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丈六金身 !
每次诵经咒、供佛、布施放生之后,可以如下回向:
我今所修之功德
回向毗沙门天王
愿圣者及诸眷属
福力威德悉增明
众善普臻证菩提
或者,念诵吉祥赞--
愿以所修之功德
回向毗沙门天王
并诸姻亲与眷属
辅弼使者及营从
国界一切诸有情
愿增长威德势力
信戒闻舍及受慧
形貌端严增相好
气力充盈辩才胜
色身香味触所缘
悉获富贵大自在
一切如意愿吉祥
愿诸能于佛法中
开正法眼证圣果
三十七品助道法
愿皆圆满速通达
愿诸得甘露妙法
速证无上正等觉
第七,持明
又持咒者,寿命长远,经无量岁,永离三塗,常无灾厄,亦令获得如意宝珠及以伏藏,神通自在,所愿皆成。若求官荣,无不称意,亦解一切禽兽之语。
修持此法,可谓获得不死持明悉地。获得如意宝珠和各种伏藏。如意宝珠可以满一切愿,如果能够获得,自然于世间得大自在,想什么来什么。伏藏在此和藏传的伏藏法有所区别,指的是伏藏在地下的宝藏。求官位荣耀乃至一切愿,皆能如意!同时还能神通自在,飞行隐身、天眼宿命通等等皆悉成就。并且能知道禽兽之语言,也就是你能听得懂鸡鸭猪狗等家禽和老虎大象飞鸟的语言。这种神通力,南传法身寺创建人八戒女詹孔诺雍老奶奶修禅定证六神通时也有,当年龙婆术大师见两只鸽子在外面叽叽喳喳,便考考她--
过了一段时间,祖师开始问她一些不能以概念回答的问题,来测试她的修行程度。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动物的语言。有一天,当祖师从食堂回来时,看到两只鸽子,就要“詹”说出两只鸽子之间的对话。祖师说那两只鸽子已经在寺院的屋顶栖息了许久,其中一只的头转向另一只的相反方向,然后两只就朝同一个方向飞走了。祖师就只给这么多的讯息,接着“詹”就盘腿静坐,让心进入更深的内在,静止在身体的中心点。透过法身,她明白了鸽子们的意图而回答了祖师的问题:“这对鸽子是夫妻,雄的问雌的关于它们到目的地的路程,以免在途中迷路了。雌的就转头回想所飞过的行程,然后就一起向协商好的方向飞去了。”祖师回答说:“嗯!就是如此!”
在最诗意的盛唐,毗沙门天王法非常兴盛。根据历史文献,盛唐时,很多利益现世且导向解脱的密法盛行,如如意轮观音、药师法、不空绢索观音、毗沙门天王法、深沙大将法。从缘起的角度,也可以看作一个时代的繁华与法门的相应吧。
毗沙门天王法系,有非常多的修法和仪轨,可以利益无量的众生,只可惜唐密法流在汉地断绝。民国时,一藏地**到四川,传与一居士此毗沙门天王法,居士勤修不久,自家箱子每天都会多出几百银元。
此法,即使不能获得悉地,也必能在现实中增长财富。毗沙门天王是护法天王,发心护持戒律清净的修行人。若是修此法,常供养佛法僧,常护法弘法,常守戒律,自然能得到天王的护持。至于能否有神验,能否获得悉地,还看自心。因为天王是会观察和考验修行人的,清净如法才会摄受。
所有的绚烂终归平淡,所有佛门之感应神验终归心地,所有心地终归空性。毗沙门天王最希望看到应是每个众生都能证入空性,都能步入解脱圆满之大海。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毗沙门,战必克,攻必取,攻克的是烦恼,诛杀的是我执,增益的是法财,护持的是心法,怀摄的是众生,息灭的是三毒。护法,不仅仅是外在的威猛天神,更是每一个人降伏烦恼,摧伏自心贪嗔痴及遣除一切障碍违缘的智慧与力量!
毗沙门,非毗沙门,是名毗沙门。无量的本尊,皆是无量的三摩地,世尊入无量三摩地而说无量本尊,无一三昧不从心入,故安住于本尊悲愿海,无边胜福皆显现,又如闲云点太清,云卷云舒了无痕,一片碧空唯寂寂。
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还有毗沙门天王的持明悉地成就法。
在这个时代,因为大藏经被搬上网络的缘起,我们才能对密法略窥一二。特别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的上线,更是让人大饱眼福,很多秘密本尊成就法,皆能在鼠标的点击间可以看到。但是有些不知底细的人就以为这就是密法的全部,此言差异!
须知,大正新修大藏经的密教部中,几乎每一本密续经典的结尾,都题名某某阿阇梨校正文字,也就是很多经文是在日本保存下来,然后在今天网络时代,经传承的东密阿阇梨允许,才放到网上。这么一来,我们看到的密续,都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部分极为秘密的密法,存在于阿阇梨和弟子的口耳相传中。
在汉地佛教界,都认为唐密只有四大法(大悲、准提、秽迹、尊胜)传了下来,其他都失传了。但是据观察,四大法中,真正传下来的,唯有秽迹而已。或许其他几大法,在一些秘密传承也未可知,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人修这四大法,还只修外法而已,也就是只停留在先行的念诵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大悲咒,很多人就念诵早晚课而已,有些人吃素念诵多年,感应无数,别人生病时,加持水可以起到疗愈的作用。但是这不是成就,也不是悉地。如果成就了悉地,随时可以与观音本尊沟通,治疗癌症重病是手到病除。为别人加持或者念诵,成与不成,你当下就知道,具足大力大智慧,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甚至寿命多少劫,或者证圣果,试问谁得此悉地。
再说准提法,因为不忌荤腥酒**子,似乎百无禁忌,因此国内念诵者无数,有些人还念诵了几千万遍,当然也有很多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