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长安奇玉记 > 第七章 杨如玉

第七章 杨如玉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长安奇玉记 !

    这杨如玉,本是南诏国皇子。

    南诏国,是大唐西南边陲的一小国,位于云贵高原,即今云南一带,与吐蕃、大唐皆有边境接壤,终年夹在吐蕃与中原王朝之间,成为两大国角力的牺牲品,对外政变常常随着吐蕃与中原王朝两者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左右摇摆,此亦小国的悲哀。

    三年前,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南诏国都出发,一路北上,先是下高原入四川,后跨过长江,又翻越秦岭,一路艰难困苦,只为来到大唐长安。

    其实这也是南诏国的无奈之举,南诏国刚刚经历了一场由武将发动的叛乱,老国王罗蒙被冲入宫城的叛军乱刀砍死,而这伙冲入宫城的叛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后竟被丞相公孙龙率府兵轻松平定了。

    此时的南诏已然没了国主,公孙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顺水推舟将老国王一脉幽禁起来,谎称国王及其后人皆为乱军所害,又扶植了皇室中的一旁枝为南诏国新国主,也就是现在的南诏国王罗细奴。他想着的是这一旁枝,既无根基也无实力,以后只能依附自己,方便自己掌控,所以其实南诏国这三年来,皆诏出丞相府。

    其余几只叛军见国都局势已定,再进军起事一无法理二无意义,皆对新君上表称臣,然而内心却是暗结珠胎,各有自己的盘算,待风起时。

    而就在此时,西边的吐蕃却欲乘火打劫,已经大兵压境,陈兵数万。其实吐蕃早就对南诏国这块地方垂涎欲滴,吐蕃全境皆是寒冷高原,无法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人力物力有限,虽然外人入侵吐蕃很困难,但其自身要往外发展也是困难重重。刚好自己脚下的南诏国发生内乱,新国主立足未稳,若此时拿下南诏,不仅可以补充人口,更可以南诏为跳板,日后东图大唐也未可知。

    而南诏国内那些蛰伏的各方势力,或与吐蕃互通消息、或私下串联、或追覓老国主一脉的消息,看起来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好不热闹的一番景象。

    值此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新君罗细奴与丞相公孙龙商议,欲派人出使大唐,搬来救兵,以解一时之围。

    公孙龙深知大唐最重理法,如今的南诏新君得国不正,自己又把持着朝政,若新君使团以国君的名义向大唐献表臣服,以为大唐属国,求得大唐一旨诰封,新君则名正言顺了,自己未尝不被拨乱反正。然而目前吐蕃之围不可不解,国内暗流不可不息。

    于是公孙龙对新君说:“欲求大唐救兵也不是不可,然必须是皇子出使,方显诚意。”

    南诏国王面露难色,原来他南诏国皇室历来人丁寥落,到他这一支更是只有一位皇子,若由皇子出使大唐,这一去不知多久,加上旅途凶险,恐怕王位传承出现空虚,又给予他人可乘之机,到时候宫墙之内怕是要再出变故。

    而公孙龙也有所顾虑,若派的这皇子前往大唐,求取了一大唐公主,与大唐达成和亲,到时候可真就无自己立锥之地了,好在公孙龙也非泛泛之辈,其实早就已经为自己谋划好了。

    公孙龙接着说道:“只不过如今皇子已到婚取年纪,小女念念,素日里与皇子交好,我看他二人情投意合,不如国君赐婚二人,待皇子出使归来便可完婚,以安人心。”

    南诏国王想,好你这老狐狸,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把女儿嫁给我儿子,这样我们就算彻底结盟了,意思是叫我不要担心你会对我动什么手脚,也告诉我说叫我不要乱来,到时候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啊。公孙龙虽然心机深沉,但是一想,自己如今还要仰仗丞相,若结成儿女亲家,不怕他不保自己的女婿周全,再有百官之首的支持,此次出使大唐底气也足些。

    于是南诏国王道:“如此,国书可擎南诏国玉玺和丞相府双印。”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画面。而杨如玉作为南诏国王的唯一皇子,以南诏国储君和丞相女婿的双重重要身份,前往唐长安,出使搬救兵去了。

    这一行倒也还顺利,大唐不会眼睁睁看着吐蕃吞并南诏国的,因为吐蕃不仅仅觊觎南诏,同时也觊觎着他北面的西域,若眼看南诏国在自己眼皮底下被吞并了,恐怕西域三十六国的局势有变,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力将被削弱无法挽回。于是大唐接了南诏国书,分两路出兵西境,解了南诏国之围。

    却不曾想,杨如玉平日里闲散世子做惯了,又眼见南诏国宫廷风云变幻,不想再入那是非场地,既然出使搬救兵的目的达成了,便以主使的身份向大唐上了一表,称此行还有一目的,便是派他来做留学生,愿意学习大唐的制度文化。唐朝廷一想,南诏多乱,究其原因便是国法礼教不全,国人多未开化,今有人南国重要人物主动要求学习中原文化,日后就可归化万民,岂有不应允之理。毕竟有一个稳定的南诏国作为与吐蕃的缓冲,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而南诏那边,新国君与丞相已经结成联盟,吐蕃也退兵了,国内各种势力也都安静下来了,政局稳定。刚好若是储君能和大唐亲近,也利于南诏国皇室的稳定,且如今杨如玉代表着的是皇室与丞相两方的势力,暂时让他留在长安似乎皆大欢喜。

    只是不曾想,这杨如玉却不是这么盘算的,因出使之时他有两重身份,他在长安城内故意隐去了自己皇子的身份,只以南国丞相府的后辈示人,所以在长安城里,与他相熟之人,都只道他是南国丞相之子,化名杨如玉,来这长安城游历人间。而他在这里脱去了家国的背负,仅仅以权贵子弟在这里游历,也落得清闲。

    没想到他这一游历却是两年多了,南国朝堂现在政通人和,自然暂时也没人管这个皇子在大唐过得如何,公孙念念却不干了,自己既与杨如玉有了婚约,如今那人却远在长安,自己在南国待着着实无趣,便留书出走,为追随未婚夫,半年前随商队来到了这长安。

    杨如玉和公孙念念也确实是旧相识,也还算素日交好。在他还是世子时,就与念念有所往来,只不过那时还小,并未有男女之情流露,而南国之人本就不甚注重礼节,从小厮混在一起,只觉好玩。

    如今二人仓促之下有了婚约,反令杨如玉不知如何去面对念念,说实话,他对念念有照顾之誼,却无男女之情。更在他来到长安之后,见识了长安城里的女子,果真如诗文中所描绘的一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总是心神向往。

    倒不是说杨如玉嫌弃念念,只是她从小娇生惯养,又大大咧咧的,素来与一个成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苟活于乱世的皇室成员谨慎小心的性情格格不入。再经过这两年豪迈的大唐气度及文化熏陶,他竟然渐渐着了魔,一心扎入那治学风流当中,几乎忘了自己来自那被唐人称作南蛮的地方。

    虽然他有此种种思想,却也不敢明说,毕竟与丞相府的联姻,是维系南诏国稳定的重要一环节,虽然他也算顽劣,却不敢不顾国家大义。而且念念只身一人来到长安,杨如玉也怕她有所差池,便将她暂时安置在了番国驿馆,此后故事,便如日常。

    于是今日,在这皇城跟下遇到了佳琪。

    佳琪只听得说念念在驿馆住了半年,觉得这杨如玉好生无趣,她怎么也是南国丞相之女,为何不也荐她到太学,如今还嫌弃人家姑娘太跳脱了。

    杨如玉连连道冤枉,其实他何尝没有荐她前往太学,他也想念念能感受到大唐最先进的文化,只不过怪念念自己从小太调皮了,没有好好读书。

    念念见有人怪杨如玉,忙解释道:“这不怪哥哥!是我自己,入学考试过不了,太学不要我。所以只能一直在驿馆住着。”

    佳琪听得目瞪口呆,这太学入学还要考试?

    杨如玉解释说,这太学虽然说面向权贵子弟,但是保不齐哪些权贵出几个脓包子弟。这太学作为大唐官学之首,集齐了大唐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学员出来以后也大都经科举取得了功名,所以能入这太学之人今后非富即贵,若有那些脓包子弟,只为在这镀金混个人脉,岂不玷污了这太学的高洁。所以想成为太学的学员,必须经过一番筛选,择优录取。而公孙念念就是被挡在了入学考试这里。

    “那我怎么就入学了?难道这太学也可以走后门的吗?”佳琪奇怪地问道。

    “何谓走后门?”杨如玉第一次听这词,只觉得新鲜,这么随口一问,然后盯着佳琪,看着他身上穿的这身,突然惊呼到,“还没给你发学服呢吧!那你现在还不算太学学员。”

    佳琪听完这话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自己初来乍到,若这太学待不下去了,自己也不知去何处安身。

    没想到自己穿都穿越了,咋还逃不过考试呢,虽然自己从小参加各种考试。

    只不过这次,等着佳琪的,又会是怎样的一场考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