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艰苦创业在明末 > 第十六章 新帝永历

第十六章 新帝永历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艰苦创业在明末 !

    说道此处,韩临潸然泪下,周围的百姓也被感染,抽泣声不断。

    韩临接着说道:“这不只是陕西。灾害不是小范围的,而是涉及范围相当大,东北、西北、西南、甚至吴越地区都受到天灾影响,饥民就算想外出求食也无处觅食,流民连四处流浪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除了天灾,使百姓受苦受难的更多是人祸。朝堂之上,那些文武百官从没为天下百姓着想,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进行党争之时斗得你死我活,却不肯花哪怕一分心力为国为民。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说别处,便是现在刑台上的这些人,平时鱼肉百姓,作威作福,不知多少人受其所害。朝廷已经穷得连军饷都发不出,而这几个人的家产加起来足有几百万两,能够支撑数万大军。这都是大家的血汗,却被他们无情搜刮,肆意挥霍,你们能忍受这种事吗?告诉我!”

    “不能!”

    “不能!”

    ……

    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将这些底层人民的悲苦尽情发泄出来,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忍耐的底线,这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却是韩临建立新政权所需要的。

    等到声音逐渐变小,韩临奋力喊到:“我韩临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将拥护神宗皇帝之子桂端王登临大宝。

    巳时已到,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自此始——斩立决!”

    “韩临,你不得好死!”袁杨自知必死无疑,只能在嘴上找找平衡,对他处刑的正是改名为韩铎的袁铎。谁知下面的一个大妈拿着臭鸡蛋朝他扔了过去,正中他的臭嘴,周宏几个原想留下“遗言”的,苦涩地闭上了嘴巴,只有身体的颤抖显示出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手起刀落,几颗人头同时落地,鲜血洒满刑台,下面的人许多闭上了双眼或者扭过头去,接受不了如此血腥的画面,更多的人强忍着生理上的不适也要瞪大眼睛亲眼目睹这一幕。

    “诸位,登基大典将在午时三刻于城外举行,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一切从简,欢迎前来观礼,共襄盛事!”韩临说完又转向朱常瀛,“王爷,请。”

    “好。”

    回到桂端王府,朱常瀛换上明黄色的衮服。王妃马氏身着凤冠霞帔,冠饰九龙四凤,按照韩临的设想,将与朱常瀛一同接受大小官吏,以及百姓的拜贺。

    至时,钟鼓鸣,朱常瀛一人当先,马氏紧随其后,韩临等人皆簇拥在旁。

    城外,在灵堂不远处的小山岗上,刚刚搭建起来的天门城楼虽简陋,却有着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皇家及威严。

    自明仁宗朱高炽第一次在天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这个仪式就被确定下来,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体沿用了这套规矩。换句话说,天门见证了几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荣。

    朱常瀛独自登上城楼进行祈祷,以韩临为首的官吏,按照文东武西在下方御道两侧静静等待,成千上万的百姓在外围伸长了脖子朝里看。跪拜之礼在韩临的授意下被废止,毕竟没有人下贱到求着跪下。

    祈祷持续一刻钟,朱常瀛走下城楼,进入一块地砖都没有,只存在想象中的奉天殿,坐在龙椅上。马氏坐在后方,杨守春双手捧着韩临制定的圣旨立侍在一旁。

    大小官员随即按照官职高低依次上前上表道贺。

    杨守春随后上前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登基为帝,改元永历,封马氏为后,普天同庆。然外有清人鹰视狼顾,内有各地烽火连天,朕纳韩临谏,着,永久减少农税,为表欢庆,亦振国力。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临带头鞠躬高呼,如此多的官吏,无数百姓齐声,便是朱常瀛明知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也不禁有些飘然若仙,想到:当个不管事的皇帝也还不错。只是,在登基圣旨里就写入韩临之名,他还真是当我不存在啊。

    自嘲了一番,朱常瀛是解开了心结,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桂端王府,换了牌匾装饰,暂时作为皇宫,也可能是朱常瀛唯一的皇宫,设宴招待正七品,也就是知县一级及以上的官员。

    申时,刚刚“挂牌”的宣政殿,提刑按察使司与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鱼贯而入,朱常瀛坐在龙椅上,韩临、韩端以及朱由楥、朱由榔等人已经站在下面。

    那些官员行礼之前,韩临抢先一步走出来面对他们说道:“各位同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陛下礼贤下士,特许我等不必行大礼,往后若有高呼‘万岁’者,罚奉一月。”

    “韩大人,这恐怕不妥吧,如此岂不坏了礼制,枉顾祖宗规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不敢直接反对韩临,自以为为官清廉,威望极高,量韩临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言而对他动手。

    “原来是范原参政,这是陛下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你是在质疑陛下,亦或是想要陛下如同先帝一般死于非命吗?”韩临眼皮一挑,淡淡地说道。

    “臣惶恐!”范原吓得冷汗直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爱卿平身,韩卿所言便是朕的意思,以后这些就免了。”朱常瀛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话,该说什么话。

    “谢陛下。”范原颤颤巍巍地站起来,退到一旁,不打算做出头鸟了。

    韩临接着说道:“《周易》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方才奠定了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的基础。如今我朝也唯有实行坚决的变革,才能恢复我大明江山,重现先祖的荣光。

    本朝不在设六部等机构,改设:

    大明军事委员会,负责军队指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我韩临任主席,韩端任副主席。下设后勤保障部、参谋部等。

    大明法院,负责法律事务、监狱等,原按察副使徐绍任院长。

    大明立法会,负责制定、解释法律条文,我韩临任主席,王夫之任副主席。

    大明内阁,负责处理日常国家政务,我韩临任总理,王夫之任副总理。

    内阁下设

    国防部,负责军队和军队日常事务,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韩端任部长,我韩临任副部长。

    财政部,负责税收、经济政策等,原参政范原担任部长,赵守仁担任副部长。

    民政部,负责籍贯、百姓身份登记等事务,原参议张蜀君担任部长,赵晟担任副部长。

    监察部,负责监察百官,安仁王朱由楥任部长,韩山任副部长。

    ……

    具体的变动、人员调动事宜,会印发出来首先送到各位手中,之后还将在各处出版。

    我的要求不高,希望这些事至少在广东境内,一个月之内全部完成。”

    韩临简略地宣读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常瀛接着说道:“望诸卿为国为民,同心协力,勠力同心,助朕平定天下。退朝!”

    此时四川境内,张献忠已经率军打下了首府成都,得知桂端王朱常瀛在广州称帝的消息十分错愕,一个不久前被自己撵着仓皇出逃的王爷转身就成了皇帝,虽然看起来天下认可的人并不那么多。

    南直隶,曾督凤阳军,破贼有功的宦官卢九德四处联络,争取到了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江北四镇统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良清的支持,准备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

    不久,福王朱由崧在金陵称帝,改元弘光。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在永历帝皇宫旁新建的内阁府中,韩临与韩端等人阅览了最新的情报。

    王夫之叹道:“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领着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合击之下溃不成军,退守河南、陕西等地。这可是刚刚势如破竹攻入北京城的军队啊!”

    “清人的实力不容小觑。”韩端沉吟道。

    内阁大臣陈邦彦——历史上岭南三忠之一,关注的却是另一件事:“总理,我们该如何对待金陵那边?”

    “如何对待?”韩临笑道,“现在说这个没什么意义,他们威胁不到我们,我们主动攻击他们又师出无名,在道义礼法上站不住脚。便让他们成为抵抗清兵的一道防线好了。”

    陈邦彦点了点头。

    韩临展开地图,指着上面说道:“我们前往各地的钦差还没有回来,不论结果如何,各地承不承认永历,我们都必须在清兵渡江前控制住广西,湖广南部,江西南部以及福建。”

    “总理,您刚才不是说不出兵吗,若是这些地方向金陵称臣,还怎么控制?”陈邦彦不解。

    “哈哈,”韩端大笑一声,“这便是你这种酸儒没用的时候了。”

    “你…”陈邦彦有些生气,若是崇祯朝,何时轮到武官如此嚣张,不过他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请韩大人赐教。”

    “只要多带些金银财宝去拜访拜访那些地方官,便会有不少臣服于我们,不行的话领着军队去他们附近转一转,再让几个顽固的贪官污吏暴毙,金陵方面的主力不在,还有谁敢和我们对着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