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大明靖远侯 > 第154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第154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作者:风雪燕山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明靖远侯 !

    张鹤龄最近很忙,忙的连最疼爱的小妾都没时间临幸,但是他感觉很幸福,因为他已经开始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满足感。

    皇家牙行的事情终于在众人的运作下完成了,不过皇帝朱厚照似乎对这个并不在意,只是给了张鹤龄一道旨意,允许他组建皇家牙行,目前牙行的三个掌柜,张鹤龄六品、刘猛七品、王员外七品,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但是张鹤龄在这件事情上始终都抱有极大地热情,不就是没有办公的地方吗?买!不就是买了地方没有家具吗?买!不就是没有干活的人吗?雇!

    在经过一系列的买、买、买与雇佣之后,皇家牙行在一片鞭炮齐鸣声中正是成立了。张鹤龄在这一天没有穿标志着自己是伯爵勋贵的衣服,穿的是朝廷六品官服,刘猛与王员外二人也是身穿官服,陪在张鹤龄身边。

    在三人上方,一块大匾,上书四个烫金大字“皇家牙行”,大门两侧八面象征皇家的黄色旗帜呼啦啦被西北风吹得山响。

    商人当官!这个消息一下子就轰动了北京城。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元末明初著名的大商人沈万三那么牛的一个人,最后一官半职也没有捞到,反而客死异乡。现在京城中突然出现了三个穿着官服的商人,这绝对是一件震撼大明商界的大事。

    赵山河在昌平买灰窑的事情,这三个人早就知道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三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赵山河又要挣大钱了,随后他们得知无数赵山河的对头开始跟风,三个人寻思着通知赵山河一声,结果赵山河的岳父王员外对其他二人劝道:“那小子长了毛比猴子都精,这些人最后一准会被他坑。”

    于是张鹤龄、王员外和刘猛三个人静观其变,还是忙自己皇家牙行这一摊子事情。牙行开张,事情多的数不胜数,虽然每天都是极累,但是三个人依然是充满了干劲。一个多月的时间下来,张鹤龄与刘猛两个大胖子体重硬是掉了四十多斤,整个人都轻快了许多。

    牙行终于走上了正轨,京城、天津、直隶、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大商人闻风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磋商后,皇家牙行在最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占据了中华民族发源地。

    对于牙行表现出来的凶猛势头,朝廷依然是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如果说对牙行最有想法的人,就是刘瑾。眼瞅着牙行每天都是日进斗金,刘瑾心里如同猫抓一般,恨不得立刻干掉张鹤龄、刘猛和王员外。

    可是这三个人之中大掌柜张鹤龄那是货真价实的金牌皇亲国戚,是皇太后张氏的亲弟弟,只要皇太后张氏活在世上一天,张鹤龄的实际身份就不必那些“朱姓亲王”差。且不说干掉了张鹤龄皇上那会有多大的反应,就是皇太后那的怒火也难以招架;更何况那个二掌柜王员外还有个女婿叫赵山河,赵山河那个家伙更是个刺头,尤其是那个睚眦必报的性格,冷酷无情的手段让刘瑾也是心生惧意。

    当初赵山河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让张鹤龄牵头成立牙行,牙行是个赚钱的地方,如果没有硬关系,或者说是没有强大到令人生畏的保护伞,赚到的钱只能被别人瓜分。可是一旦有了张鹤龄这个大明朝的皇亲国戚级别的大纨绔主持,那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赵山河甚至在心底认为,在张鹤龄眼中刨祖坟可以,动牙行不行。

    事实也是如此,张鹤龄在这段时间先闯北京顺天府,再冲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一举趟平了北直隶与山东两省之间的牙行壁垒,打通了北京城与山东省的商业限制。在这个过程中,张鹤龄还打残废了山东布政使手下的一个看不起商人的经历(官职),虽然山东布政使司有上奏折参奏张鹤龄,但是张鹤龄根本不怕,硬是坐在山东布政使司内等到圣旨回复才洋洋得意的离开。

    离开的时候,张鹤龄对山东布政使司内的官员说道:“再敢对我皇家牙行的成员吃、拿、卡、要,下次老夫就不来了,来的人八成是靖远侯赵山河。到时候可就不是残废,保不齐你们这些人脑袋要滚一地。”

    张鹤龄威风凛凛大闹顺天府和山东布政使司,等于给中原属地的商人再一次打了第二针强心剂。让几千年来过的小心翼翼,活的憋屈不已的商人看到了雄起的希望。于是乎这群除了没有社会地位,其他都有的商人纷纷以皇家牙行马首是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混身官衣,如果能更进一步混个爵位当然就更好不过了。

    张鹤龄等人兴致勃勃努力发展牙行的时候,赵山河在牙行中也有参与的事情悄然从山东传到了北直隶。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了北直隶权贵以及朝廷大臣的关注,随即从刘大夏家中传出一则消息,更让这些人紧张不已。

    刘大夏说:“国有四维,士农工商。靖远侯此时虽然得罪了‘农’,但是却扶植了‘商’。此前此子尚且属于单打独斗,从此之后他将会代表商贾而战,祸及农工,尤其以农受波及最为严重。待其羽翼丰满,除了天下士子之外,农工二民俱伤其手。”

    堂堂“刘断”刘大夏口中讲出这样的话,顿时让无数人心头一暗。仔细考虑,感觉刘大夏所说的话绝对有可能成为事实。

    正因为刘大夏这句话,原本还在犹豫不定的中间派力量顿时开始与反对赵山河的力量勾结在一起,商议该如何抑制来自商贾这些充满铜臭味道阵营的冲击,如何将赵山河打入谷底,不再为祸农工。

    刘大夏的话语传到了皇帝朱厚照的耳中,朱厚照对其嗤之以鼻,不屑地说道:“孤陋寡闻,靖远侯如果要打击农工,何必给朕种植祥瑞土豆?这个老头实在是可恨至极!来人,传旨,刘大夏流放三千里。”

    朱厚照旨意一出,立刻引起朝堂众人的反对,所有的人出奇一致地为刘大夏求情,不论是阉党还是朝廷官员在这个时候都团结在了一起。

    朱厚照看着满朝文武全部出言反对,心中更加愤怒,但是满朝文武还不能太过得罪,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表达了自己愤怒的心情之后,将流放三千里的旨意改为流放五百里,而后怒挥袍袖,离开金銮殿。

    首辅李东阳看着皇帝朱厚照怒气冲冲离开的背影,在心中暗叹着:“刘大夏完了,这辈子重新回到朝堂的希望彻底断绝。”

    李东阳的判断是有依据的,如果刘大夏仅仅是得罪刘瑾,那么只要阉党倒台,他回到朝堂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刘大夏得罪了赵山河,而且还是年仅十四岁的赵山河,就算刘大夏能活一百岁,到时候赵山河不过也才四十出头,正是龙精虎猛精力旺盛的时候,他怎么可能让一个政敌回到朝堂?

    到时候,刘大夏就算有通天的手段,奈何实在是活不过年轻的赵山河,除了空悲切之外,没有其他的可能。

    古代的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的,两个彼此仇视的政敌,究竟谁能够笑到最后往往是由谁活的更久决定的。放眼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此时此刻能够比赵山河年轻的人,真的是一个都没有!

    此时在朱厚照的御书房,皇帝朱厚照正欢快地哼着小曲,此时他的心情是绝对的舒畅。原因很简单,他又给赵山河拉了无数的政敌,将赵山河往孤立的悬崖边又逼了一步。再这件事情上,朱厚照完完全全就是故意的,否则只要他讲出祥瑞“土豆”的事情,立刻就能够平息整个事件,而刘大夏这个已经古稀之年的老头也用不着流放五百里。

    朱厚照为了继续给赵山河拉仇恨,让他彻底沦为众矢之的,非常干脆的下旨,赵山河的卫队数量由五十人提升至二百人。

    朱厚照的这一道旨意再出,满朝文武、阉党集团全都猜出来了这是皇帝朱厚照释放的一个信号,警告所有反对赵山河的人别有歪想法,表明自己坚挺赵山河的坚定立场。只是这些人却看不透朱厚照心中更深一层的含义:你们尽情的与赵山河为敌,只要不伤及他的生命,我就不会弄死你们。

    皇帝亲自给赵山河拉仇恨,赵山河如果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会哭笑不得。明明他想要顺顺利利地加入封建社会大家庭,结果随着他来到的时间越久,距离这个大家庭的距离就越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封建社会大家庭的族长“皇帝”发现他是一个可造之材,所以准备将他放养,锻炼他的能力。而皇帝锻炼的方法就是先孤立你,然后找一大堆人来没完没了的给你出难题,当你把这些难题解决了,也就达到了皇帝的殷切期望,可以独当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