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寒门首辅 !
山西布政司的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处在北地,直面鞑靼人,养成了人人尚武的性格,民风极其彪悍。
跟这里的人打交道,需要更多的技巧。
不幸中的万幸是,潞安府位于山西布政司东南,不必像最北面大同府那样时刻担心鞑靼人兵临城下。
虽然潞安府比不了江南那些莺歌燕舞的府县,但在山西来说也算相对安逸了。
当然这个前提是能够让潞安府百姓从强地震中振作起来......
百废待兴,可是不好入手啊。
这日谢慎告了假,早早离开了翰林院回到府中。
徐芊芊得知夫君将要外放后,最关心的自然是自己能否同行。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徐芊芊着实有一些欣喜。
除了老家蜀阜,她唯一长住过的就是松江府和京师。对于外界她十分好奇,此番谢慎能够到山西外放,徐芊芊自然可以多去领略一处风姿。
何况在她看来只要能够和夫君朝夕相处,在哪里都不重要。
小女人的心思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透。
徐芊芊这里没有阻力,谢慎接下来便去到徐府向老丈人告辞。
他本以为将在京师这个大酱缸中混到致仕,谁曾想竟然风云突变,当真是叫人唏嘘。
徐贯得知谢慎被外放后非但没有惊讶,反而捋着胡须笑道:“这不是好事嘛。”
谢慎一脸愁容道:“老泰山说笑了,小婿在翰林院干的好好的,前些时日又侍班东宫,这种时候外放怎么能算好?”
做官也是讲究气运的。
谢慎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如果能够顶住这口气或许将来就能赢得入阁资本。
可眼下一外放,原本计划好的升迁轨迹可就全部被打乱了。
“你天资聪颖不假,但却缺少阅历。只在翰林院里修史能历练什么?今后你若是想做到老夫这般高度,还是得有些手腕。”
徐贯显然不知道谢慎的终极目标是要入阁做首辅,不然肯定一口老血喷出来。
在徐贯看来,能够做到一部侍郎便十分了不得了。
谢慎明白徐贯的意思。闭门造车的是没有前途的。到过地方主政和没到过的人完全是两个境界。
这一点便是翰林词臣的致命软肋。
徐贯是工部侍郎,部中员外郎、主事哪个不是人精,但这些人因为没有外放经历做事情显得假大空,很难切中要害。
翰林词臣会比这些部院官员更缺乏经验,将来谢慎若是有机会扶摇直上这可是灾难性的。
谢慎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心中还是有些不甘。
“外放的时机也太差了。屯留刚刚强地震,陛下便将我派去,这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徐贯摇了摇头道:“正因为此你更要好好表现。陛下为何派你去而不是旁人,不正是证明你能力出众吗?”
谢慎:“......”
他只能感慨,老丈人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实和常人不太一样。
“好事多磨,你有了地方主政的资历,将来回京想要进驻六部便是信手拈来了。”
再怎么说老泰山也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他的话谢慎还是要听的。
“小婿一定竭尽全力为潞安百姓谋福祉。”
“贤婿你今年十七了吧?”
徐贯满意的点了点头,话锋陡然一转道:“本来老夫是想等你二十再为你取表字的。但你此去山西赴任,任期足有三年。老夫担心赶不上,便提前替你取了罢。”
谢慎心中大喜。
虽然明代取字是等二十及第,但他毕竟已经步入官场,没个表字实在是不像话。老丈人肯出面替他取表字自然是极好的。
谢慎便冲徐贯拱手道:“多谢老泰山。”
徐贯点了点头,背负双手踱了几步沉声道:“慎字谨也,不如就叫谨修吧。”
谢慎心道徐老大人取的这个字确实还不错,比杨慎杨公子的用修还要贴切名的本义。
“多谢老泰山赐字。”
徐贯捋了捋胡须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不过你此去山西还是得谨慎一些,你可不是一个人。芊芊若是有什么闪失,老夫可饶不了你。”
谢慎笑着答道:“小婿便是让谁吃苦也不会让芊芊吃苦的。”
......
......
却说谢慎去到吏部办了相应手续,算是暂时告别了翰林生涯,走向美好新生活。
临行前一众好友设宴为谢慎夫妇践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的是心态。
谢慎实在不想在这种时候显露出小女儿情态,便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说我这不过是去山西三年,很快就可能回京师了。”
王守文却是红着眼睛道:“说的轻巧,三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三年呢?”
谢慎一时哑然,还是谢丕咳嗽一声解围道:“兴许慎大哥治理有功,一年半载便被陛下调回京了呢。”
谢丕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六部正印堂官,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通政使这样的红袍高官的任命一般要经过廷推手续。
但像谢慎这样的四品官要是调任回京真就是皇帝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谢慎望着不远处的青山感慨道:“大丈夫立世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希望此次可以为潞安百姓做些事情吧。”
他当然知道要想解决明代的土地问题需要从制度入手,譬如张居正搞得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就很不错。
但那是庙堂大佬才有资格做的。
谢慎现在不过是个四品知府,虽然勉强也穿了绯袍,但在那些大佬眼前真的就和蝼蚁一般。
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
“好了好了,时辰不早了,慎贤弟你还是早些上路吧。”
王守文强自笑道:“作这些小女儿情态,若是被人看了去真要闹笑话了。”
“保重!”
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谢慎顿了顿便毅然转身上了马车。
长亭外,古道边,一卷黄尘扬起,一队十几人的车队沿着官道缓缓朝南行去。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