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10万个为什么大全集 !
为什么中国人每人都有生肖
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每人都有一个生肖,即所生的那一年的属相。例如1984年甲子年生的属鼠,1985年乙丑年生的属牛,1986年丙寅年生的属虎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古代用干支纪年,每个人出生的年代也是用干支计算的。但在古代民间要记住出生那年的干支年份比较难,为了便于人们的记忆和推算,就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来和十二地支相配:
这样,每年用一种动物作为那一年的“属相”,十二年一个循环,称为“十二属相”。例如1986年是丙寅年,寅年属虎,于是1986年丙寅年被称为“虎年”,这年生的人的生肖属虎。记住丙寅比较难,记住自己属“虎”就容易得多,决不会忘记。可见这本来是一种为了简便记忆和推算生年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在古代,由于受到宿命论的影响,生肖被蒙上了迷信色彩。有的说生在狗年的人就是狗投胎的,又有的说生在猴年的人脑子聪明,也有人说生在某年的人就像某种动物等等。这都是毫无根据的迷信说法。在古代社会中因为自己的属相而偏爱某种动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其实这都是迷信思想在作祟。如果我们破除迷信,那么,这种用生肖来记生年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
知识点:生肖、干支纪年、天干、地支
为什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
大家都知道,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古书中还有翁主、郡主、县主等名称,她们与公主有什么区别呢?
“公主”这名词是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的。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事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主”,是“主婚”的意思。当时,天子的女儿叫“公主”,诸侯的女儿也叫“公主”,又叫“郡主”。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公主,诸侯的女儿就称为翁主了。翁主比公主就低了一等。
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妹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妹妹称为大长公主。如汉武帝时,称景帝的妹妹为馆陶大长公主,称武帝的妹妹为平阳长公主等等。加上“长”字、“大”字,是表示尊崇的意思。东汉时皇帝的女儿都封为县公主。
到隋唐时代就不同了。太子和诸王的女儿也封郡、县,但不能称公主;太子的女儿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称县主,但不能称郡公主、县公主,以区别于皇帝的女儿。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称为县主。
古代公主出嫁也有专门说法,称“出降”“下降”,古书上有时也写作“下嫁”。娶皇帝的女儿,也不能说“娶”,而只能称“尚”“尚主”,“尚主”就是上娶皇帝女儿某公主的简称。这种专门名称都表明封建社会的贵贱等级十分森严。
知识点:公主、翁主、诸侯、主婚
为什么皇帝的女婿叫“驸马”
一说到驸马,大家都会说是皇帝的女婿。这大概都是从《打金枝》、《女驸马》、《秦香莲》等戏剧中得到的知识。可是,皇帝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呢?一般人恐怕就未必知道了。
驸马原来只是一个官职人的名称,叫做驸马都尉,是汉武帝开始设置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说:“驸马尉掌驸马,武帝初置。”颜师古注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可知驸马都尉的职责是掌管皇帝的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驸马就是副车之马的意思,副车就是皇帝出行时备用的车子。这本来与皇帝的女婿毫无关系。
三国时,玄学家何晏娶金乡公主,魏文帝让何晏做驸马都尉,这官职就跟皇帝的女婿搭上了关系。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授给驸马都尉的官职,简称为驸马。后来,驸马都尉专门授给皇帝的女婿,于是,驸马成了虚衔称号,并非实际官职,皇帝的女婿实际上不去管副车的事。如晋朝大将军杜预娶司马懿的女儿高陆公主,侍中王济娶司马昭的女儿常山公主,杜预、王济都被授给驸马都尉的称号。这样,驸马都尉就不再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的一种近侍官,由官名变成皇帝的女婿的专门称号了。
知识点:驸马、官名
为什么古代称中原为“中国”
今天我们说“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家。可是,古书中所说的“中国”,却往往不是指全中国,而只是指当时的京师或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后来,历代文学家在诗文中也经常用“中国”指中原地区。为什么古代称中原为“中国”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统治者都建都在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所以把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而把其他地区称为四方诸夏或蛮夷地区。
在古代,往往用“天下”指全中国,指全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这是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老的大国,在当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所以称统一中国为“奄有天下”,某个朝代灭亡称为“失去天下”。
在古书中,凡称“天下”,往往是指全中国,而称“中国”时,往往只是指中原地区,这是读古书时必须注意的。
知识点:中原、中国、天下
为什么古代有“九州”等名称
在古代著作中,可以经常看到“九州”“九有”“九围”“九域”等名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九州”是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时代的地理区划,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州名。相传在四、五千年前,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人们被迫向山顶、高地迁徙,后来由大禹采用疏导河道的方法,才治服了洪水。所以周朝人把大地看成是禹平定的,有“禹迹”之称。他们又认为是大禹把天下分作九个区域,让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九州之名。其实,当时的九州并不是一个有具体范围的名称,这里的“九”,只是表示多数的意思。到春秋占国时才有“中国九州”的概念。
在古书中,九州的州名说法不一。如《书·禹贡》称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为九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尔雅·释地》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
后来,人们认为《书·禹贡》中的九州名称是夏朝的制度,《汉书·地理志》开始认为《周礼》中的九州名称是周朝的制度;三国时魏国孙炎注释《尔雅》,开始把《尔雅》中的九州年作是商朝的制度;于是,后来的史学家就把它们合称为三代九州。《吕氏春秋》因为不是经,所以史学家就没有对它作出解释。
实际上九州都只是当时的学者是各就其所知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的九州的境界出入很大。如《书·禹贡》把泰山以东以北地区属于青州,但在《周礼·职方》中把这些地区属于幽州;而《周礼·职方》的青州,则相当于《书·禹贡》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各书对九州的实际地界是不一致的。详细情况可以查阅各种地名辞曲。
“九州”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又常写作“九有”“九围”“九域”“九野”等等。它们在诗文中的运用,往往都是指“中国”,即中原地区。
知识点:九州、中国、中原、地理区别
为什么古代的通商之路称做“丝绸之路”
在汉代时期,我国开辟了一条从那时的首都长安(今西安)作起点,横跨亚洲大陆,直到地中海,再渡海到终点罗马的一条通商道路后,经过这条绵延达7000多公里、连结三大洲的商路,汉族人民便把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伟大的四大发明,都传向了全世界,但西方很多特有的特产与文化,像狮子、骆驼、葡萄、黄瓜、印度的佛教、希腊的绘画也都传到了中国。东西方经济文化经过这条通道得到了很好的交流,给全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此商路上,那时传输的最大宗商品要属我国的特产丝绸,因此这条路被叫做“丝绸之路”。听说,当时罗马国王恺撒第一次穿上了中国所出产的丝绸衣服去看戏时,整个罗马几乎全都为它轰动了。
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杰出的旅行家张骞开辟的。在汉武帝即位时,在我国北方正在遭受匈奴游牧民族的侵袭。需要解除边患,汉武帝便派张骞到大月氏等国,联合他们一同来抗击匈奴。公元前139年,张骞便出发到西域,可不久便被匈奴抓住。他被关押了11年之久逃了出来,之后于公元前126年又回到长安。在他的指引下,汉朝军队终于打败了匈奴,并且控制了通往西域的西河地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他便来到乌孙国(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又把副使派到大月氏、安息(今伊朗)、身毒(古代印度)等国,后来在公元前115年又回到长安。
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汉帝国的使者一直没能从这个通道到达西方的罗马帝国。不然,历史学家预言,世界历史将再次要重写。
知识点:商路、交流、影响、西域
为什么帝王之家有太监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世界历史,奴隶制、封建制甚至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出现过很多名号的皇帝、国王都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但是,帝王之家有太监只是中国的奇特产物。
太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叫做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侍、内监等等。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皇帝命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成中御府,把监分为中监、太监、少监。因为他拿宦官充当太监、少监,因此人们便把沿用很久的宦官统称做太监了。
太监,是说被阉割过、失去了生殖机能、专门供帝王们役使的男性。它的起源一般有三个途径:如秦二世时期的赵高那样由于犯了罪而被处以宫刑、罚他进宫廷当太监的,这种犯人中也有贵族、官吏;如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那种,原来是民间百姓的子弟,通过买、骗、贡献等方式,被送往专门阉制太监的特别机构阉割,然后稍微加以训练便进宫当差的;另外如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之类,目的是寻找进身的台阶、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主动要求净身,投进宫廷的。
为什么帝王之家偏要用阉割过的人来做奴仆呢?
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之中,统治者们都占有大批的妻妾,宫廷中杂役繁重,只靠体力单薄的女奴无法好好地完成。如果使用男奴,统治者们又害怕自己大批的妻妾和他们通奸,因此,便制造出了一批不像男性的男性,既能很有效地叫他们做一些耗费体力的力气活,也能保持住自己妻妾的“贞洁”。归根到底,太监是野蛮的剥削制度下的牺牲品,是由于统治者变态的占有欲的产物。从有文字记载的周代一直到封建社会已崩溃的清朝,太监,这一文明史之中的怪物都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写下了自己所特殊的一页历史。
当初,太监也只不过是在王宫中做开闭宫门或传达命令、侍奉起居一些贱役杂务的人,而且太监的地位很低贱,但由于他们都是君王的近侍,侍奉左右、出入起居,另外很容易受到君王的宠幸,因此能向君王施加一些影响,乃至干预政事。此外,在宫廷斗争当中,外戚集团往往和太监合谋,依赖太监这股特殊力量。这种种原因让太监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大,便成为封建社会政治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使有些帝王怕宦祸,向太监立法严格,可自春秋时代到清末,太监一直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起着很特殊的作用。有时皇帝的废立、生死,也都操纵在他们的手里,那更不用说玩弄朝柄、称威外臣了。另外,我们所说的太监干政,只指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太监还都呻吟在皇权之下,默默地终了他们的一生。
知识点:男奴、妻妾、剥削、太监、无生殖机能
为什么古代女子有“三寸金莲”
“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这句诗是吹捧赞美那丽娘的。丽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位宫女,纤丽善舞。为了得到李煜的特别宠爱,她便别出心裁,用绢帛将双足紧紧地缠裹起来,迫使足趾畸形地发育,屈曲纤小成为新月形状。这样一来,她走起路来就摇摇摆摆、跳起舞来更加显得轻盈飘逸。这一招果然很奏效,醉生梦死的后主李煜对丽娘的病态美更加欣赏,并且命令工匠特别为丽娘用黄金铸制一朵高有6尺的大莲花,每到宴会时便让丽娘在莲花之上蹁跹起舞。所以宫女们也竞相模仿,上行下效,很快地便普及到民间了。
缠足的风气到了宋代以后便更加盛行。有“金莲要小,牌坊要大”一说。小且尖的脚成了美女所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所以,为了女儿将来的好命运,母亲们也都不得不忍痛帮女儿缠足。
缠足是对女子身体很严酷的一种摧残。在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幼童时期,女孩便开始穿一些小型的尖头鞋,五六岁时便用脚布束缚脚趾头的自然生长,到七八岁时,把脚骨用力地扭曲,使它脱臼变形,再拿裹脚布缠捆在整个脚部,开始穿弓形状的鞋。由此可见,由一双天足扭曲而成“三寸金莲”,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过程。女孩子也常常由于脚足腐烂的疼痛而悲号,可在那个时代的风俗之下,她们又怎么能逃脱出这痛苦的命运呢?
古代盛行这种很不人道的缠足之风,究其根源便是古代男性社会对妇女日渐深重的压迫,妇女的地位越来越低下,成为了男性的玩物,为了取悦男性便出现了这种陋习。
缠足之风虽然起于唐代,但很早古人就拿脚小为美了。古诗《孔雀东南飞》中便有赞美女子纤纤细步的诗句。由于脚小,走起路来便摇摇摆摆,就显得很柔柔弱弱,适合封建士大夫之族的审美标准。为了取悦男性、争媚邀宠,妇女们也投其所好,把一双双自然的足,加工改造成为三寸金莲。缠足把妇女变得弱不禁风,更让把女人当做玩物的男性产生了一种怜爱的病态心理。元明时期,有拿着妇女的小弓鞋当做酒杯喝酒的,清代的文人有的专门写出怎样去欣赏小脚的文章,把小脚分门别类地进行品评,真是庸俗丑恶达到了极点。
知识点:缠足、女性、摧残、压迫
为什么骂仇人“千刀万剐”
“千刀万剐”这一词,现在的人们常把它用作骂仇人的话。意思是:此人罪大恶极,真该千刀万剐。在古代,千刀万剐是实际施行的一种酷刑,现在骂人的话就是从这种酷刑引起的,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凌迟”。
古代的几种酷刑:如车裂、烹刑等等,这些酷刑大都在唐以前使用过,在唐代基本上不用了。而“凌迟”这一酷刑则是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更加残忍的酷刑。
“千刀万剐”是“凌迟”这一酷刑通俗而准确的说法。它就是把人肉从骨头上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要割成几千块,挖上万刀。这种惨酷的做法,早在我国南北朝的时候就有过。那时的北齐文宣帝常用“轻刀脔割”杀人。所谓“轻刀脔割”就是用小刀子把人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让人感到非常痛苦地死去。但那时没有“凌迟”这个名称,也没有正式列入官家的刑法。到了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叛军头子安禄山也常用这种手段杀人。安禄山的叛乱军队打常山的时候,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正在当常山太守,他和他的部下袁履谦等人率领军队坚决抵抗,最后兵败被俘,安禄山就对他们恨之入骨,残忍地使用千刀万剐的手段,把这两位唐代忠烈之臣残杀了。但是那时候这种千刀万剐的残暴还没有被正式列到统治阶级的刑法中去,只是个别的暴君和军阀的残忍行为。
到了北宋时期的辽国,才正式在刑法中规定“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见《辽史·刑法志上》)那就是把千刀万剐开始作为一种正式的刑法固定下来了。在北宋的刑法当中,虽然没有凌迟这一条,但在实际刑狱中也常用千刀万剐这一残忍手法来处死所谓“盗贼”——实际都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得一无所有、迫不得已才起来造反的农民。
到了南宋,就正式把“凌迟”和“斩”、“绞”同列为死刑的名目,在元代“凌迟”也是正式列入刑律法典的。在明清两代的刑法,凡是犯所谓“谋反”或“大逆”等罪行者,均用“凌迟”之刑处法。
执行“凌迟”的场面,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最可怕的。明代的太监头子刘瑾,被政敌张永告发谋反,被判“凌迟三日”,“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天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在胸膛左右先开刀,每刀割下的肉只有大拇指甲片一般大小。先后两天再割一千五百刀,真是“肉已尽而气息未绝”,把身上的肉割光了,可是呼吸还未停止,头脑还有知觉,这种残杀法,比被饿极了的野兽撕噬,还要凶残十倍。
这种酷刑从辽代到清代使用了一千年之久,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千年来的统治阶级为什么要用这样惨无人道的刑法呢?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用这种特别痛苦的手段来震慑人心,使人民惊吓得甘愿为统治阶级做牛做马,不敢起来造反。可是在这一千多年中,人民并没有被这种酷刑吓倒,为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举行起义,反而比以前更多,更频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句话虽然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说的,实际上却正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说明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旦觉醒而起来造统治阶级的反,再残暴的酷刑也是阻挡不了的。
知识点:千刀万剐、凌迟、酷刑、统治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最早的皇帝
谈到我国古代最早的皇帝,人们经常会说三皇五帝。其实,三皇五帝并没有称皇帝,所以他们不能说是最早的皇帝。
“三皇五帝”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至于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些人,历来说法不同。它们都是传说中的帝王,所以众说纷纭。现代史学家多认为这些人只不过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聪明的首领。那个时候还没有皇帝,“皇”和“帝”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而且“皇”和“帝”也没有联成一个词。
夏、商、周三代,我国处在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是奴隶主阶级。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帝”字。可能夏、商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帝,如“帝启”、“帝太康”、“帝太甲”、“帝武丁”等等。周朝的统治者宣扬君主的权力是天神授予的,君主是秉承天意统治人民,所以周朝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那时对本朝君主也没有称“皇帝”,天子死后只称谥号和爵位。
那么,君主自称皇帝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是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天下统一,海内为郡县。群臣以为这是从上古以来未曾有的事,五帝也做不到,只有三皇中最尊贵的泰皇可比,所以建议给秦始皇尊号为“泰皇”。但是,秦始皇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的全部功业相比,因此,他主张去掉“泰皇”的“泰”字,留个“皇”字,再采用上古“帝”位号,号称“皇帝”实际上就是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字,合在一起。自己称为“始皇帝”,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皇帝”,永远传下去。
秦始皇只传了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可是,“皇帝”这个词,从此就被历代王朝所用,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直到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被推翻,才废除了“皇帝”的称号。
知识点:三皇、五帝、秦始皇、泰皇、皇帝
为什么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爱读古书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历代帝王的名称怎么都有文王、武王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并不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取的名称,而是在他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给予这种称号的做法也叫“谥”,所以“谥”也可作动词用,而作为名词用的时候就是谥号的意思。
谥法和谥号在周朝初年就开始制定和使用了,如周文王的姓名叫姬昌,周武王的姓名叫姬发,而“文王”、“武王”都是他们死后给予的谥号。但到秦朝就不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了一道命令废除谥法,帝王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一直传到万世。秦亡后,汉朝初年,又恢复了周朝的办法,以后历代帝王死后都有谥号。一般都由礼部(主管礼仪、祭祀、贡举等职的官署)官员议定,请新即位的皇帝批准。
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是死者生前品德、行事好坏的概括,近似于今天的鉴定。
当然,这个“好坏”是依据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定的。谥法就是体现这个标准而给谥号作了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褒贬涵义,因此,历代帝王的详细号就有许多是相同的了。
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大致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又如:汉明帝刘庄、魏明帝曹睿、晋明帝司马绍、唐玄宗李隆基等,都被认为能做到开明,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明”,称“明帝”。属于批评的如周灵王泄心、汉灵帝刘宏都被认为荒淫腐化但还没有损伤国家,所以谥号为“灵”。周厉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残杀无辜的昏君,所以他的谥号为“厉”。诸如此类。
其实,谥法上规定的谥号的涵义,在历史事实中有许多是不符合的。例如谥法规定“布纲治纪曰平”,可是汉平帝刘衍根本没有“布纲治纪”即治理国家的能力,结果被王莽控制了政权,导致西汉的灭亡,所以给他“平”的谥号是不恰当的。
由此可见,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的才德,它有极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责的,包括最残暴的皇帝都是用好字眼,谥号的虚伪性也就更加清楚了。
知识点:文帝、武地、谥号
为什么唐宋皇帝称“祖”或“宗”
毛泽东《沁园春》中有两句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为什么秦汉的皇帝都称帝,而唐宋两代的皇帝却都称“祖”或“宗”呢?如唐朝第一个皇帝叫高祖,第二个皇帝叫太宗;宋朝第一个皇帝叫太祖,第二个皇帝也叫太宗。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皇帝的庙号。
庙号在殷代(商朝)就有了。当时有作为的君主死后,就要在祖宗的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奉,经常由继位的君主去祭祀。每个庙室都要有个名称,于是庙号就出现了。如太甲的庙叫太宗庙,太戊的庙叫中宗庙,武丁的庙叫高宗庙。周朝的时候,对有功劳的祖先也立庙,如立后稷的庙为始祖庙,文王的庙为太祖庙,周武王死后,也立庙室,称太宗庙。汉朝的时候,继承了殷、周的这种做法,皇帝死后,就在祖庙里立室供奉,上面挂一个神像,立一个牌位,代代祭祀。给它取个庙名,就叫庙号。如汉朝第一个皇帝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汉惠帝)继承皇位,就给刘邦立个庙,称为太祖庙,所以后世称刘邦为汉太祖。不过,从殷代、周代、到汉朝,并不是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的,而是生前有功德的皇帝才有称“祖”称“宗”的庙号。所以后世只称他们的谥号:周武王、汉武帝等等,而不称他们的庙号周太宗、汉世宗。
南北朝以后,皇帝的庙号就滥用了,没有功德的皇帝死后,也立庙室供奉,也有庙号。到唐朝以后,就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了。所以唐朝、宋朝的皇帝,后世只称他们的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等,而不称他们的谥号了。这是因为周朝天子和汉朝皇帝的谥号字数极少,如周武王,汉文帝,“武”、“文”都只有一个字,称谥号比较方便。而唐宋时代的皇帝生前死后的尊号、谥号往往字数很多,如唐高祖李渊死后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也是九个字,称呼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唐朝以后的皇帝,后世都只称他们的庙号,而一般都不称他们的谥号。
从汉朝起,每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都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皇帝就称太宗、世宗等等,所以各个朝代皇帝的庙号大都是相同的。
庙号只有皇帝才有,但也有例外。如唐高宗、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曾被立为太子,为人仁慈,他看到义阳、宜城二公主因萧淑妃所生,被幽在掖庭,四十岁还不出嫁,他很哀怜她们,多次奏请下降,武后大怒,她把二位公主随便嫁了人,但二十四岁的李弘却被武后用毒酒害死了。高宗很悲伤,用了天子的礼节安葬他,并谥为孝敬皇帝。后来他的弟弟中宗李显做了皇帝,特地下诏给他在太庙立了庙室,庙号义宗,但到了玄宗开元年又废除了义宗庙。
懂得了谥号和庙号的知识,我们就可以了解:史书上说的“汉武帝大击匈奴”、“唐太宗十八起兵”等等,其实刘彻做皇帝大击匈奴时还没有“武帝”这个谥号,李世民十八起兵反隋以及即位做皇帝时,还没有“太宗”这个庙号,这些称号都是他们死后才有的谥号和庙号。
知识点:庙号、谥号
为什么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
在1965年,云南的元谋县那蚌村的附近发现了“元谋猿人”。其原因是发现有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这两颗门齿属同一青年的。其后在元谋猿人化石所在的褐色黏土层里,发现了用石英岩所打造的刮削器共4件,而且在这个地区还采集到了其他的石制品也有十几件。并发现在厚约3米的3个地层中零星散布着炭屑,这些是否是人工用火的遗迹,现在尚不能肯定。和元谋猿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多种哺乳类动物的化石。这些哺乳类动物有许多是食草类的。一般估测,元谋猿人距今大约有170万年左右了,是我国距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远谋人、人类、门齿
为什么公元前841年是
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这个奴隶制国家之所以发展,是建立在其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西周这个朝代也存在着人祭、人殉。就在陕西沣水西岸西周的早期墓葬里,就发现有四人殉或二人殉的。当时武王讨伐商时得胜,就以发现有“殷俘”百人祭。《诗经》里所反映的当时奴隶们的生活就是住茅棚、吃野草、衣不蔽体,还时常有冻死或饿死的情况,奴隶们为了不屈服于奴隶主的暴力统治,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斗争。而奴隶主的统治集团,为了镇压奴隶和平民对其的反抗,更是加紧了对人民的控制及剥削。其中特别是周厉王更为明显,他不仅对外连年发动战争,而且对内实行了“专制”政策,并施行他的恐怖统治,任用卫巫严密监视人民,而且严禁人民议论政事。凡被举发者,就会立即处死,当时人们为了免遭迫害,虽然表面不敢讲话,但每个人都怒目而视,以沉默作为反抗。这种恐怖局面,一共延续了3年之久,最后劳动人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在公元前841年,终于发动了武装暴动。这次震惊全国的国人暴动,首先是在京城爆发的,而后又迅即传至四周,并且平民和奴隶们冲到了镐京,杀进了王宫,但周厉王却已出奔。厉王逃跑后,就由共伯和(共国在今河南)代行天子之事。共和元年的时候(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知识点:武装暴力、奴隶、共和元年
为什么秦始皇要建造万里长城
距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而当时打仗主要依靠步兵,用泥土筑成一道城墙,便足够抵挡外来侵犯的那些敌人。所以,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城墙。同时,在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古代叫他们匈奴,同样经常要南下去侵略,因此秦、赵、燕等国先后都在自己的北方边境上建造了城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统一中国,派大将军蒙恬带领军队去驱逐匈奴人,而且命令把各国的城墙都连接起来,再扩建加固。这样的话,在中国的北方土地上,便出现了一座壮观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存在,的确保护了北方地区人民及财产的安全。
可以说,在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国之时,长城便已经存在了;而秦始皇的功劳,只是他下命令把各国原先存在的城墙重新连成一线。实际上,真正创造万里长城的人应当是当时几十万军队土兵和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知识点:秦始皇、万里长城、城墙、抵挡侵犯
为什么秦始皇陵有那么多兵马俑陪葬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在陕西省临潼县地区,人们叫它世界第八奇迹。从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看来,有武士八百多个,战车十八辆,战马一百多匹。这么多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按照不同兵种来排列,有的为步兵俑、有的为骑兵俑、有的为车马俑、有的为弓弩手、有的为将军俑等,阵势非常强大。秦始皇陵为何会有这么多兵马俑呢?这要从俑的作用来说起。
中国的古代社会有很多用活人陪葬的习俗,就说主人死了,他的奴隶一定要随主人一起入葬。到后来,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用活人殉葬的制度逐渐被废除了。所以就出现了用陶土或者木头来做成人形,作为替身,随着埋入地下,这些替身就叫做作俑。俑的种类有很多,用陶土做的称为陶俑,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属此类;也有用木制的,称做木俑;还有用石雕的等。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一定的位置,它能充分反映主人活着时的地位、权势与威严,因此朝代都有很多专门负责制造俑的机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他的陵墓同样也要反映出他活着时的业绩。这么多的兵马俑来作陪葬,既展现了秦军的编制、装备与战争阵法,也反映了秦军的强大。兵马俑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的军容阵势,为人们研究那一时代的军事历史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知识点:陵墓、殉葬、替身、陶俑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称“陵”
南京的古迹有明孝陵,北京的古迹有十三陵,大家都知道这是明代皇帝的坟墓。那么,皇帝的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其实,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也都只称“墓”,不称“陵”的。《书·太甲上》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注:“汤墓地也。”又说:“营于桐宫。”注:“经营桐墓,立宫,令太甲居之。”意思是说:太甲做了国君,很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先王汤的墓地,在那里筑了宫室让太甲居住。这说明商朝君主的坟墓也称“墓”,不称“陵”。《周礼·春官·冢人》也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意思是说:冢人的职责是掌管王、侯、卿大夫的墓,弄清方位并画出图来。先前君王的棺椁葬在中间,以父为昭、子为穆分为左右次序;各诸侯的墓就在君王左右的前面,卿大夫和士的墓在君王左右的后面,各以宗族葬在一起。墓大夫的职责就是专门掌管国家墓地的。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不称“陵”。
当时,“陵”只是大土山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意思是说,淆有两个大土山,那南边的大土山,是夏朝君主皋的墓。这里并不是称墓为陵。
春秋以后,诸侯的坟墓有的称为“丘”,并且有了名号。如昭王的墓称为“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
大约在战国以后,开始称君主的墓为“陵”了。《史记·赵世家》说: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是君王墓称“陵”的开始。大概当时君主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
汉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的坟墓都称“陵”,而且每个陵都有名号。有的人自己没有做皇帝,但因子孙做了皇帝,他被追尊为帝,所以他的坟墓也称为“陵”。
此外,有些妃嫔生前地位不高,死后他的儿子做了皇帝,她被追尊为皇太后,于是她的墓地也称陵。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妃胡氏,被武帝赐死,后来,她的儿子刘义隆即位,就是宋文帝,于是追赠她为章皇太后,她的坟墓也被称为熙宁陵。
在上古时代,宗庙分两部分:前殿称庙,是祭祀的地方;后殿称寝殿,是藏先人衣冠的地方。那时,墓地是不进行祭祀的,所以墓地没有寝殿等建筑。秦朝开始,才在墓侧特建寝殿。汉朝继承秦制,也在陵边建造寝殿,殿中放置帝王生前的衣物或仿制品。从此以后,凡帝王陵墓都有陵园,陵园中有殿堂,就是帝王陵墓的正殿,叫做寝殿,作为祭祀之所。寝殿外还有便殿等等建筑。现在南京的明孝陵还保存着一部分建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
知识点:皇帝、坟墓、丘、陵
为什么呼皇帝为“万岁”
在旧小说和戏曲舞台上,经常称皇帝为万岁。其实“万岁”一词原来是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辞,是上下通用的,并非是专呼皇帝的。那时的万岁都是祝寿庆贺的意思,等于现在摩拳擦掌祝你长寿。当时,凡有喜庆高兴的事,群众都欢呼称“万岁”。直到唐朝末年在民间口语中还保留着。
不过,从汉朝以后,已有人称皇帝为万岁了。如《汉书·宣帝纪》记载:匈奴单于来朝见,各少数族君长与五侯数万人夹道欢迎,宣帝登上渭桥,人们都称万岁。这当然也可理解为逢喜事而欢呼。但《后汉书·韩稷传》记载,窦宪破匈奴归来,堂书以下群臣欲跪拜,伏称万岁,韩稷严肃地说:“礼无臣称万岁之制。”这说明东汉时已经只有皇帝才可称“万岁”了。《后汉书·礼仪志》还记载,正月初一向皇帝朝贺时,都称“万岁”,并且著为朝仪。《魏书》记载道武帝登位的时候,百官都呼万岁。大约五代以后,特别是宋、金时期,正式规定“万岁”一词只能用于皇帝,否则就要被杀。可见当时已明确规定“万岁”是皇帝的专称了。
“万岁”一词开始是上下通用的喜庆用语,后来因为大多喜庆事都在殿堂间发生的,而且大喜事往往与皇帝有关,于是逐渐化为皇帝的专称。从此以后,由于统治阶级明确规定,人们就不敢再随便用“万岁”一词了。
至于向皇帝朝贺时舞蹈三呼万岁,据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因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正月,汉武帝登高山,御史以下随从以及在庙旁的吏卒都呼“万岁”三次。其实这说法并不正确。虽然汉武帝登嵩山时有三次呼万岁的事,但当时并没有列为朝仪。一直到唐宋,朝仪中也还没有三呼万岁的规定。大约从元朝开始,朝仪中才有舞蹈呼万岁的制度。所以,舞台上演唐宋以前的戏剧中有朝仪三呼万岁的细节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知识点:万岁、朝仪
为什么拜见天子称“朝”
在古代,诸侯拜见天子、大臣拜见皇帝都称“朝”。现在,戏曲舞曲上演出古代戏,拜见皇帝的场面都称“朝见”。那么,为什么拜见皇帝叫“朝”呢?
原来,在古代,诸侯见天子、大臣见君王都是在早晨黎明时举行的,所谓“君子举事贵早朝”。朝,本来是早晨的意思,与“早”是同一个字。最初,天子早晨接见大臣们叫“朝”,晚上接见叫“夕”,后来凡是拜见天子都称“朝”。不管在早晨还是在晚上,于是意思就不一样了,读音也改变了。天子接见大臣、处理政事的地方也就叫“朝”或“朝堂”,朝堂下面的天井叫“廷”,“朝”和“廷”合称,就用来指国家的最高领导机构——“朝廷”。不但如此凡是与拜见皇帝有关的地方和事物都称作“朝”。
在古代,诸侯、大臣拜见天子的“朝日”并不固定,天子临朝的次数多少,要看政事的繁简而定。相传夏、商两代是“诸侯岁朝”,各地诸侯每年到京城朝见一次。到了周代,分封在各地的诸侯要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定期去朝见周天子,分别称为“朝”、“宗”、“觐”、“遇”。此外,诸侯按照惯例、定期朝见天子又称为“同”。国家遇有特殊事情,如某诸侯不服从天子等等,就临时通知各地诸侯去朝见,以便发布征讨的命令,这种不按惯例的朝见称为“会”。所以“朝觐会同”常常连称。
秦汉以后,历代皇帝都是每天黎明接见朝廷大臣。朝臣都是在鸡鸣前就要动身,整饬朝服,在四更前要骑马到宫城候朝,因为当时天还很黑,所以马前都用长柄揭起一盏纸糊的灯笼,灯笼上面写着官位,使巡夜禁军知道自己的身份。到四鼓时,宫城开启禁门,百官相绕,聚首宫城,称为“火城”。宰相最后到达,“火城”就灭烛,这时大概已经鸡鸣,曙色初晓。所谓“十年骑马听朝鸡”,就是指臣子上朝的辛苦。
历代有所为的皇帝都能每天按时接受大臣朝见,躬勤政事。唐太宗就经常如此。宰相早朝上殿时皇帝叫他坐着,从容讨论军国大事。但历代昏庸之君就深居晏期,不修政事,以致国事日废。如晋朝末年,即使在朔(初一)、望(十五)日,群臣集朝堂论事,天子也不出殿过问。
所以,在古代,臣子朝见天子难,不只是指朝仪繁复,而且主要是指皇帝经常深居内宫,不见群臣。历史上许多有抱负的忠臣节士不遇明君,难见天子,所以不但无法施展抱负,而且受到佞臣的迫害,只能饮恨而死。
知识点:天子、朝见、诸侯岁朝、火城
为什么古代用年号纪年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年号纪年的呢?据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年(公元前122年)首创的。
《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狩,就是打猎的意思。以后就称元狩二年、三年……。可是,过了六年,即公元前116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之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公元前116年)为元鼎元年,而不称“元狩七年”了。后来,人们把这种记录年代的开始叫“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改换纪元)。但是历史上并不把汉武帝元狩元年作为年号纪年的开始。因为汉武帝在即位的第十九年称为元狩元年,他为了追溯以前的十八年,就追补了三个年号——建元、元米、元朔——纪元,每隔六年换一个年号。汉武帝把他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前)追称为建元元年,“建元”就是建为元年的意思,表示开始用年号纪年。后来的史学家就把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作为我国历史上年号纪年的开始。
我国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后)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公元1911年),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是用年号纪年。由于采用了年号纪年法,把两千年历史上的年份记载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
年号是封建时代的专用名称,年号纪年法也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被废除。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第二年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称1912年为民国元年。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中国人民推翻了蒋介石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完全采用公元纪年法。
知识点: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
为什么未用年号前的年代
也能推算出来
我国古代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的,那么,在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年代,为什么我们也能知道呢?这是因为我国很早以前有了纪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迄今为止,能够明确考出我国历史纪年是从周朝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是因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年开始有明确纪年。这一年,周厉王由于暴虐侈傲,被国人驱逐,出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于是朝廷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死去,召公、周公乃立太子姬静为王,就是周宣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称这年为宣王元年。从此以后《史记》通过《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间月表》,以及《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教文本纪》《教景本纪》等等,把历代的纪年记载得清清楚楚了。
从周宣王元年到汉武帝用年号纪年为止,都是用国君即位的年次序数纪年的。如周平王即位的那年称为平王元的,次年称为平王二年,就这样“元、二、三、四……”顺序记下去,直到新君即位才重新按年次纪年。如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接着周桓王即位,就称为桓王元年。
由于《史记》把周共和后每个君主在位的年数记载得非常清楚,后人就根据这些记载推算出当时的实际年代。如周平王元年辛示,经过推算考核,知道这是公元前770年。平王五十一年是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年是公元前719年。这种用国君即位的年纪年的方法大约用了六百多年。
《史记》所以能详细而明确地切记周共和以后的历代纪年,因为我国古代很早有史官记事,著述史书。孔子著的《春秋》,就是根据鲁国原来的史书写成的。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书。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广泛搜集这些资料,进行排比对照,才做到正确无误。
所以,在尚未出现年号之前,历史上已出现过三次皇帝改元。这就为接踵而来的年号纪年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纪年、年号
为什么古代还要用干支纪年
封建社会中是以皇帝的年号来纪年的,可是为什么在古代诗文中又常常出现“岁在癸丑”、“辛丑岁十月”等等纪年呢?
这是因为每一个皇帝在位的年数长短不一,有的皇帝在位期间多次改元,如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用了十七个年号;有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几个甚至十几个政权并存,各个政权都有年号,于是出现同一年中有很多年号。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史,不容易弄清历史上的实际年代,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纪年,才使人一目了然。这个共同标准就是用干支纪年。
干支的本义是树木的干和枝。很早以前,古人就把“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字称为干,又称天干,叫做十干,又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称为支,又称地支,叫做十二支。把十干和十二支顺着次序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壬申、癸酉等等,用来记日,每天记一个干支名称,第六十日就是癸亥日。因为十干和十二支是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每六十年一个循环。这样,就把日子记得清清楚楚。因为“甲”居十干之首,“子”居十二支之首,所以干支记日,又称甲子记日。用干支记日这个方法,早在商朝就使用了。从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中,多次发现完整的六十干支表,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人们使用的日历表。有意思的是商朝不少君主用十干的名称为名字。如太乙(商汤)、太甲、盘庚、帝辛(商纣)等等。从文献资料看,干支记日从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乙已日开始记载,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为止,共计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从未中断,这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记日文字记载。
后来,人们又用干支记月。至于用干支记年,则此干支记日要晚得多。所谓用干支纪年,就是从“甲子”年开始,每年取一个干支名称,循序记下去,满六十年再从“甲子”开始,循环使用。这样,不管历史上五朝怎和样更替,皇帝怎样换人,年号怎样繁多,有了干支纪年,就能把历史上的实际年份记得清清楚楚。
直到现在,我国农历仍用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如1983年是癸亥年,是干支序数中最后一年;1984年新的循环开始,又是甲子年。所以干支纪年又称甲子纪年。一个人活到六十岁,就称“花甲子”,“花甲之喜”。
要知道历史上的干支年代相当于公元哪一年,只要查阅《中西历对照表》等工具书就可以知道。如清朝光绪年间的“戊戌政变”的“戊戌”年,就是公元1911年。不过,必须说明的是:现在历史年表上汉以前都已逐年标上干支名称,这并不是当时已用干支纪年,而是后人逆推加上去的,请不要误会成当时已用干支纪年了。
知识点:同年多号、干支纪年、甲子纪年
为什么古代用“日出”、“日入”表示时间
在古书中,我们经常看到“日出”、“日入”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时钟和手表,人们只能以太阳的出没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在甲骨文中,已经有“旦”字和“莫(暮)”字。旦就是日出,暮就是日落。旦暮就是早晚、晨昏或朝夕。在《尚书·尧典》里,又有“日中”、“霄中(夜半)”的记载。“日中”就是太阳正中的时候,“霄中”就是晚间正中的时候。这样,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有了“旦”、“日中”、“暮”、“夜半”四个时间概念了。
古人一天吃两餐:早餐在日出以后,所以那段时间叫做“食时”;晚餐在日入以前,所以那段时间名叫“晡时”。这样又多了两个时间概念。
后来,人们又把“食时”和“日中”之间的阶段叫做“隅中”。“隅”是“角落”的意思,太阳过东南角但还未到正中,所以叫“隅中”。人们又把“日中”以后到“晡时”以前近段时间叫做“日昃”。“昃”是斜侧的意思,太阳过了日中就西斜了,所以叫“日昃”。“晡时”以后,太阳落山了,人们称这时为“日入”;日入以后天空昏暗了,人们称这段时间为“黄昏”;黄昏以后人们都休息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夜半以后鸡就啼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鸡鸣”;鸡鸣以后天将亮未亮时又叫“味旦”,天亮时称为“平旦”或“平明”;接着便是“日出”了。这样,人们就把一昼夜分成了十二个时段。
后来,有了干支,人们就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时段结合了起来,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从夜半开始,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小时”的本来意思就是“小时辰”,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再到后来,有了铜壶滴漏,就是用铜壶盛水,在壶底凿个小孔,壶中立一个箭,上面刻着度数,壶水从小孔滴下,箭上度数就依时显露,以此来记时刻。把一昼夜分为百刻,于是“刻”也成了计时单位,不过这“刻”与现在时钟上的“刻”是完全不同的。但十二个时辰与昼夜一百刻却无法相约,于是各采取一分为四:十二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四段,每三个时辰就合二十五刻。这样,每段第一个时辰子、卯、午、酉又正好相当于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个时段。正因为子、卯、午、酉与太阳的出入有关,所以十二地支又用来定方位。子时正北,卯时正东,午时正南,酉时正西,就是这样来的。
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这样可以依次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凌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这样,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古代的时段名称、时辰名称与现代的小时可以列表对照。见下页。
懂得古人记时的名称和方法,再来阅读古书中记时的词语,才能有具体的了解。古诗《焦仲卿妻》中有两句诗说:“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里的“黄昏”、“人定”了是时段名,分别是十九、二十点钟和二十一、二十二点钟。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文中,时段名是用得很多的。我们只有掌握了古代时段的知识,才能对诗文的内容理解得正确和深刻。
还有,古代还把一夜为五更,一晚就是一个时辰(两小时),三更就是夜半;五更就是平旦,早晨三、四点钟。古代在晚上有打更报时的制度,在都城大邑还建有鼓楼,设置滴漏和更鼓,守卒凭漏刻按时击鼓报更。所以古代有“更鼓”、“更漏”、“更点”、“夜阑更尽”等词语,现在不还有“半夜三更”的词语活在人们口头上吗。
知识点:计时、铜壶滴漏、日出、日入、时辰
为什么古书中经常出现二十八宿名称
阅读古代文章,经常会遇到二十八宿的名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苏轼的《前赤壁赋》:“徘徊于斗牛之间”。这里的“翼”、“轸”、“斗”、“牛”,都是二十八宿的宿名。那么,这二十八宿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上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时所确认的二十八个星座(星群)。古人观测天象是以恒星为标准的。因为古代人认为恒星是不动的,所以用恒星的位置来观察、辨认日、月、星辰的动行最合适。经过长期观察,古人确认了黄道与赤道间的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星际座标,称为二十八宿。所谓黄道,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所谓亦道,是指环绕地球表面、和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
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青(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在战国初期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要领。二十八宿是划分四季和节气的主要依据,对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大意义。不过古代人认为二十八宿是由西向东移动,实际上是地球在绕太阳由东向西转动。
二十八宿除了划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之外,古代还用于观察时间。例如《诗·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这“火”也是指心宿,意思是说,心宿出现在偏西一点,就是七月到了。“流”是向西偏去的意思。
二十八宿后来又被迷信化。《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分野。”把地上的州、国与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宿的分野,天上某个宿出现什么变化,说明某地就会有吉祥或灾祸发生。这当然迷信,但因为古书里经常说到“分野”,所以,我们也必须懂得“分野”的知识。
由此可见,二十八宿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不致引起误解,才能读懂古书。
知识点:星宿、星座、四季、节气
为什么偷到官印就能做官
在封建社会官场里,只认官印不认人,官印的作用大得很。
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已有公文使用的印章,还有准许经商和商品出入的凭证,叫做“玺节”。玺,就是印。春秋战国时代,国君任命官吏时,就发给玺(官印)为凭证。那时国君和官员用的印都叫玺,是不分尊卑的。玺有用玉刻制的,也有用金、铜刻制的。用国君或官员的玺印封记的文书都叫玺书,也是不分尊卑的。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称玺,而规定用玉刻制。只有皇帝用玺印封记的文书才能叫玺书,所以以玺书就成为专门指皇帝的诏书、敕命了。秦汉以后,历代皇帝的印章才称玺、玉玺,其他官员的凭证就叫官印,大多是铜制的了。玉玺和官印都是代表身分和权力的标志,只是代表不同的人罢了。
玉玺是皇帝的身分和权力的标志,也是国家的代表,所以玉玺是世代相传的国宝。据说秦始皇的玉玺刻着“顺一承命、继寿永昌”八个篆家,称为“传国玉玺”。秦朝灭亡时,这颗玉玺落到汉王刘邦手里,就成为汉朝皇帝历代相传的玺印。后来汉朝灭亡时,天下大乱,这颗传国玉玺也就失落了。
官印是官员的身分和职权的凭证,所以千万不能丢失;丢掉官印也就是丢掉官职。古代的玺印,底部是四方的,刻着篆文,上面是龙头或虎头的印纽,印纽上有个孔,系上丝带子,这带子叫绶,所以皇帝的玉玺又叫玺绶,官员的金(铜)印又叫印绶。古代官员上任或出外巡视时,常怕把官印丢掉,总是把官印藏在怀里,把绶带结在腰上,所以《史记·范睢列传》说:“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大概那时丞相等大官的印是黄金刻制的,绶带是紫色的。古代的官员如果调任免职或犯罪撤职时,就要把官印交出来。所以一颗小小的官印,关系却十分重大,非同小可。
皇帝的玉玺和玺书作用可更大了。掌管玉玺和玺书的人,有时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公元210年,秦始皇执政的三十七年,在出外巡守的路上他患了重病,临死前就写了玺书给他的长子扶苏,命令当时在北边监军的扶苏赶快到咸阳来料理后事,继承皇位。但玺书还没有发出,他就在沙丘(今河北平乡)死去了。他的近臣赵高,这时跟在秦始皇的身边,掌管车马,兼管玺印文书等事,过去曾经是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的法律教师。秦始皇一死,赵高就串通胡亥,胁迫丞相李斯,一起伪造秦始皇的玺书,立胡亥为太子,另外假造一封玺书,给扶苏和将军蒙恬加上诽谤、不忠的罪名,派人拿了假玺书去北边逼扶苏自杀,同时收捕蒙恬。等他们回到咸阳后,才公布秦始皇的死讯,把胡亥立为秦二世皇帝。这说明玺书代表了皇帝的命令,权力极大。
秦汉以后,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大印都看作是最高权威,文人在诗文中常把玉玺作为国家的代表。如李商隐写的讽刺隋炀帝游乐而亡国的《隋宫》诗说:“玉玺不缘(因为)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政权被唐高祖李渊夺了去,隋炀帝玩乐的帆船一定会走遍天涯海角。这里的玉玺,就是代指国家。皇帝的这种玉玺又叫御玺,清朝乾隆皇帝组织一批人编写了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现在国内还保存着好几部,里面每本书上都盖着乾隆御玺的大印,表示这部书是皇帝亲自组织人主编的,有着最大的权威性。
知识点:官印、玉玺、玺书、玺节
为什么荆轲刺秦王时卫兵不上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荆轲在殿上追赶秦王,秦王环着殿柱而跑,在殿上的侍从官员手里都没有兵器,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而宿卫兵都拿着兵器站在殿下,不能上殿。最后是秦王自己拔剑杀了荆轲。那么,为什么兵士不能上殿杀荆轲呢?这是因为朝仪规定的。
早在周朝的时候,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仪,就制订了一整套朝见天子的礼仪。诸侯、卿大夫等都各按贵贱等级站列,进退升降,都有仪法规定。等诸侯、大夫等站好的位置,天子才出殿南面视朝,诸侯依次北面朝贺,跟周天子同姓的诸侯要在西阶北上,异姓的诸侯要在东阶北上。这时,火把齐明,满殿红光,称为庭燎。太乐鼓吹,环佩锵锵,很热闹,但又十分森严。殿门外要肃静,殿堂内也不能随便走动和谈话。至于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诸侯如何进贡礼品,天子如何赏赐车服酒食,都有详细规定。周王朝制订这样的朝仪,目的是为了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和礼法,显示天子的权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也搬用这一套仪法。各诸侯国之间会盟,也称“会同”。如孔子的学生公西华曾说:他希望做个诸侯国的小相(傧相),在诸侯会同时负责赞礼和司仪。当时,各诸侯国的大夫和臣僚拜见诸侯时也要讲究朝仪。如上殿朝见,先要在朝房脱去鞋子,解下刀剑;上殿后要低头快步走上前去,不能大摇大摆地慢慢走。凡是“入朝不趋(快步走)”、“剑履(鞋)上殿”、“谒赞不名(不经赞礼官报名)”等等,都是“大不敬”的犯罪行为。《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里说:赵国大夫触龙,脚上患病,只能慢走,但上殿朝见赵太后(赵孝成王的母亲)时,也只能“徐趋(较慢的快步走)”,而且以此作为话题,到了太后面前要表示谢罪。当时的秦国也规定:群臣上殿,不能带任何兵器;殿下的卫兵不经许可不能上殿。所以,当荆轲谋刺秦王时,秦王急得绕着庭柱奔跑,群臣只得徒手搏击,因为当时情况突然紧急,来不及下诏叫卫兵上殿。最后有左右的人提醒秦王:从背上拔剑来刺杀荆轲。
知识点:朝仪、庭燎、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