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 !
“本将有要事急于觐见陛下,速去通禀。”
“陆游击,陛下有旨,暂不见任何人。”
“何时可觐见?”
“标下不知。”
“闪开!本将必须立刻见到陛下!”
“标下职责在身,还望见谅。”
见御帐宿卫一问三不知,陆子瑰便强行闯帐。
宿卫职责在身,不可能让他进去,却也不敢得罪他,毕竟他是梁帝驾前红人。
如此,一阻一闯,声音渐大,并传入御帐。
“敢闯朕的御帐,胆子不小啊,给朕滚进来!”
梁帝沉声喝道,面庞之上却无半分怒气。
陆子瑰并非鲁莽之人,急于觐见必有不可拖延之要事。
梁帝喝他,亦并非气恼,而是故意吓吓他。
“陆游击请,标下多有冒犯。”
宿卫闪退一旁,陪着笑脸。
梁帝动了肝火,大发雷霆,绝对不是这样的,他自然要赔礼道歉。
陆子瑰倒是有点被吓到了,心中嘀咕着:
“有其妹,必有其兄,又要挨训喽。”
萧碧婷家教甚严,陆氏兄弟偶有小错,便加以呵斥。
两兄弟可谓畏母如虎。
当下的陆子瑰,脑海中条件反射的浮现出母亲的慈威,并以此想象着梁帝。
他红着脸,向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走入御帐。
“陛下恕罪,臣确有要事急于觐见。
要不您骂我两句,出出气,省得回家母亲又要打我板子。”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脸也越来越红。
“哈哈,子瑰啊,你是好孩子,朕不罪你。
是不是九郎请旨入营啊,让他也滚进来吧。”
梁帝笑意盈盈,看着守规矩的外甥。
后营战事,他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陆子瑰打得不错,出击时机很规范,教科书式的规范。
此正是家教严格的产物。
当然,萧绍瑜的小心思也瞒不过他。
“九郎倒是够机灵,还防着朕呢,聪明伶俐不在阿瑛之下啊,呵呵。”
想着萧绍瑜那些义正言辞,梁帝心中就憋不住乐。
显然,比之守规矩的陆子瑰,他更喜欢机灵如范瑛的萧绍瑜。
作为臣子,陆子瑰守规矩,是值得信赖的。
而作为皇子,尤其是寄予期望的皇子,太过守规矩是斗不过臣子的。
故梁帝对二人的喜欢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身份的不同,评判的标准自然不同。
“臣这便去请九殿下入营。”
陆子瑰自觉躲过一劫,如蒙大赦般退出御帐。
梁帝仍是意犹未尽,对徐温感叹道:
“想当年,婷妹是多不让人省心啊,没想到她的儿子竟然如此乖巧。
朕不过是吓吓他,他就怕成了这样,子不类母啊。”
“九殿下,倒是甚类贤妃。”
“若是阿瑛在,也许九郎会如子瑰一般,天意弄人啊。”
徐温斗胆提及范瑛,梁帝并无怒色,反而勾起了回忆。
“这是上天眷顾大梁。”
徐温的话更露骨了。
依古人思维,得上天眷顾者,天子也。
他直指萧绍瑜,将是更适合的储君人选。
“徐卿,你心里有数便好。”
梁帝并不否认。
他早已将徐温视作储君辅臣,自然没有必要相瞒。
“臣必竭力辅佐九殿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慢慢来,欲速则不达。
九郎心思重,想让他信任你,需要时间。
你与李东阳同列建元八骏,可有私交?”
建元,即建国。
建元八骏,指的是梁帝建梁以来,南梁涌现的八大才子。
自萧绍瑜被封为南康郡王,李东阳便任王府长史,操持王府事务,二人感情甚笃。
同时,李东阳也是南康郡王府现有属官中,官阶最高者,位列十班,同郡太守。
空降而来的徐温,官拜皇子师,位列十一班,凌驾于李东阳之上。
若处理不好与李东阳的关系,徐温必难以取信萧绍瑜,不得重用,抱负不展。
“十年前,臣与东阳兄私交尚可。
自任太子詹事后,臣便断了往来。”
他奉命亲近谢宣怀,自然不便与萧绍瑜的长史有所来往。
本质上,仍在于范谢之争,二人分属两个阵营,还是敌对阵营。
“有基础,便可恢复嘛。
李东阳乃君子,非是量狭之人,这也是朕任他做九郎长史的原因。
你与他同属清流,皆两袖清风,相处不难,你也不必有所顾虑。”
徐温与李东阳的政治主张是相近的,二者皆有意整顿吏治。
不同在于,李东阳曾任职户部多年,更善于梳理财政。
他更倾向于,透过整顿吏治,减少贪墨,倡导廉洁、简朴,纠正风气。
开源节流,充实国库,缓解南梁潜在的财政危机。
这与他操持王府十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京中的奢靡,往来的铺张,连身为郡王的萧绍瑜也经不起几番礼尚往来。
俸禄无法支撑官员的官场社交,必行贪墨。
而贪墨,既积民怨,又侵蚀国家财政根基。
李东阳已然预见到,若不整顿吏治,南梁出现财政危机已是无法避免。
当然,他对南梁币制,也有着深深的忧虑。
但限于时代的局限,他尚无法看懂币制背后的隐忧,忧虑仅来自于直觉。
徐温则在尚书省六部,皆多有历练,更善于全局性把控。
他关注整顿吏治,既有财政方面的考量,也有人事方面的考量。
同时,这两方面又关系着军事、工程、教化。
财政积弊重重,必然无法支撑北伐中原。
总靠临时性强行摊派,可一而不可再,刘宋的教训不可不吸取。
若财政状况继续败坏,不要说北伐中原,就是抵御北魏入侵亦将困难重重。
同理,财政困窘必然影响民生工程、教化子民。
水利不兴,就不要指望农业繁荣。
道路不通,必将桎梏商业。
失于教化,必民心思变。
梁帝大谈二者的共同点,其意在于求同存异。
他希望,在处理与李东阳的关系上,徐温能更主动一些。
因为他可以暗示徐温,不必顾虑主和派,却不能暗示李东阳。
如此,主和派幕后大佬刘广博尚在,得不到梁帝暗示的李东阳,自然要与徐温继续保持距离。
于当下的萧绍瑜而言,幕下两大文臣隔阂如鸿沟,是不利于打开局面的。
“臣会化解与东阳兄之隔阂的,共辅九殿下。”
徐温郑重回道。
梁帝大悦,心中想着:
“九郎啊,徐温大才,人朕给你了,能否用好就看你的格局了。”
《梁书·武帝纪》载曰:
高祖与太子詹事徐公温谈心,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