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长风辞 > 第五十九章 欲登天子堂

第五十九章 欲登天子堂

推荐阅读: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长风辞 !

    聚宝楼内

    店小二收拾完了那壮汉,又恢复了先前的殷勤模样,手脚伶俐地给他们上满了一桌子的素食。

    云翊轻声说完了前因后果,顿了顿,又道:“其实也怨我,当年我想到太后可能会对鬼戎下毒手,以为自己到时候派人营救便好。却没想到……”

    却没想到张太后趁机赶在云翊重伤昏迷的时候出手,将鬼戎赶尽杀绝。

    花姜抹了抹眼泪,哑着嗓子道:“哥哥,嘉月被葬在何处?皇陵吗?”

    “据说最后太子下令放走左贤王,左贤王以命相逼,带走了嘉月公主的尸体。”

    午时的阳光白晃晃地照了进来,毒辣地烙在了人身上。

    花姜闻言心中只剩遗恨,相交三年余,到头来自己竟都不能去她坟前祭拜一场。

    “这些年……太子变了很多。”云翊迟疑着,似乎不知该从何说起。

    后宫多年来由张太后一手操纵,所有阴谋诡计向来都是腹死胎中,闹不起什么风浪。

    故而君夙虽然自小在宫中长大,却是心性单纯,更似平常人家的孩子。

    痛失毕生所爱对他的打击,不消说也必是难以承受。

    花姜心中酸楚,“这乱世的追名逐利,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人性命……”

    从云巧巧再到嘉月,他们有哪一个不是乱世恩怨的牺牲品?

    哪怕当时在自己身边,那样肆意飞扬地活过。

    云翊留意了一下四周,谨慎道:“如今太子与张太后龃龉很深,虽然我也并不赞同太后狠辣的手段,但如今外有宁王虎视眈眈,如果太子再不与太后站在一条线上,怕是日后后患无穷。”

    花姜缓了缓神,郑重道:“哥哥,我……在邻边的回柳城捏造了个男子身份。这次回来,我是欲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

    云翊沉默了一瞬,斟酌着开口,“若是问我,我并不愿你卷入官场的纷争。”

    比起那暗无天日杀人不见血的阴损地狱,我当然希望你呆在明朗的天地中,过着属于自己的平淡生活。

    “阿姜,你还是个孩子……”

    手中的茶杯被拿着打了个转,花姜托着下巴露出清浅的笑意,“哥哥你还记不记得,奉天殿下四十九道汉白玉阶上,我说过,我终有一日会护着你。”

    复仇的路上哪怕刀山火海,我陪你走下去。

    窗下人声鼎沸,小贩的吆喝声、路人的交谈声不绝于耳。喧嚣热闹的烟火气,好像是急着将人们抓入这万丈尘世,好好走一遭。

    ……

    八月初的回柳城热得像是要下火。

    如果再让你窝在低矮狭窄的小号房里面,一连三日如同监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那种恨不能求死的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万幸终于结束了。

    花姜从考场快步走出来,回头心情复杂地瞄了那些号房一眼。

    希望这次能够上榜,不然怕是要重温噩梦……

    摇了摇头不敢再想,花姜慢下脚步在人群中缓缓前行,身边三三两两走过的人,还在议论着乡试的题目,里面竟也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泱泱大晋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埋头苦读奋斗一辈子,也就奔着能有个功名。可每三年才考一次,名额却没几个,其竞争的激烈残酷,不消多想。

    微微感慨了一番后,花姜便瞧见做着小厮打扮的青黛,站在柳树下欢快地朝她挥手。

    “少爷少爷!”

    说起要到邻城参加乡试,云翊怕她无人照料,硬是让自己带上青黛,否则便不准她去应考。

    青黛是个机灵鬼,趁着四下无人,忙凑过头问道:“小姐啊,你考得如何?”

    “一般吧。”

    小丫头对这个答案很是不满意,挤着眼睛调皮道:“以小姐的才学,小小乡试便不要跟青黛谦虚了!”

    花姜忙打断她,拽着人就往外走,“差不多得了啊,我在里面这么些天馒头稀饭的,都快把自己吃傻了。赶紧的,咱们找个酒楼开荤去!”

    提到吃,青黛立马忘了刚才的话题,欢天喜地道:“好啊小姐,青黛想吃烤鸭!还有红烧鸡,嗯……还有还有马蹄糕……”

    “行行行!”花姜大手一挥,“你只管敞开肚皮吃,今天少爷我请客!”

    附近最好的酒楼并不远,就在乡试会场十丈开外。

    这会子正是人多的时候,兜里有几个钱的学子,都迫不及待地来这里大吃一顿,以抚慰自己这几天的苦日子。

    花姜要了个靠窗的二楼雅座,正好外面就是翠绿叠嶂的小山,遮阴纳凉,微微解了两人煎熬的暑气。

    既然是雅座,菜自然上的飞快,一桌子的山珍海味,色香味俱佳。

    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便低下头飞快地动着筷子,大有风卷残云之势。

    过了一会,旁边不知什么时候上来一帮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常。

    有人毫不避讳地高声道:“赵兄学富五车,我等皆甘拜下风,依我看啊,这次乡试的解元公是非赵兄莫属了!”

    周围人跟着他附和了几句,依次落了座。

    那个‘赵兄’好像谦虚了几句,随即转移话题道:“想到这次试题竟考了对历代君王的褒贬,我委实有些不敢下笔。”

    旁边有人立马接了过来,“说到对君王的褒贬,我倒是看如今的朝中形势不甚明朗呢!提一句不该说的,太子和宁王较劲了这么多年,竟是难分伯仲!”

    大晋民风相较而言更为开放,读书人在酒楼中议论朝政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是以这个人的言论并不算过分。

    ‘赵兄’沉吟了一会儿,随即极为自信道:“太子与宁王不分伯仲其实只是表面而言,真正不分伯仲的是太子一派和宁王一派的臣子。若单论这两个人,明显宁王更有帝王气魄!不论是这些年的政绩,只看他招揽幕僚的手腕,便是个心有丘壑的狠角色。反观太子,仅仅说因正妃病逝,皇上下旨再次赐婚时顶撞不遵之事,便可见不是个为大局考量的人物。身为太子,若不迎亲留下皇嗣,大晋的江山是该传给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