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193章 三王会战(十六)

第1193章 三王会战(十六)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秋 !

    明军已经拿下虎牢,南北夹击之势,已经显现出来。

    多尔衮浑身颤抖,像是得了羊角疯一样,不过他屡经打击,听到这个令人绝望的消息,他反而冷静下来。

    这时,去追横冲马军的楼亲和瓦克达,先后奔了回来。

    原来他们追了一阵,遇上了在后压阵的忠勇镇,三万明军下马布好了阵型,火炮轰击,排铳齐射,稳住了阵脚,楼亲和瓦克达只能停下追击,先退了回来。

    他们一退,横冲马军和忠勇镇,便又跟着回来,像贴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

    两人来到多尔衮身边,对于他们,多尔衮并没隐瞒。

    两人得知明军已经拿下虎牢,顿时面如死灰,满脸的绝望。

    瓦克达怕周围的人听见,低声道:“摄政王,现在我们退路被断,要怎么办?”

    “我大清真的要亡吗?”楼亲痛苦的抱头,就差痛哭流涕了。

    多尔衮双目失神,久久无语,几名知情的满族大将,见他不出声,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几人不同程度上,都漏出了绝望之色,心如死灰,全都没了主意。

    前有阻拦,后有追兵,大军粮草耗尽,大清朝怕是真的要亡了。

    众人都将目光放在多尔衮的身上,等待着他做出决定,而多尔衮就是多尔衮,良久,他看了周围的年轻面庞一眼,忽然嘶哑着声音说道:“你们知道萨尔浒吧?”

    楼亲等人不明白,这个时候多尔衮为什么提萨尔浒,但还是点头道:“自然知道,我大清太祖天命四年,明贼集结人马八万六千人,又邀请海西女真叶赫部军一万人,朝鲜军一万三千人,总计十一万多人,号称四十七万,分四路攻击太祖,被太祖在四天之内各个击破,奠定龙兴之基。”

    多尔衮点点头,“当年明军十一万大军,四路来攻,太祖少兵少粮,却能力王狂澜,大败明军。你们都是太祖的子孙,体内流淌着爱新觉罗氏的血液,可否拿出勇气,再来一场萨尔浒,延我大清国祚呢?”

    楼亲、瓦克达、罗科泽,这些满清最年亲一辈,听了多尔衮的话,感受他的目光,心中不禁一震。

    当年后金方立国不久,明朝对于后金而言,就是个庞然大物,然而面对明朝之怒,后金却打了个萨尔浒出来。

    一众满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丝亮光。

    是啊!太祖起兵之时何其艰难,再最危险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现在还有十八万人,怎么能就这么心死呢?

    “王叔!”楼亲靠近了多尔衮,一咬牙,“王叔,说吧!让我怎么办?我们都听王叔的!”

    其余几人,也漏出了一样的神情,似乎有了老奴的事迹加持,他们也能逆天改命一样。

    “现在就像是萨尔浒,我大清已经陷入绝境,但只要你们有先辈的勇气,大清未必不能绝处逢生。”多尔衮平复了下内心,握着拳头,“现在明军两路而来,就像太祖当年一样,本王决定先破离我们近的王彦,再破从后杀来的戴之藩,你们可有信心!”

    这已经是满人生死存亡之际,他们没信心,也要有信心,不然就只能等死,几人重重点头。

    多尔滚见此,咬牙说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列阵,准备和明贼决战!”

    大军如果继续后撤,只要撞上包抄过来的明军,那金清联军被前后夹击之事,就会被全军知晓。

    那时就算满人有决死的勇气,汉军和金军却未必有决死之心,孟乔芳肯定马上西逃,汉军可能会立时溃败投降,到时满人独木难支,便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多尔衮被明军逼迫的没有办法,他能做的只有和王彦决战,希望能够再来一次萨尔浒的奇迹。

    满人的野性,在绝望中被点燃,楼亲等人心中燃起熊熊的火焰,祈祷萨满能赐予他们力量,来重现祖辈的荣光。

    一道道命令下达,清军开始在旷野上摆出阵型,准备迎战追来的明朝大军。

    满人多少明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一个个勉强打起精神,身上散发着阵阵肃杀。

    只是汉旗和绿营兵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不是说要退回洛阳就食吗?还打个锤子毛啊,还不趁着明军没有追上来赶紧跑,停下来,是找死么?

    绿营和金军,特别是金军,对此充满了怨言。

    天下三分,这样的大战略,只有金国上层的人物,才知道援救满清的重要性,金国普通的士卒,大多没有这样的觉悟。

    在他们看来,堂堂大金,为什么要帮助蛮夷,况且都四月天了,再打下去,家里的田地都要受到影响。

    金军士卒多有功业田,他们一个个着急回去,并不想为满清卖命。

    满人想要重现萨尔浒,可是其他人却未必有他们那样的决心,不过有多尔衮的命令,加上孟乔芳的支持,金清联军还是很快列好了大阵。

    金清联军刚在旷野上摆好了阵型,横冲马军就去而复返,重新来到距离敌阵三里处。

    不多久,刘芳亮也领着三万忠勇镇赶来,但他与王士琇见清军列好了阵型,都不敢轻举妄动。

    下午时分,王彦领着八万步军,终于赶到了战场,十四万明军集结完毕。

    明朝共治五年四月初五,中原大地,华夏文明的起源之地,天下等待已久的一场大碰撞,关系天下大势和皇汉民族中兴的决战,一触即发!

    王彦在众将的簇拥下,观察金清联军的大阵,见步军居中,骑在两翼,是个典型的防守反击阵型,顿时一声冷笑,对众将道:“多尔衮长于内斗,用兵不过如此,他列此阵,孤王胜算再多一分矣!”

    王彦领军以来,多次指挥十多万人的大会战,他跟清军打过多次硬仗,经验十分丰富。

    反观多尔衮,自从一片石之役以后,就没指挥过大战,专门搞满清的内部政治斗争去了。

    王彦从容调度,当即命令大军也列下同样的阵型,也要打防守反击。

    明、金、清三国的精锐之师,超过三十多万大军云集在洛阳之南数十里的旷野之中,如果算上已经赶到外围的东路明军,参战的人数,可以说接近五十万。

    这样规模的大战,历史上也不多见,而此种规模的大合战,其意义,也必然重大。

    明军若胜,天下大势便彻底归明,满清只有灭亡,没有第二种可能,清军若胜,虽然谈不上攻守易势,但足够让明朝痛上几年,短期内再无能力北上。

    三十二万大军的决战,两军摆开在旷野上,但凡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密集的军队。

    一时间,中原大地被大军覆盖,天空为旌旗所遮蔽,三十多万大军,挥袖成风,吐气成云,场面壮阔。

    可以预见,几百年后,此战仍将是后人心驰神往的一役。

    王彦一声令下,十四万明军快速成阵,金清联军中,多尔衮拿着千里镜观察,见明军主体阵形与他几乎一致。

    明军同样将步军放在中间,骑军放在两翼,只是明军的步阵,要比金清联军大一点,骑军要少一点而已。

    多尔衮见王彦摆出这样一个阵型,步阵前的士卒正忙碌地摆放拒马,挖掘壕沟,顿时喷出一口老血。

    要追的是明军,可是追上来后,居然又不进攻,反到想让被追的清军去主动攻击,而偏偏多尔衮急于一战,没时间继续耗下去,他只能改变阵型,从新列阵!

    一时间,多尔衮只觉得,世上在无王彦这么无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