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特殊案件调查 > 第三零四章 感兴趣

第三零四章 感兴趣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特殊案件调查 !

    周海问:“除了这件事,还有别的事吗?”

    老陈:“没有了。”再次奇怪地望着我们,“怎么这么问?”

    周海跟人调查取证太有经验了,马上回道:“就是这么一问,防止有疏漏。”

    看来平房时期,就只有这件事了。女人和小女孩的事,还得再往前推。

    于是周海接着问:“那在平房以前,那里又是什么呢?”

    老陈略略一回忆:“是个澡堂子。”

    我们仨儿一听到澡堂子,心口便是一跳。澡堂子可不是跟水有关吗?而且有的是热水。

    周海忙问:“澡堂子是不是也出过什么事?”

    老陈惊诧地睁大了眼睛:“你知道?”

    周海:“我猜的。”催促道,“你快说吧。”

    “哎呦……那事真是。”老陈的脸上露出一种不可名状的难受,又像惊恐又像恶心。

    “唉,真是挺惨的。”他一啧嘴,“以前的那种大澡堂子,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不是像现在的淋浴,而是中间一个一个的大池子,大家一起在里面泡着。”

    周海:“知道知道,放个屁撒个尿的都没人知道。”

    “那是。”老陈笑了笑,一会儿又收起笑容,“有个女人淹死在澡堂子里了。”

    “是快要过年的时候吧。以前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热水器,都得到澡堂子里洗澡。过年之前一定要洗澡嘛,所以每到过年前的几天,澡堂子人都特别多,得开通宵。”

    “那个女人就是上完小夜班去的,后半夜人就少了。她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虽然人少,可也还是有人进进出出的啊。可就是没人看到她淹水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在热水里泡得通红。”

    我听着也有点说不出的难受,心里直发毛。

    老陈:“有人猜,她可能是一不小心踩滑了,正好磕到头,然后往池子里一掉。从头到尾都是闷的。”

    看来女人,热水的谜底也有了。

    “澡堂之前呢?”我赶紧追问,“是不是还有过秋千啊?”

    老陈皱着眉头,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想:“秋千?”这次想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对!澡堂子以前是个老幼儿园。幼儿园里有个秋千,就是很简单的那种,杠子上挂个轮胎的。”

    周海:“是不是摔死过孩子?”

    老陈点点头:“对!”脸上止不住的惊诧,“你怎么知道?”不禁有些怀疑地看向我们,“你们……到底是调查什么的?”

    “谢了,你提供的情况很有用,”周海很滑头,半真半假,“我们也只是在调查中,现在也不知道能调查出什么来。”

    我问:“除了这些,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的事?”

    老陈听我还在问,不免有些心惊胆颤:“还有别的事?”

    我赶紧再次安抚道:“不是不是。我们一般调查都会这么问,就是防止有疏漏。”

    老陈松了一口气:“吓我一跳,我还以为真有别的事。”想了一会儿,摇头,“没有了吧?”

    我又问:“那在幼儿园以前呢?是什么地方?”

    老陈:“还得往前推啊?”

    我笑道:“是啊,麻烦你帮帮忙。尽量往前推,知道多少说多少。”

    老陈也笑,笑中也透出点儿自得:“那你们可真问对人了。”

    于是,老陈井井有条地给我们溯本求源。

    “幼儿园以前是个学堂。据说是光绪皇帝搞百日维新的时候,全国到处新建各式学堂,我们这里也搞了几个。可是还没用上呢,光绪皇帝就被老太后关起来了。”

    “公寓楼这里的学堂荒废了好多年,后来又搞什么革命,民国了嘛,还是用了起来。”

    “学堂之前先是个私塾。听说是个大官建起来的,专门就给族里的孩子读书,很有名。再往前就不知道了。”

    “但是出没出过事就不知道了,太久了。”

    知道了这么多,也是大突破了,尤其是搞清楚了在公寓楼里作祟的那三个鬼魂。学堂、私塾,我们可以再去调查。

    谢过老陈,我们就直奔市图书馆去了。

    市图书馆里收藏着银江市各个时期的老地图,最早的一张是明朝中叶的。

    不过我们不能看原版,其实也没必要,市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扫描的电子版。

    不知道是原来版本的原因,还是扫描的原因,有些细节不是太清楚。

    这个时候,章家骠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用自己编写的一个程序,可以把图象处理得更清晰。

    多个时期的地图排放在一起,公寓楼的变迁一目了然。

    老陈给我们的情报都非常准确。私塾的存在时间是最长的,从明朝中叶就在了。

    这个私塾属于银江一个姓伍的望族。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清妙观。清妙观真是有年头了,在明朝中叶就已经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了。

    “可惜没有更早的地图了,”周海叹,“不然就能知道清妙观以前的祠堂到底是哪家的了。”

    我:“那也不一定。虽说祠堂那一户人家也是当地的望族,但也不知道有没有当大官的,不一定够格标到地图上。”

    周海:“也是。”

    章家骠迅速地登录了市图书馆的电子书库,翻出了关于伍氏私塾的一些资料。

    伍氏原来不是银江本地人。到明朝中叶,由外地迁入,结果很快出了一个大官,两榜进士出身。古时很多读书人也只有出仕这一条路,当了官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大家子,乃至整个家族的事。所谓光宗耀祖,自然也不是一个人的需求。开办私塾、学堂,周济族人、乡亲,多到可以算是必修课。

    更棒的是,这个伍氏,章家骠还查到了一份明确的族谱,最近的更新就是前几年而已。

    貌似现在也没有族长这个说法。

    我们挑了几个辈份高、年纪大的人,准备一会儿就去拜访。

    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拜访伍安民。这位伍安民虽然是族谱上写的,现今伍氏辈份最高的人,但年龄倒不是很大,比老陈还年轻个几岁。

    而且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一到他家才发现,正好赶上一次小型的家庭聚会,坐了一屋子的老头子、老太太。直觉告诉我们,我们挑中的几个人和眼前的几位应该大差不离。

    伍安民家境颇好,带我们进去的是保姆,还很麻利地给我们泡了茶出来。

    客厅够大,加上我们三个不速之客,也并不显得拥挤。

    伍安民面色红润,头发黑而茂密,而且很有教养,等我们坐定,喝了一口茶,才笑眯眯地问:“听说你们是省里来的记者,但不知道是哪家的记者啊?”

    为了方便和老头子、老太太们打听他们的家族秘史,我们这次没有用省厅的证件,而是用了省城日报的记者证。总部为了方便我们做各种调查,准备了好几份证件。只不过我们最常合作的还是各地方的警局,所以省厅证件出镜率最高。

    当下,周海就拿出省城日报的记者证给伍安民看了。

    省城日报的权威性不言而喻,伍安民立时哦了一声,点了好几下头。

    周海趁势道:“我们就是想多了解一下你们伍氏家族。你们伍家也是银江的望族了,历史上还出过许多达官名流。”

    伍安民笑着摇了摇头:“那都是老祖宗们各显神通,到我们就都是普通人了。”

    其他老头子、老太太也跟着笑。不过看得出来,谦虚归谦虚,一个个还都是很受用的。

    周海便也没有再多吹捧,直入正题道:“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明朝中叶时,伍家开办过一个私塾?”

    伍安民:“没错,是有过。”

    周海:“能给我们多介绍一下这个私塾吗?”

    伍安民:“这个私塾一开始就是家里的一些近支子弟读书,后来渐渐扩大,凡伍姓子孙都可以来读书。到了最鼎盛的时候,不光是伍姓子弟,包括一些姻亲好友的子弟也可以来。一直到清末光绪帝百日维新,才改成了公家的学堂。”

    我有意地叹道:“历史挺长的呀!”

    伍安民:“还行吧。”

    我接着问:“私塾历史这么长,一定有不少趣闻轶事吧?”

    伍安民微微愣了一下。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都看到了。

    不过伍安民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很大方地道:“趣闻倒谈不上,但神神怪怪的传说是有一些。古时候人,科学不发达,总是很容易相信这些东西嘛。”

    我赶紧做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兴致勃勃地请求:“那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伍安民有点儿莫名其妙:“都是些无稽之谈,你们大报纸的记者还对这些感兴趣?”

    我赶紧道:“感兴趣!”

    但一开口,就尴尬了。

    因为周海、章家骠也不约而同地开口了。三个人的声音突然合在一起,效果有点儿震撼。一屋子的老头子、老太太都是一愣,然后又都笑了。

    “其实也没什么,”伍安民很随意地道,“我们伍氏本来不是银江人,明朝中叶的时候才来到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