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五章:大唐危局!

第五章:大唐危局!

作者:花非花月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平阳公主府前,站着数人,其中为首二人,眉有圣痕,光华显耀,皆身材高大,英气纵横,与洛玄夜颇为相像,只不过没有洛玄夜那么“凶”和“厉”。

    洛玄夜这一辈,兄弟七人,名字为“日照星辰夜凌云”,此番前来的便是洛玄夜的四哥洛玄辰和六弟洛玄凌。

    洛玄辰身量比洛玄凌和洛玄夜略低,气质更显温润一点,带着一点点书卷气,洛玄凌则手间满是老茧,一看就是一个武人。

    洛玄夜和家中兄弟太多年不曾见,他匆匆跑出来,洛玄凌惊喜道:“五哥!”

    洛玄夜在府前狠狠抱住洛玄凌,在臂膀上锤了两拳,喜道:“好小子,多年不见,竟然这么壮!”

    “四哥!”

    三人也不站在府外叙旧,洛玄夜将二人迎进府中。

    洛玄凌踏过门槛时,望着平阳公主府的匾额,边走边笑问道:“五哥,你婚后一直都是住在公主府吗?”

    洛玄夜一指西边的宫城,笑道:“偶尔也会回国公府。

    你嫂子受到皇帝的宠爱,赐下的公主府是最接近皇宫的,上朝颇近。

    我的国公府在另一个坊市,所以我们夫妻二人住在这里,而且公主府是正一品的规制,使用各种器物都方便。

    四哥和阿凌先住在这里,之后不想住在这里,就先住在周国公府,我和秀宁给你们在长安北城东市这边购置两处房产。

    这里居住的大多数都是贵族以及皇族,周围的坊市,许多空置,以后都是要留给那些李氏宗王以及公主们的。”

    洛玄辰四处打量着说道:“周国公,好爵位,唐皇有心,四弟你在大唐地位不一般啊。”

    洛玄夜挑眉道:“自然,否则也不会给诸位兄弟写信。

    上阵亲兄弟,要在大唐时局中,占据更重的位置,靠我一个人可不够,我洛氏的未来,可能就在大唐了。

    等皇帝登天子位,周国公的爵位会给家族带来许多好处,这不就是我们的目的?”

    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洛氏,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限定范围内,在不喧宾夺主、被天道判定为实际君王的情况下,占据更重的地位。

    洛氏不能比皇族更强,洛氏家主不能长久的、传承的凌驾于天子之上。

    在这個规则下,洛氏要尽可能的变强,这就是现在的洛氏!

    几人很快走进堂中,洛玄夜招呼二人坐下后,洛玄凌问道:“五哥,那位秦王真的有你说的那么优秀吗?”

    洛玄夜点点头道:“在皇帝的这几个子嗣中,他是最特殊的一个。

    当初在太原时,时人称其为‘太原公子’,在如今门阀寒士差距极大时,他不以门户之见待人,折节下士,很是不一般。

    至于其余种种优点,为人风度,日后你们和他相处便能知道,我只能用真诚来形容。

    看来四哥和六弟都是要加入秦王麾下了?”

    洛玄夜给洛玄辰和洛玄凌引荐的时候,肯定是要引见给李渊的,但二人既然这么说,那日后定然是偏向秦王的。

    洛玄辰轻笑道:“来时为兄了解过李唐,唐皇果然如果老祖宗所评价的那样,没有开国天子的才能。

    自古以来都未曾听闻过,开国君主不打仗的,按照唐皇的规划,未来大唐的开国功臣和开国武将集团,都会在秦王麾下。

    这种情况,产生冲突是注定的,我可不想以后,和五弟你因为这个原因,站在对立面上。

    我们三兄弟,要么一起辉煌,要么一起离开大唐。”

    洛玄辰想得太远,让洛玄夜有些不安,低声道:“秦王没想过和太子争夺储位,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不错。”

    洛玄辰只淡淡说道:“李氏不是洛氏,上没有素王老祖,下没有圣痕,感情有什么用?”

    洛氏子对大唐的判断和天下其他人不同。

    每一个洛氏子在略微了解李唐后,都能够看出内部注定会出现的割裂。

    这种割裂源于洛苏对李渊所判下的“死刑”。

    洛苏认为李渊能力不行,不足以成为天子。

    所有的洛氏子都依照李渊不行分析李唐的局势,那就得出了唯一的结论。

    李渊要依靠优秀的儿子夺取天下。

    那平定天下的人是谁?

    洛玄夜沉默着,洛玄凌有些不安,洛玄辰则平静的饮茶。

    身着嫩绿衣裳的侍女小跑进来,眼角略带好奇的看了洛玄辰和洛玄凌两眼,向洛玄夜福礼道:“驸马,公主回来了。”

    说话间,英姿飒爽一身朝服的李秀宁已经走进堂中。

    洛玄夜不再多想,给几人互相介绍,对于两个洛氏子的出现,李秀宁欣喜道:“四哥和六弟,待明日我便进宫向父皇举荐你们,父皇定然欣喜,有四个和六弟在,夫君从此不再势单力薄了。”

    听到李秀宁这么说,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洛玄辰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大臣,宗族势力都很是关键,那些门阀之所以强势,就在于强大的宗族,互相守望相助。

    洛玄夜现在的位高权重,是完全依附于李氏皇族的,如果从权力自下而上来说,他没有自己人,洛玄辰和洛玄凌的出现,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势单力孤的局面。

    李秀宁能想到这一点,说明她将洛玄夜放在心里。

    李秀宁让人下去给二人收拾客房,这是府中嬷嬷将正哇哇大哭的小郡主抱了过来。

    公主的女儿当然不是郡主,但李秀宁的女儿是郡主。

    李秀宁还没有反应过来,洛玄辰和洛玄凌已经瞬移到了小女娃身边,洛玄辰已经将小郡主接过抱在怀中。

    圣痕之间的感应,让小郡主瞬间止住了哭声。

    她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望着洛玄辰和洛玄凌。

    “我们洛氏下一代第一个洛氏女,阿夜,她叫什么名字?”

    洛玄夜笑道:“元翎,孔雀翎的翎。”

    洛玄凌满是老茧的指腹轻轻在洛元翎白皙透亮的脸上触碰,然后小手握住了他的手指,洛玄凌这么一个壮汉,脸上竟然浮现出宠溺的笑容,轻轻晃着洛元翎的小手。

    洛玄辰将洛元翎高高举起,朗声笑道:“生于洛氏,阿翎有福啊。”

    洛元翎便咯咯笑起来,小手拍着。

    ……

    翌日。

    李秀宁进宫向李渊讲了洛玄辰和洛玄凌的到来,这让李渊很是自得,向裴寂等左右宫人说道:“当年汉高祖刘邦,也不过只有英文献侯洛亦一人辅佐他,而现在朕却有三人,这岂不是说明,朕胜过刘邦万分?”

    洛氏的到来既让人振奋,又让人心忧,大臣们纷纷恭维着李渊,让他更是开怀,而后李渊思索了一下说道:“洛氏乃是高门,又是驸马的近亲,我大唐应该重用,伱们说应该给他们安排什么职位?”

    李秀宁按照昨夜商议的话说道:“父皇,洛氏子投我大唐,自然不是为了坐享富贵,而是为了建功立业来的。

    若是直接安排朝官,品轶不足,恐怕不能人尽其才。

    不如将他们纳入幕府,日后随从出征,立下功勋再升迁,想必更为合适。”

    李渊听着不由自主的点头,洛玄夜是自己的女婿,晋阳起兵的元从功臣,还为大唐立下了功勋,现在是正三品的左骁卫大将军,爵封周国公,这都是他应得的。

    这两位洛氏子自然不能如此,还是要从低级的差遣做起的,这毕竟已经不是世卿世禄的时代,尤其是职官,不能轻易授予。

    李渊略一沉吟,便说道:“刚才平阳你说,二人皆擅长武事,朕正有意要征讨西凉李轨,使秦王和齐王出征,那洛玄凌年小,调入秦王府,担任副典军。

    洛玄辰既然是驸马的兄长,便调入齐王府,担任齐王府的典军。”

    亲王府典军是正五品上,副典军则是从五品上,差了两级,李渊根据两人年龄以及辈分安排了官职,但实际上差不多。

    因为洛玄凌进入的是蒸蒸日上的秦王府,而洛玄辰进入的是齐王府,单纯的论前途,肯定是洛玄凌更好一点。

    只能说幸好是齐王府,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关系好,齐王李玄霸基本上唯李世民,马首是瞻。

    如果是调入楚王府,那就只能和李元吉起冲突了。

    李秀宁略一盘算,和本来所预料的也没有什么区别,便直接应下来。

    这个级别的官员,不需要皇帝面授,之后直接三省走流程,让尚书省的吏部去批就可以,有身为内史令的李秀宁盯着,也没人会卡这个东西。

    待流程走到三省时,又有洛氏子来到了长安的消息,已经传得到处都是。

    “真不愧是洛氏,世显高门,一出仕就是正五品上的高官。

    唉。”

    洛玄辰和洛玄凌这两个官职,表面听上去不高,但实际上已经高太多了。

    要知道两个人几乎是白身!

    现在天下官吏的级别,从一品到九品,正、从不同,还有上下之别。

    正一品、从一品,一直到从三品。

    四品开始,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一直到从九品下。

    正式官职共有三十级,掌管府兵的校尉,才从七品下。

    在三十级之外,还有级别,叫做流外官,流外一等到流外九等,也就是一共三十九级官职级别,洛玄辰和洛玄凌直接就站在了中上等。

    洛玄辰的正五品上,同级别的官员,是洛阳令、晋阳令、长安令,一介白身直升至此,如何能不让人艳羡。

    只能说,李渊真的看重门阀出身,洛氏那升级到国朝天柱级别的声望的确是硬,能影响天下人的看法,李秀宁和洛玄夜的面子,以及洛苏的面子,的确是大。

    洛玄辰和洛玄凌接受了这个差遣后,洛玄凌跟着洛玄夜前去秦王府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洛玄凌,左看右看,拉着他坐在席中,忍不住开怀大笑,“好啊,本王现在既有青阳,又添一员猛将,我大唐兵锋,谁能阻挡?”

    秦王府中很是热闹,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在,李世民索性便为洛玄凌的到来举行了一场筵席,席中洛玄凌露了几手,让众人更是为他喝彩。

    洛玄辰则前往齐王府去见了李玄霸,李玄霸对他很是的说道:“本王永远都忘不了,当初本王躺在病床上,仿佛已经见到了黄泉之路,最后是文公救了本王,他将本王从黄泉之路拉了出来,这是本王和洛氏的缘分,以后我们一起为大唐,只要有功劳,本王都会向父皇呈报。”

    感受到李玄霸的善意,洛玄辰知道,自己的未来大概就在这里了。

    李玄霸。

    ……

    李轨和西突厥之间的战争,爆发的极快。

    西突厥动用了超过十五万的骑兵,驱赶着大量的牛羊前往进攻凉州河西四郡。

    李轨直接人都傻了。

    不知道西突厥发的什么疯。

    等到西突厥的檄文到了河西,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一方面暗自痛骂,一方面给西突厥的神圣可汗阿史那塞写信,说自己绝对没有骂他是胡人。

    “君为诸夏贵胄,朕亦为诸夏贵胄,同立于素王青天之下,应当携手,平定诸胡,不当自残。”

    但阿史那塞根本就不信,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一句,“这些中原人,坏得很。

    他们不崇信素王。

    据说在中原,就算是辱骂素王,也没有律法的惩戒,简直,简直……”

    他竟然从脑海里面,找不到一个足够脏的词,来形容这件事。

    “狗娘养的!”

    下面有臣子接上话,虽然觉得程度太轻,但阿史那塞还是顺着说道:“没错!

    必须要狠狠地教训这个李轨,而且他有什么资格称帝?

    和本可汗平起平坐?”

    与此同时,李唐也在针对李轨,而且是从两方面一起。

    一方面有凉州安氏说能够平定河西,献给大唐,这是从内部瓦解。

    一方面,李渊正在抽调关中折冲府,随时准备让李世民挂帅出征。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本就在河西不太得人心的李轨,很快就支撑不住。

    简直如同天选一般,李唐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又得到了一片广袤的土地。

    虽然不是产粮地,但确实一块可以养马的土地,最重要的是,得到了整个凉州。

    李唐在西边的边境从长安之外三百里,推进到了长安之外一千五百里!

    李唐终于可以没有太大后顾之忧的东出,不必担心大军一动,长安空虚,直接被西凉国偷袭后方。

    前提是解决汹汹而来的西突厥!

    本就准备着征讨西凉国的大军,这下有了用武之地。

    李渊以李世民为行军元帅,又任命十大行军总管,率领三万关中诸卫府府兵出河西。

    面对突然投降大唐的李轨,阿史那塞是有些懵的,他还没用力,怎么凉国自己就倒下了?

    等到得知唐国出兵的消息,阿史那塞就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和唐国大战,他匆忙出兵,准备不足,不可能打进关中,况且他现在还没有攻下河西的任何一座坚城,根本就不能向前推进。

    “可汗,我军匆匆而来,没有必要和中原死磕,前些时日大祭司曾经说过,在神庙之西,原来康居所在,有不信仰素王的异教徒,应当剿灭,我们应该回到神临王廷,在素王神圣之地,举起王旗。”

    在他犹豫的时候,又有人开始劝他撤兵,对于很多西域人来说,不是特别想要进入中原。

    他们习惯了草原上的生活,而且西域什么都有,他们想要往西以及往北去占据更多的草原,而不是去中原争斗,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原很危险。

    阿史那塞沉思着,想来想去,除了去素王埋葬之地外,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进入中原,现在西域尚且没有统一。

    那就回去!

    他下定了决心,就毫不犹豫,手中持着缀满宝石的弯刀,在大帐中站起,“告知唐军,让他们杀死李轨,将李轨的头颅送到我的汗帐,本汗便会退军!”

    当李世民开始准备战争的时候,便得知了阿史那塞的要求,众人一下子都愣了。

    这西突厥可汗的脑子?

    李世民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吩咐道:“派人去把李轨追回来,不用送回长安了!”

    在接手凉州后,李世民就把李轨押送回了长安,最后等待李轨的唯一结局就是被斩首,现在既然有用,那就不用浪费,直接杀了送给阿史那塞。

    阿史那塞拿到李轨的头颅之后,立刻将之踩到了脚底,颇为猖狂的笑起来,而后又说道:“找人将他的头颅给本可汗做成夜壶,以后本可汗就用这个,让所有曾经侮辱本可汗的人知道,这就是得罪本可汗的下场。”

    在用李轨的头颅泄愤之后,阿史那塞果然依照先前的约定,痛苦的撤军,李世民本来只不过是试试,没想到还真的会如此。

    这一场应该算是胜利的战争,来的莫名其妙,大唐就这样白白得到了一片土地?

    无论愿不愿意相信,无论是不是上天的眷顾,但这就是事实,就如同当初蜀地归附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都觉得,或许上天真的是眷顾大唐的。

    对于大唐而言,最难的几步,都很顺利的,在两年之内就完成了。

    李世民重新布置了凉州的防务,以防止未来西突厥的卷土重来,无论是他,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丝毫的和西突厥作对的想法。

    如果将天下的各个区域定一个级别的话,那身处边陲的西域,在统一天下的各个板块中,无疑是不重要的。

    只有在天下统一之后,才有取得西域的价值,现在即便是拿到了,想要从西域调兵,那也太难了,几乎是对统一天下,没有什么帮助的。

    现在整个大唐,从上到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迅速的东出,就如同无数次曾经东出统一天下的王朝一样,快速的得到天下。

    ……

    在李世民回到长安后,很快就得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李元吉所镇守的太原,和刘武周打起来了。

    那个一直盘踞在晋阳的刘武周,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要夺取晋阳,这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这说明刘武周和突厥已经达成了一致。

    他已经不太担心突厥会抄了他的后路,甚至可能,突厥也会出兵帮助刘武周。

    这很合理,因为突厥应该是反应过来大唐不想和他们合作了。

    “突厥发生了内乱,自顾不暇,所以刘武周乘势南下。”

    幸好,情况没到最糟糕的情况,只有刘武周,没有突厥人,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李世民率领的大军虽然没有打仗,但是从长安一路到河西走廊,来回经历了长时间的行军,必须要进行休息。

    而且刘武周虽然来势汹汹,但太原毕竟是老家,李唐在那里有深厚的统治基础,还布置有重兵,刘武周想要攻下,并没有那么容易。

    正如李渊所说,“刘武周以区区之地,竟然敢进犯我大唐两千里的疆域,他不过是找死而已。

    待我大唐稍微恢复一点,只要太原守住,区区刘武周,败亡将是他唯一的结局。”

    是的。

    只要太原守住,刘武周得不到大粮仓,他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但太原能守住吗?

    大多数人都认为可以守住!

    晋阳那可是一座坚城,可以说,整个天下的州治中,能比晋阳还坚固的城池,都不多。

    除非用水攻,否则想要攻下晋阳是很难的。

    水攻哪里有那么简单,那除非是绝对的碾压,军队已经将城池彻底包围,那种情况下,才能让攻方顺利的去挖掘河道。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回到了长安城,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

    这个人叫做——李元吉。

    他的身份则是大唐皇帝嫡四子,楚王。

    他身上的职位则是太原晋阳留守,任务是守卫晋阳,李唐的龙兴之地,大本营,也是整个河东的枢纽。

    他为什么会回到长安呢?

    因为晋阳丢了。

    他所守的晋阳丢了。

    所以他直接逃了回来,还带着自己的妻妾和孩子,以及那些珍贵宝物,就算是回来的路上,他也还在享受。

    晋阳是怎么丢的?

    他感觉打不赢,面对来势汹汹的刘武周大军,尤其是麾下的宋金刚太猛,于是他骗了晋阳的守军,说出城侦查,然后直接逃之夭夭。

    晋阳未战而降!

    在晋阳丢失的同时,从晋阳开始,宋金刚一路攻城略地,速度比起当初李唐拿下河东还要快。

    真不愧是关陇门阀的优良传统。

    弘农杨氏拿不下弘农,晋阳李唐守不住河东。

    长安朝廷陷入了呆滞之中,这楚王李元吉怎么?

    李渊整个人的脑瓜子都是嗡嗡的,他想要狠狠地训斥李元吉,但最后还是克制住了。

    这么惨烈的失败,必须要找到一个责任人才是!

    这个人当然不能是李元吉,那可是他的儿子,如果处罚李元吉,先不说李渊不忍心,毕竟他这么护犊子,还可能会伤害他的威望。

    那就只能让李元吉麾下的臣子背锅了,但这口锅,一般人是背不动的。

    王府中最重要的官职就是长史和司马。

    当初李渊当唐王的时候,裴寂是他的长史,刘文静是他的司马。

    后来李渊当了皇帝,这两个人就直接成为了宰相,可想而知这两个职位的重要性。

    能够给李元吉背锅的,只能是这两个人,但这两个人也不能随便罚,要看身份,李渊的典型做法。

    皇族的人是不能动的。

    他想要让人背锅,但是李元吉的属下却不愿意背锅。

    这口锅背下来,不说以后飞黄腾达,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这就搞得李渊很难受。

    最后只能悻悻的向群臣说道:“虽然朕知道楚王司马有错,但决策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朕以为,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先考虑如何夺回河东。”

    李元吉这回事就当作没有发生,冷处理掉,很多人有些不忿,上次薛举的时候,李渊可不是这样处理的。

    戴罪立功的刘文静和殷开山都被训斥了一番,其余没什么功劳的更是被处理。

    这么双标的做法,让李渊失掉了不少人心,不过李渊并不在意,君臣名分定下的好处就是,就算是臣子对皇帝不满,但只要不到根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反噬。

    这是君王天生的特权,对臣子的功过双标。

    就在李唐朝廷还想着如何处理李元吉时,刘武周麾下大军在宋金刚的率领着,已经快要攻下河东郡,和李唐隔着黄河对望了。

    长安彻底震动!

    这是大唐建立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比薛举当初还要危险!

    ————

    上天给予了唐朝很大的眷顾,但同时也给予了它极大的考验,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在后世看来,会极大拖后统一进程的事件,刘武周攻取太原便是这样的一件大事,按照过去数百年的经验来看,唐朝和刘武周,应该在并州进行一场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但结果并非如此,笔者将会在本篇章中,详细讲解这场战争对于唐王朝建立的非凡意义。——《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