沈老太爷恐怕就保不住了,要是保不住沈莹,恐怕沈家早就跟李景分道扬镳了。

    沈正、袁可立,陈老汉对李景都有大恩,现在李景成事了自然要回报他们。他们及家人哪怕是杀人放火,李景都得想法子保全他们的性命。

    令李景欣慰的是这三家还没有干出这样无法无天的事情。相比之下,袁家和陈家的家人要比沈家自律的多。袁家不用说了,以袁可立的家教,袁家的后人从未仗着祖父和父亲的权势做任何违法之事。陈老汉虽没有读过书,但是却极明事理,他知道陈家能有今天的权势是谁的功劳,怎能容后人玷污李景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