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 鉴宝秘术 > 第四一二三章 琴炉

第四一二三章 琴炉

98小说网 www.98xs.com,最快更新鉴宝秘术 !

    “姗姗姑娘,秦先生,我们还有事情,就不在这里久留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可找这位柳姑娘,他自然知道我在什么地方。”

    张天元办事儿,不愿意半途而废,这件事情虽说是赶走了那个道士,可却也后患无穷,他倒是不怕,却担心秦珊珊父女会被盯上。

    因此以后有事,还是会出手的。

    “张先生稍等,您的那件东西已经雕刻完了,我让人直接带来了这边,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

    秦珊珊提醒道。

    她不说,张天元几乎都把雕刻的水胆玛瑙给忘记了。

    关键这一次的事情实在是有点太过惊人了,以至于张天元到现在还在想着怎么应对那个道士。

    秦珊珊提醒,他才点了点头,坐在那里喝茶。

    “张师傅喜欢古董?”

    秦珊珊的父亲突然问道。

    “对啊爸,这位张师傅最喜欢的就是古董文玩了。”

    秦珊珊点头道。

    听到这话,秦先生笑了笑,返回自己的书房里,出来的时候,手里头多了一件东西。

    “我其实从小就不太喜欢烧香拜佛,那烟雾缭绕的氛围往往让我产生恐惧之感。

    可这件海棠点金琴炉,却让我爱不释手。

    这件海棠点金琴炉是在一个古玩市场淘来的,当时见到它枣红皮的色泽就感到十分亲切,仿佛见到了家乡的大红枣,全然没有平时见到香炉的恐惧感。

    再加上炉身布满的金片,闪闪发亮,我决计要将它收入囊中。

    于同店主讨价还价,用不菲的价格得到了它。

    买回后,请藏友品玩,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小香炉,而见多识广的老马却说出了一个更文雅的名字——琴炉,这让我兴奋不已。

    这一次张师傅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这是一点小意思,还望您一定笑纳。”

    秦先生非常诚恳地说道。

    在文房用具中,琴炉是个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

    中国社会自古重视音乐,孔夫子制六艺其中就有“乐”。

    古代宴乐场上、文人学士的书斋中,都离不开琴、瑟、筝、箫。

    为了营造高雅清香的环境,同时也为了便于计时,在弹、吹乐器时都要燃香助兴,于是专门为抚琴弹筝用的小型香炉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起了一个极雅的名字——琴炉。

    琴炉,琴制式样,古来有之琴炉,人们都会冠以“小”字,呼之曰“小琴炉”,琴炉与香炉的区别就在这个“小”字。

    一般来讲,口径在10厘米左右称琴炉,以其可置于掌中把玩,口径15厘米以上叫香炉。

    琴炉对古代文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调琴、读书、礼佛,炉中的檀香,可辟除杂念,导人入静。

    琴炉燃香一次一支,故炉体要小巧玲珑,置于琴桌前更显雅致。

    “这怎么好意思啊,我已经收了报酬了,再要您的东西,怕是不太妥当吧?”

    张天元虽然很想要这东西。

    这件海棠点金琴炉,宽8.4厘米、高4.7厘米、重330克。

    口沿两侧饰朝天耳,炉身呈海棠花瓣形,玲珑秀美,底承乳钉四足。

    铜质精密,器形平稳端庄而又富于曲线变化,极显皇家高贵华丽之气派。

    枣红皮色雅致讨喜。

    加上遍布炉身的光耀夺目的大小金片相衬托,更显华贵典雅。

    底落双行四字篆书章款。

    该器形之周正,釉光之莹润,色泽之艳丽,集优雅的艺术性与超卓的工艺性于一身,观之极有意境。

    这绝对是好东西无疑啊。

    他怎么可能会不喜欢。

    古代文人颇具雅趣,他们喜欢琴棋书画,数千年来琴与文人密不可分。

    在宴乐上,在聚会中,在书斋里,一定少不了琴、筝、箫等乐器。

    弹琴早就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课程。

    古人弹琴最注重礼仪,不但在弹琴前沐浴、净手,而且在弹琴中点燃香炉,于是,燃香助兴的小巧琴炉便应运而生了。

    琴炉起于何时已无可考证,但它自春秋战国时起就已受文人雅士所重视,关于琴炉的功用及在宴乐社交场合的运用,《春秋十国》及《吴越春秋》中都有所记载。

    汉代时它与焚香敬神的香炉和驱蚊虫的香薰一起,共同构成了居家的必备器皿,从此,琴炉便成为了贵族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进入元代晚期后,琴炉的材质已由过去的银、铜质逐步被陶瓷所替代,在琴炉的装饰艺术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元、明、清的琴炉装饰图案,通常以历史典故、民间神话故事、各式花卉和山水人物题材居多,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琴炉的使用主要针对的是特定人群,因此在选择装饰题材上,往往是依据使用者本人的情趣喜好而刻意烧制的,所以琴炉又具有其鲜明的个性。

    琴炉,小巧别致赏心悦目,置于琴桌前更显斯文,在书斋里燃一炷香,弹一曲琴,香气弥漫,琴声缭绕。

    看着袅袅升起的一缕缕青烟,闻着扑鼻而来的阵阵幽香,如同升入仙境而达到物我两忘的意境。

    明清以来,瓷炉和铜炉相继受宠,如王世襄旧藏的铜炉,件件精品,如今每件都拥有逾越百万的身价。

    相比之下,瓷炉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

    铜炉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其皮壳包浆古雅耐品,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赏玩群体。

    瓷炉装饰手法丰富,艺术成就不在铜炉之下,奈何玩赏者寥寥,导致市价甚为低廉。

    如今,海内外不少博物馆都收藏有瓷质琴炉,其中不乏珍品,仅从宋代至民国瓷质琴炉,就涵盖了各历史时期的多种窑口的大多数品种。

    “张师傅,您听我说,这东西您一定要收下,原因呢,很简单,以后可能还要麻烦到您。”

    秦先生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他知道像张天元这样有本事的人,必然是会非常忙碌的,如果不能提前搞好关系,真到了紧要关头,你再找别人,别人真未必会帮忙。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

    收下这价值数百万的琴炉,其实也算是一种承诺,表示以后秦先生一家有事儿,张天元绝对不会作壁上观。

    他收了这东西,对方反而高兴。

    “太好了。”

    果不其然,听到张天元接受自己的谢礼,秦先生和秦珊珊都露出了松了口气的表情。