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筑宋 !
筑宋第37章父子交心第37章父子交心
赵佶终于叹了口气:“为父内禅之意久已定夺,但恐外人不知之也。偶缘金人为祸,事成于仓猝间尔。本欲内禅后,于夹城中往还,抱子弄孙,不欲令皇帝频出。
须知人主频出则不威,人主不威则屑小乱,屑小乱则国不宁,此为父本意也。又去岁安兆铭来信,其中言及权京东两路转运使,以钱粮岁币贿女真之心路不堪事。
世人皆知纳币求和乃人臣之耻,羽山大学亦不齿之,甚至还要罢他教授之职。他却知其耻而勇为之,徒然为国家尔。其曾曰: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承其重,必修其器。
吾是日读之,深以为然也。吾儿亦当勉之。今日国事如此,吾父子其实亦各有其责也。然吾儿为大宋皇帝,你便不能有错,有错的就只好是为父。
但使大宋社稷长治久安,便是世人尽皆怨吾、谤吾,吾亦甘愿背负如饴也。只是为父如今留在在汴京,却与大事无补。反而不便吾儿拨乱反正,振奋朝纲。
吾今欲往亳州进香,自承其过。吾儿正能借此时候矫正是非,主持戡乱时局。那些官员,堪用、不堪用的,都要早些理顺他们。
这一年多,朝臣更换太勤了些,却又始终没个主心骨的重臣坐稳位子。朝廷便没了主见,战和不定,这才给了金国机会。
好在还有安兆铭在外主事,算是帮着朝廷做了些主张,但这终究不是长远的法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他也是在勉强为之,吾儿当深思此事也。
其他刘豫、秦桧辈,也该放他们出人头地了。总不能让他安兆铭一骑绝尘,国家安危系于一身,此非国家之福也。若朝廷有几个人能与他差相仿佛,也就绝了金国的妄念。
朝廷定策,当战则战,当和则和,切勿首鼠两端。今日大宋之兵,固然不足与他金国争雄,但也不再是昔日那般不堪一击,还是有忠臣良将冒出来了。
算啦,为父此去东南,除教门事外,余并不管。吾儿善为之吧!”
赵佶絮絮叨叨说着话,又开始了他的训政表演。抬眼看到儿子神游物外的表情,再次暗叹一口气,还说啥,这就是越说越坏事啊。索性就停了话头,看看赵桓什么意思。
赵桓却拿不出什么主意。
安兆铭很久没有回汴京了,甚至连与柔福妹子的婚事都拖延下去。自然是此前事务太多的缘故,可他不愿入京,难道就不是因为放不下与自己的“旧隙”吗?
赵桓也搞不明白,自己怎么就与他安兆铭走到今天这样“互不理睬”的局面。除了偶尔几份必不可少的官样文章之外,他安兆铭几乎就是在与朝廷各行其事了!
不但海州一口气拿下周边的沂州、密州、莒州等地,未曾和朝廷言语几句,甚至徐州、兖州也是在私相授受。就算有康王协议以及上皇中旨,毕竟没有备案朝廷。
到如今,就连海州那里连军备物资给谁不给谁,都要郑重厘定清楚,不容朝廷讨价还价。八百里水泊梁山忽然冒出一个叫做张荣的家伙,正在组建水师,却也不归宗泽调度?
赵桓恍惚记得自己最早关注到安兆铭,还是他在汴京开福记的时候。自己曾经想要把福记收归内府?他清楚记得当时上皇、三弟、九弟那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
特喵他们都知道安兆铭的实力,唯独自己这个太子不知道。然后他们谁也不和自己分说,就那么自行其事地议论、算计、入股,把自己当成一块旁听的木头!
这也太伤人心了,此后的赵桓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和他安兆铭别别苗头,结果就别成了今日这个模样。现在想要和解,怎么和解啊?
上皇说的没错,官家是不能有错的,那么有错的就该是他安兆铭。但是指望安兆铭主动向自己认错?甚至连赵桓都觉得不现实。
他安兆铭也到了不能认错的地步啦!他的身后还有海州特区,势力几乎囊括京东两路。就算他安兆铭愿意服软,海州议会也不会同意的。
刘豫在济南,即没有和海州打成一片,也和朝廷若即若离,很难说他的心思如何?也许放回汴京会好些,但是他那样的倨傲之辈,耿师傅真能容下他吗?
如今朝局,吴敏、张帮昌等多数官员都算是中间派,但他们出于各种算计,也都偏向主和。朝臣中真正主战者,李纲、种师道、何栗、孙傅而已。
而唐恪、耿南仲、白时中、李邦彦、李棁等人却一昧要去主和,常言“安外必先攘内,海州之祸甚于金国。”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耿南仲和李纲二人在角力。
秦桧也是主战的,但他对自己,好像也是若即若离。和刘豫一样,都是居心叵测的人。能力或有之,忠心难辨。
赵桓有理由相信,上皇真要复辟的话,他二人肯定要去从龙的!这就是上皇安插下来的暗桩嘛!自然不堪大用的。
想着这些糟心事情,赵桓神色恍惚。一直到耿南仲在背后悄悄推了一下,这才醒悟上皇还在等着他说话。然而他赵桓又能说什么?
上皇要走,那是谁也拦不住的。无非就是留下个烂摊子,等着给自己收拾。哪怕摆明是让自己顶缸,但自己还要给上皇的南巡弄一个大义遮掩。当即便要耿南仲拟旨曰:
“朕恭奉道君皇帝,比以尤勤感疾,祷于太清,诞日康复。方燕处琳馆,靡有万机之繁,可以躬伸报谢。今来就正元节前择日诣亳州太清宫烧香。朕祇奉睿训,敢不钦承。”
耿南仲心中大急,怎么能让太上皇跑了呢?太上皇在汴京,那是无论如何都没法生乱的。但他去了东南,可未必不会想着复辟,海州也与上皇的干系更加亲密的!
安兆铭就是前车之鉴呢,如今坐在青州哪都不去了。朝廷在京东两路的钱粮也都被他挪作军中使用,以致朝廷用度日紧。连祭祀南郊,册封皇太子这等大事都被押后了。
现在太上皇再去东南,以太上皇的奢靡用度,恐怕以后东南财货也到不了汴京。此后汴京还能从哪里收取钱粮赋税?蜀中四路,都在郓王赵楷手上,如今正在练兵想要出川。
燕山、河北、河东都是自顾不暇,关陕地方一直靠朝廷供养。现在只有荆襄、湖广、两淮之地的税赋可以打主意。但是这些地方,委实油水不大啊!
耿南仲这才恍惚意识到,此前朝廷六神无主的关键所在了。钱粮!因为金国南侵,大宋已有太半钱粮税赋无法收取。再要去掉东南之地,这个朝廷可是真心应付不下去了。
可笑自己,此前还要尽去蔡京新法,恢复司马光的旧制!怨不得李邦彦、吴敏、孙傅、张帮昌、秦桧等人,都要对自己的说法颇觉不以为然?
而吴敏要推荐钱伯言知杭州,节制两浙、淮东将兵事。那是打定了官家不会阻碍太上皇南巡,却要钱伯言去东南断了太上皇遮蔽东南的手段啊?
那么请立太子,随太上皇去东南,也是为了膈应太上皇,使之不好复辟的意思?毕竟官家有失,太上皇也只能迫使官家学他那样内禅,然后再辅佐太子登基而已。
但无论如何,太子都是官家的儿子,官家并非不能接受这个主意。只要太上皇不能复辟,那么郓王、康王等人,也就没了夺位的可能。
吴敏等人的算计,可谓老辣至极也。
但是耿南仲的心中,却生出别样的不舒服。自己是官家潜邸旧臣,怎能轮到他吴敏、李纲之流簪越?此前他们鼓动太上皇内禅,赚了很大便宜,难道今日还要故技重施吗?
万一官家有失,换了太子上位。他们这些人依然还有拥立之功。可是自己的前途,可就一片黑暗了。到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死无葬身之地也。
“臣以为,太上皇之意固善,然官家却不可为也。我大宋以孝道治天下,官家就该以身作则,晨昏侍奉,以尽人子之孝。怎能尽数诿过君父?朝臣之议,也不合圣人教诲也。
臣以为,太上皇之思,可使国家重臣出行即可。臣又有奏上,今国事危殆,君臣正当齐心共济时局,岂宜顾身?官家亦当早立储君,使天下无疑。
大宁郡王年及十二,当立太子。请以少宰吴敏为太子少傅,枢密院同知孙傅兼太子少保,吏部侍郎谢克家兼太子宾客,统制吴革领军辅太子去亳州进香,祈祷国事。”
赵桓心中也是深以为然,上皇如果在外另立朝廷,还真比女真人南侵更要棘手百倍。对待女真人,无非战和两策,既可如春风和煦,亦可如秋冬天肃杀。
但是如何对待上皇,却有个“孝”字紧在脑袋上。软也不是,硬也不是,当真有点儿“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无奈。
呸呸,自己和上皇都是人君,却不宜用狗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